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广西沿海地区发展滨海旅游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滨海旅游业是现代旅游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广西沿海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近些年来发展较快,但也有很多问题。首先对广西沿海地区旅游资源进行了概述,然后运用SWOT方法对广西发展滨海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作了分析,有助于探索广西滨海旅游发展的途径,促进广西滨海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广西滨海旅游资源特色及开发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滨海旅游业是现代旅游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广西沿海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近些年来发展较快,但也有很多问题。对广西滨海旅游资源进行概述、定性评价,进而对资源的可持续开发进行了构想,有助于探索广西滨海旅游发展的途径.促进广西滨海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广西北部湾地区具有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近年来掀起了对滨海旅游开发的热潮。广西北部湾滨海旅游资源特色突出,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要在坚持地方性和独特性、市场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下,重点关注区域的整体协调发展,整合旅游资源发挥整体一体化的优势,促进广西北部湾滨海旅游资源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滨海体育旅游随着滨海旅游的发展得到了空前的认识和重视。可以品牌为研究切入点,剖析建立广西滨海体育旅游品牌的重要意义和创建品牌的基础,提出品牌培植的基本思路:整合资源,建立统一品牌体系;准确定位,长远规划;优质产品的支撑;服务的升级;人才培养和员工培训;强化宣传力度;环境的保护;旅游线路优化,通过研究旨在为广西滨海体育旅游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广西南濒北部湾,滨海地区有北海、钦州、防城港三个地级市,其旅游资源丰富,有丰富的自然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和深厚的人文体育旅游资源。当前滨海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是:对体育旅游资源的认识不足;体育旅游开发力度不够。因而广西滨海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有新思想、新方法、新举措。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渔家乐"成为广西滨海地区发展迅速的新兴旅游方式,不仅推动了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当地渔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渔民收入,为渔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渠道。通过对广西滨海地区"渔家乐"旅游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找出"渔家乐"旅游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健全管理体制、建立"渔家乐"产业链,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强化人员素质培训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滨海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滨海旅游业的发展将会对海洋经济甚至全区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基于区域旅游合作、整合营销传播、区位论、增长极等理论,结合北部湾经济区滨海旅游的现状和优势,构建"一机两翼组团"新模式。进行可行性分析:丰富的资源;宝贵的发展机遇;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充足的专业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西南出海通道建设力度加大和南昆铁路的投入运行,如何加快开发广西滨海地区旅游资源的问题已提到议事日程。本在分析广西滨海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其加速开发与旅游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特别强调了开发过程中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廖林萍 《广西教育》2014,(11):25-26,45
从广西旅游市场发展状况及旅游发展规划分析广西旅游业人力资源量与质的整体状况和发展变化,探讨当前旅游业对高级旅游人才的需求焦点、趋势及高级旅游人才供需困境,提出今后适应旅游业转型升级战略发展要求的广西高级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刘又堂 《新疆教育》2012,(20):10-11
近年来,广西旅游发展势头非常迅猛,旅游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性产业,得到自治区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但令人遗憾的是,广西旅游行业发展过程中的技能型人才相当紧缺。在详细介绍旅游技能型紧缺人才特殊含义的基础上,对广西旅游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需求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最后,提出加快广西旅游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1.
女作家徐坤以“僭越”和“内省”的不同笔致.从身份反思的角度,抒写出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的边缘化存在以及历史和现实重压下女性的身份危机。她以传统人文精神烛照当下知识分子的“精神贫血”,以西方女性主义诊断现代女性社会存在的“失语”症状。徐坤的作品显示出其知识女性写作立场的文化底蕴和现实深刻性。  相似文献   

12.
执政党角色的确立是一个长期的社会互动过程。执政党员是特殊的社会角色。执政党角色的确立必须解决好巩固社会基础与利益整合以及自身权力监督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以词汇意义的历时演变为观照对象,借助现代语言学的不平衡理论及认知观念,结合语言使用等人为性因素,讨论语义的演变是意义结构的不平衡和认知心理所致;有时,字和人为的强制性因素也起作用。  相似文献   

14.
饶银华 《襄樊学院学报》2004,25(6):38-41,49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取得了丰硕的外交成果:和发达国家的关系得到了新的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得到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多边外交日趋活跃,外交理论不断创新,我国的国际影响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从西方后结构心理学的镜像理论入手对舒婷的早期代表作《致橡树》进行文本重读,对诗人在文本中的话语进行历史的分析。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舒婷诗歌中所体现的女性特有的微妙心理变化结合西方女性理论和中国近现代女性的自我发展历史做以综合关照,并对《致橡树》的自身的文学价值提出重新地思考。  相似文献   

16.
巴金的创作塑造了大量的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其中最具有化意味的当属封建家庭中的长、幼子形象。本试从这二个人物形象中探讨其思想中对传统化的无意识接纳和秉承,并在这种联系中探讨其人物的化意味。  相似文献   

17.
均势安全和集体安全各有优劣,而其劣势是非常明显的,合作安全反映了世界安全发展的趋势,尽管其完全实现尚待时日、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家庭寄养对孤残儿童社会适应行为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残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发展或多或少地有所滞后或者缺陷,在社会适应行为发展上尤为突出。寄养儿童在寄养家庭中得到了情感满足、需要满足、行为支持、心理健康发展。家庭寄养对孤残儿童的适应行为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浅谈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的“精神资助“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已经成为一个相当规模的群体。物质的贫困造成部分经济困难学生理想和价值观的迷失,导致"精神贫困"。笔者通过对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贫困"的现象及成因的分析,力图找到一条"精神资助"的方法和途径,希望对解决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透视应用文写作的真善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善美是所有文学艺术形式共同遵循的创作原则。应用文虽不同于文学作品,但透过其文本及写作主体也可以感受到它同样在追求真善美。求真,要求材料的真实性与功能的实用性;求善,要求行文目的明确,立意从善,追求文风的优良,撰写者要有强烈的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感;求美,要求格式规范,语言简约、严谨,顺应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