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体各环节的运动全都为绕关节的转动。人体走、跑、跳等动作,是通过人体环节的转动来完成的,体育运动中的空翻、转体、投掷等动作,也多包含有人体整体的转动或整体的平动与转动结合的复合运动。质量是研究人体或物体平时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而转动惯量则是研究人体或物体转动时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人体的运动多属转动,在研究人体的运动特别是体育运动时,往往都需用人体转动惯量这个参数;而这个参数又与人体形态密切相关,因此,准确地测量人体整体及其环节的转动惯量,是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从1892年Braune和Fischer开始,国外在医学界、航空航天工程界到体育界,一直不断有人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  相似文献   

2.
从解剖学的角度,采用环节受力分析法,分析拳击各拳法在出拳过程中人体各环节之间的机械运动规律,总结拳击各拳法出拳技术动作的基本运动形式和肌肉的工作规律。为科学地进行拳击专项力量训练提供运动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环节受力分析法”是《运动解剖学》中确定引起肢体运动的原动肌的一种方法.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笔者试图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对该方法的理论定义、分析原动肌的方法及其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做一些补充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通过SIMI录像解析系统对受试者原地掷标枪动作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了解人体在掷标枪过程中,上下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相关参数特征,并以此为例,分析人体在完成模式化动作过程中,肢体各环节之间以及身体整体协调性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合理有效的运动训练可以改变某些肢体的运动协调性,通过掷标枪训练,可以提高下肢向上肢传递能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生物力学在运动控制与协调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生物力学与运动控制有关的术语、研究技术以及原理,并对文献进行了综述.研究发现,人体运动不仅受到主动的肌肉力矩的影响,也受到重力矩、接触力矩以及由运动产生的惯性力矩的影响,通过肢体运动的动力学可以对这些控制人体运动的力矩分量进行量化分析,据此,探讨人体运动如何受到主动力矩和被动力矩的影响,特别是运动过程中出现的环节间的相互作用现象,根据这一方法获得的结果也可推估运动的神经控制机制.肌肉收缩可以直接作用产生肢体运动,肢体运动又随之引起被动的反作用力矩反过来影响运动,在运动控制与发展过程中,神经肌肉系统就是通过对肌肉收缩力矩的调节与控制,达到对外力矩(外在环境)和被动的、由运动引起的(motion-dependent)惯性力矩的平衡与适应,进而完成或发展出一个有效率和协调的肢体动作.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人体四肢肌肉多为双关节肌和多关节肌。其中,双关节肌对四肢乃至人体整体的运动具有极重要的作用。从宏观上看,双关节肌依赖于独特的形态、结构及起止分布的特点而获得了某些特殊的功能优势,使其在参与生物运动链的多级控制,环节运动的多维约束、形成便利的骨杠杆运动形式、以及增强肢体运动效应等方面都发挥了单关节肌所不能替代的效果。诸  相似文献   

7.
<正> 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是借助于各种先进的测试仪器,对技术动作的各项指标进行定量记录,并与传统力学分析法相结合,对运动员的各项技术动作进行定量分析,以便区分和比较不同技术动作的特征及优劣,从而确立动作技术原理,为教练员、运动员提供大量的可靠信息。运动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方法包括两方面:一是生物学分析法,二是力学分析法;或两方面的综合分析法。生物学分析法主要是运用人体运动器官力学、解剖、生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体内力产生的条件,发力顺序及肌肉效率的发挥等。采取的测试手段为借助于“肌电图”  相似文献   

8.
掷铁饼是人体通过旋转技术带动 器械共同加速,最后将器械爆发掷出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人体—器械”体系的整体关系,对旋转技术的实效性是至关重要的。 人体是由几百个关节和肌肉构成的活动体。一方面,人体灵活的关节肌肉使我们能够做出各种复杂动作,在掷铁饼中,通过旋转技术的一系列动作,形成人体和器械最大的加速和超越效果。另一方面,这些灵活的关节肌肉间的协同、协调关系是否合理,也将影响旋转技术的整体性;进而影响旋转助跑这一技术环节对最后出手初速度的贡献率。 在旋转掷铁饼技术中,形成整个旋转动作始发用力的“动力源”,是位于人体重心附近的腰髋部肌群;其外围的肢体部分是协同、配合用力的中间环节;手上的器械则  相似文献   

9.
太极劲是通过肢体运动表现出来的一种力。这种力是在意识支配下,通过气息和肢体动作有序配合和控制而产生的。“意识支配”是指神经系统对呼吸和肌肉的控制;“有序配合”是指气息和肢体动作按照一定顺序和规格同时启动,同步运行,同时到位。训练有成者,能意到气到,意气到处,肌肉随意识收缩或舒张,使肢体产生运动,达到意、气、劲、形的统一。既能使全身内力整合起来,又能通过相应的手法迅即短促地发放出去,形成有效的技击整劲。  相似文献   

10.
体育术语     
运动技术——技术是泛指经验和知识以及操作方面的技巧。而“运动技术”是各体育项目动作的总称。如篮球的传球、运球、投篮等,完整的运动技术包括技术基础、技术环节和技术细节三个部分。正确掌握运动技术,就是能充分发挥身体潜在能力,有效地完成动作的合理方法。运动技能——技能是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运动技能指人体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一种能力。运动技能的形成要经过粗略地掌握、改进和  相似文献   

