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新视野——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档案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以前称作“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一称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它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主要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它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这是人类为保护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开展的一项极其伟大的文化传承工程。  相似文献   

3.
王进雨 《新闻世界》2011,(9):293-294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根据,由某一群体和一些个体的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  相似文献   

4.
档案馆应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主要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它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档案特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主要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相似文献   

6.
正步入21世纪,中国以至于世界范围内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认清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现状,建立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持其完整及优化利用,有利于对作为"人类无形文化记忆宝库"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含义及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有关的档案。它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道具、实物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和保护过程中形成的文字记载、声像资料等;已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遗产项目,与"申遗"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遗产界扩大了文化遗产的概念,从有形遗产延伸到无形遗产(非物质遗产),使文化遗产的概念更加完整。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了“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保护体制,并于2000年评选出包括我国昆曲在内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全面的文化遗产概念的形成,使无形文化遗产进入博物馆的工作视野。作为最重要的遗产机构之一的博物馆,工作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保护、收藏、研究、展示收藏品本身,而且包括了或通过有形的(物质的)方式或通过无形的(非物质的)方式体现出来的整个文化遗产的信息体系和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8.
无形化遗产的英原意是口头和无形遗产(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联合国教科组织对此所下的定义是“来自某一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9.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制定了《保护无形文化遗产公约》。无形文化遗产又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着的文化的记忆,属于传统的民间文化。2011年6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曲、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所指的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指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云南各少数民族世代相传的活着的文化记忆,以及各种传统文化的上述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文化遗产分为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两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作了界定:“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故事、口头传说、表演艺术、礼仪节庆、手工技艺、风俗习惯等,内涵丰富,是民族文化传统的精髓。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0月,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第七次大会在中国上海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无形文化遗产",大会通过了以保护亚太地区无形遗产为宗旨的《上海宪章——博物馆、非物质遗产与全球化》①。  相似文献   

12.
《北京档案》2008,(3):45
2007年10月17目,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秘书长KoichiroMatsuura先生出席图书馆大会时谈到全球数字图书馆的前景。他说:在过去的十年,我们的数字遗产以相当快的速度增长着,这种局面激励着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在使全球分享数字文化、科学以及信息遗产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为了这个目的,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要与所有的记忆收集机构,包括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合作,对保存飞速发展的数字环境下的信息作出反应。为此,数字图书馆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式。数字图书馆将是交互式的,并且是由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协作完成的。  相似文献   

13.
试述档案工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的文化遗产分为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两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相似文献   

14.
略谈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又译为无形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Convention for theSafeguardingoftheIntangible CulturalHeritage)的最新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呈现、表达、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5.
姚晓肖 《新闻世界》2012,(4):189-190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根据,由某一群体和一些个体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包括各种类型的民族传统和民间知识、各种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民族民间的音乐、舞蹈、礼仪、手工艺、传统医学、建筑术以及其它艺术"。  相似文献   

16.
韩国:商业与旅游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鹏 《报林求索》2009,(4):56-57
<正>对世界各国来说,保护本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一个挑战,在联合国的推动下,许多国家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以韩国为例,为了弘扬韩国的传统文化日本:引入登录制度一个世纪以来,日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一直采用指定制度。这种制度主要是由政府和专家进行的保护事业,实行的是局限于某一个时代某一种风格的"少数精品主义"和重点保护政策。1996年,日本国会通过的《文化财保护法》引入了欧美等国的登录制度。这种制度是将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注册、登记,通过登录认定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格,确定它们的历史文化价值,用一定的法律法规的条例加以约束。荷兰:政府是文化遗产保护人荷兰弗里斯兰省实行政府是弗里斯兰省文化遗产的保护人夫人政策,其保护经费,大部分来自城镇议会拨款。此外,还可以申请省政府或欧盟的专项补助、申请荷兰遗址保护基金会和国家复原基金会的补助、申请荷兰伯姆哈德王子基金会资助。弗里斯兰省还建立了许多民间团体组织,通过志愿者捐款、组织活动收取入场费、出售艺术品及手工艺品、征集礼品和遗赠物等渠道筹集经费,捐赠给城乡文化遗产单位。法国:设立"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日"是法国人的首创。每年9月的第三个周末,所有博物馆向公众敞开大门,公立博物馆免门票,私立博物馆门票减价,并可得到税收优惠。"文化遗产日"的前几天,法国文化部和各省的文化机构都会向公众推荐参观名录。意大利: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新宠从1997年起,意大利政府在每年5月份的最后一周举行"文化与遗产周"活动,意大利国家博物馆、艺术画廊等所有国家级文化和自然遗产都免费对外开放。文化遗产部每年在此期间还以丰富多样的形式举办数百项与文化、历史有关的活动。链接  相似文献   

17.
陈林 《北京档案》2009,(2):33-34
一、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世界文化遗产通常分为两大类: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7年公布的<建立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决议>中提出"口头与非物质遗产"这个概念,由于这一概念的定义本身有一定的缺陷,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决定在<公约>中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替代"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概念,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具体的表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相似文献   

18.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组织第一次宣布,中国昆曲、印度梵剧等19项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样一来。世界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遗产就有化遗产、自然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三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是指具有特殊价值的某种人类化活动或是人类口头表述的化形式,  相似文献   

19.
曾涛 《中国档案》2006,(9):19-20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又译为无形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内含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表现为:(a)口头传说和表述;(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相似文献   

20.
王蒙  许鑫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4):15-21
[目的/意义]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组织以网站为载体,多采用传统树状或星状链接进行导航,且以地域分割,无法全面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弱化了其价值。采用新技术合理组织非物质文献遗产信息资源对非物质文献遗产的宣传与保护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基于主题图理论和方法,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主题图模型,并以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京剧、昆曲为例,辅以Ontopia主题图开发工具,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主题图的生成及组织效果。[结果/结论] 主题图不仅能够合理、全面地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还能够以可视化的方式直观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传承脉络、流派发展等特殊属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