11.
一、太极拳中运动和平衡的对立统一太极拳要求在保持平衡的条件下进行运动和在运动中保持平衡。太极拳中有这样三句话:一是“一动无有不动”。它不象有的体操动作,上肢动,下肢不动,太极拳要求上肢、下肢、腰部、头部,甚至手指同时都要动。二是“上下相随”。即肢体上部和下部的运动要结合起来。三是“内外相合”。不但肢体外部要结合着动,而且外部和内部也要结合着动。所谓内部,主要指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肢体外部动作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和呼吸结合起来。由此可见,太极拳是具有高度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整体运动。太极拳对于平衡的要…  相似文献   

12.
在旋转掷铁饼技术中,两个双支撑动作阶段,是给“器械──人体”加速的最有利阶段,这就是“起转”和“最后用力”的两个阶段。起转阶段(躯干),在双腿支撑的基础上,通过腰部的拧转发力给器械以必要的预先速度,使“人体──器械”体系通过这一技术环节获得足够的旋转动量。平衡、快速和上下协同的动作,是这一环节技术质量的完美体现。后一个双支撑,是在“人体──器械”系统已有预先速度的基础上,最后快速用力的过程,也是决定器械出手速度的关键阶段。超越器械的幅度、左侧支撑的牢固及迅速充分地爆发用力,是这一环节技术质量的衡…  相似文献   

13.
一、腿部小肌肉群的作用 在短跑训练和比赛中,所有动作都是依靠 肌肉收缩产生的内力并配合一定的外力牵动关 节、骨骼产生位移而完成的。其腰背部、腹 部、大小腿等部位大肌肉群的收缩内力,是运 动时内力的主要来源。但肢体远端的一些小肌 肉群在完成动作时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小肌肉群在大肌肉群发力之后的顺势 收缩用力,这是一个完整用力的系统过程,不 但可以延长人体内力对地面的作用距离,也可 以加大人体关节远端的运动速度。从而促进人 体位移的加快,这一点对提高短跑运动成绩来 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也谈投掷最后用力的用力顺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献中对田径投掷项目最后用力动作界定不清,是导致人们对最后用力动作的用力顺序持不同看法的主要原因;分析“自下而上”、“自中而下再上”和“自中同时向上向下”三种说法,认为后者更合乎人体整体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重心腾空高度是指人体起跳离地后人体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它是人体及肢体环节综合运动的结果。随着排球规则的改变和运动员身材日趋高大,重心腾空高度在排球运动中越来越显示出重要作用, 虽然国内外学者和教练员对重心腾空高度与助跑起跳的关系问题作过一些研究和评述,但涉及排球专项运动员在助跑起跳过程中人体及肢体环节运动学特征与重心腾空高度定量关系的研究却未见报道。因此,有必要对此问题加以研究,进而指  相似文献   

16.
开发学龄前儿童精细动作和心智潜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着重研究在幼儿园大班的学龄前幼儿中进行双侧肢体 (尤其是左侧肢体 )精细动作的训练 ,对开发儿童运动和智力潜能的积极促进作用。并根据大脑控制人体两侧肢体活动的生理机制 ,身体两侧肢体活动与脑神经系统发育的对应联系 ,尤其是大脑皮层复杂功能的发育所产生的交互作用 ,克服“偏侧”状况 ,并通过用“剪刀”、“绳子”、“玩具”、“鼠标”、“筷子”等主要器械和工具特殊设计和研制出一套科学、有效的精细动作运动处方和训练的基本原则、内容、方法、手段 ,从而达到全面开发幼儿运动和智力的潜能 ,为培养“全脑型人”和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田径跑跳的教学和训练过程中,教师经常用“送髋”来提醒或纠正学生和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在田径教科书中也常看见“送髋”这一术语,因此,人们对送髋动作在跑的技术中的重要性,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在运动实践中,人们对“送髋”动作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分析国内外优秀短跑运动员的动作时,普遍反映,我国短跑运动员髋关节的灵活性不如外国运动员好,动作幅度小,向前推进的效果差,影响步长与步频。而步长与步频又是直接影响短跑成绩的两个重要因素。所以,要想提高短跑成绩,必须重视“送髋”环节,即骨盆的正确运动。抓住了这一环节,就可以大大增加步长和步频,  相似文献   

18.
分析体育动作时,必须正确判断人体受力情况,并加以图示。为此,第一,需要确定生物力系;第二,要弄清约束和约束力;第三,要了解作用于生物力系的所有外力;第四,画出受力图。一、确定生物力系体育动作是人体所从事的。人体在动作过程中,与外界环境之间或本身各部分之间经常发生力学作用。因此,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有时可以把整个人体作为一生物力系,有时也可以把人体某些环节或某一个环节作为一生物力系,有时还可以把受人体所作用的器械等物体作为一物体力系。例如,我们分析运动员在竞走动作中整个身体的受力情况时,可以把全身作为一生物力系。如果我们只分析摆动腿的受  相似文献   

19.
论人体运动的动力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人体运动的动力来源提出了新的理论,即“人体的任何肢体和身体总重心能够主动发生各种位移运动的动力,只能是人体的相应肌肉在肢体的末端环节不固定和固定于地面与其它物体条件下发生收缩产生的力矩。人体走、跑、跳的动力只能或主要是支撑腿或起跳腿的相应肌肉在足固定于地面条件下发生收缩产生动力矩”。否定了“人体走、跑、跳的动力是蹬地或动支撑反作用力”的传统观念。在此发表,以期引起行家的争鸣。  相似文献   

20.
(一) 前言在各种物理量的测量中,力的测量是最基本的。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内,越来越需要对三维空间动态力的动态变化过程的定量测量。对现代优秀运动员精湛运动技术的研究;对宇航飞行员各环节的运动动作及其受力的研究;医学工程中人体器官受力与假肢受力状态的研究;人体在劳动中的姿态及使用工具的设计研究;受神经支配的人体姿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