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郎平回国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一时成了国人关注的焦点。 一个优秀运动队教练的变更,本来是十分平常的事,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近日中国女排易帅,却异乎寻常的引人注目,掀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波澜。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变动,而是国人在关心中国女排这支队伍的成长,在关心中国排球事业的兴衰。 保持五连冠,威震世界体坛的中国女排,曾给国家与民族带来巨大的光荣与鼓舞,近年却滑入谷底,是何原因,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坛。有人说中国女排勇于拼搏的光荣传统与刻苦训练的优良作风没有继承下来,有人说中国女排技术不成熟,特点不突出,也有人说中国女排训练不系统,质量不高,还有人说教练的指导思想不明等等。  相似文献   

2.
时代的乐章     
二十一世纪的头一年,当全中国人的视线都被中国男足吸引时,我不知道是不是还有人记得二十年前也有那么一支球队紧紧抓住了当时所有中国人的眼球。当全中国人都为男足进入世界杯赛而欢呼时,是否有人还记得二十年前曾有过同样的举国沸腾? 如果你是一位三十岁以上的中国公民,那就请别轻易说,我记不得曾经有过忘情的欢呼了。因为今天纵情的欢呼就是明天美好的回忆。而二十年前中国女排首夺世界冠军却决不是回忆二字所能承载的,年复一年的积淀使她成了中国人心目中难解的一个结──中国女排情结,一个逢五遇十周年纪念总要泛起的一种荡漾…  相似文献   

3.
曾被称作“最让人惊喜”的中国女排队员邱爱华近 几年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有人曾预言的中国女排“邱 爱华时代”也已成为过去。  相似文献   

4.
谁来接郎平的班?中行1994年10月11日,当获得亚运银牌的中国女排队员随着首批回国的亚运代表团走出首都机场时,有人打出了“站直了,别趴下!”的横幅为她们鼓劲。然而,就是这支队伍,十几天后在巴西圣保罗成了任人宰割的弱肉,而名落孙山,仅以世界第8的身份...  相似文献   

5.
孙玥 《新体育》2006,(1):34-36
作为中国女排的一员, 她曾参加过三届奥运会、两届世锦赛、两届世界杯, 她的微笑曾经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排坛最亮丽的一道风景。有人敬畏地称她为排球场上的"笑面杀手", 也有人亲切地叫她"小老虎" 她就是当年中国女排的主攻手 --11号孙玥  相似文献   

6.
几年前 ,中国女排绝对是支绩优股 ,就像中国股市中的长虹、海尔 ,说起年度报表中的数字都让人那么振奋 ,握着它们作中长线投资觉着那么踏实。世界杯赛上与日本人一仗 ,伤了中国女排的元气。此番失利 ,有人问中国队莫非落到重提冲出亚洲的地步?有人甚至将其与垃圾相提并论 ,这显然戏过。说起来胡进真不是个福将 ,本来待重组时可以加强一下队伍的实力 ,他的高点立体进攻也颇具说服力 ,无奈关键时刻损兵折将 ,更要命的是1 97米的赵蕊蕊受伤 ,高点的高没了。费尽心思搞一场重组只落下个一纸空文。虽说中国队在此次世界杯赛上只得了第5名 ,…  相似文献   

7.
2006年初,中国男排换帅消息一经传出,就有人猜想俞觉敏有可能重返男排。他多年的执教经历和经验,特别是在国家男排执教4年,2005年又出任男家女排教练,这使他不仅了解全国男排的情况,还熟知女排的训练与管理模式,这些经验和数训,将有助于低谷中的中国男排打翻身仗。事后有人问过,也为什么不去竞选了,因为论资历、论实力他都不在话下。俞觉敏说,他还是愿意留在中国女排工作,理由有两点:一是与陈忠和及中国女排1年的接触,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结下了真挚的友情;二是中国女排水平很高,很希望能与大家一起再次冲击世界冠军。  相似文献   

8.
中国女排希望队揭秘李东一个年已65岁的人,是什么原因让他放弃了家中清闲宁静的生活而几乎不停顿地将自己推上南来北往的列车,去做一次与年龄不再相适的孤独寂寞和颠簸劳累的旅行?其实,那只是短短的7个字:“中国女排希望队”。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儿。组建“希...  相似文献   

9.
但求我心无愧──郎平执教一年访谈录陈建华,江流编者按转眼之间,郎平执教中国女排已整整一年。这一年来.郎平有什么感受?这是广大读者所关注的热点话题,为此,本刊特意专访了郎平。记者:一年多前的中国女排刚刚遭受了世锦赛失利的重创,整个队伍士气低落,人心涣散...  相似文献   

10.
2001年4月13 日,征战2001年全国排球联赛与九运会预赛的风尘末洗,新一届中国女排姑娘们来到了湖南郴州体育训练基地──这里就是当年夺得五连冠时的中国女排腾飞的地方,他们将在这里进行为期50天的集训。中国女排已经阔别这里13年了。 郴州人民对这支年轻的中国女排表现出真诚的挚爱之情。他们有的提前2个多小时就自发地来到当地火车站等候,而众多的新闻媒体则不请自至。当地政府和群众举行了隆重的仪式,热烈欢迎中国女排的到来。 第二天,也就是4月14日,女排召开训练动员会议。主教练陈忠和明确指出,中国女排的…  相似文献   

11.
新任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的名字是人们熟悉的,因为他是这个集体的“六朝元老”,曾辅佐过袁伟民、邓若曾、胡进、栗晓峰、郎平五位主教练,其中胡进两度出山都选他入国教练圈,是有口皆碑的“最佳助手”。虽说他当助手得心应手,但这次升为主教练能够胜任吗?对此,陈忠和认为:“十几年来,我是从陪打教练到助理教练,又从助理教练到教练,再从教练到主教练,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步子扎实,心里就踏实,我有能力做好这项工作。” 我不是黑马 有人说陈忠和当选中国女排主教练是预料之外的,认为他是半路杀出的“黑马”。陈忠和不这样看…  相似文献   

12.
国际排联官方网站的首页上一直保留着对去年11月世界女排大冠军杯赛的报道,用的标题是:15年后,中国女排又回来了。很多国际排球界人士都把大冠军杯赛看成是与世锦赛和世界杯同等规格的世界大赛,在他们看来,获得大冠军杯赛的冠军是中国女排重新崛起的标志。15年前的1986年,那是中国女排最后一次获得世界冠军的年份。当年中国女排在世锦赛前几个月临时换帅,张蓉芳和郎平以教练的身份率领队伍完成了五连冠的霸业,已经担任原国家体委副主任的老教练袁伟民也随队出征,并且一直坐在离球队最近的地方。之后,中国女排就再也没有拿到过世界…  相似文献   

13.
登顶只差一步之遥──评中国女排奥运会表现张然引人注目的中国女排在第26届奥运会上,经过15天8场球的激战,以7胜1员的骄人成绩,获得了来之不易的银牌,国人为之振奋,排球界也深受鼓舞。这块银牌的价值与份量,超出了它的本身。这是因为,中国女排自1988年...  相似文献   

14.
新规则实施后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得失分之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最新排球竞赛规则为依据,运用录像观察法,对’99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的攻防得失分情况进行了统计,比较分析了新规则实施后中国女排和世界强队的技战术表现特点,重点剖析了中国女排适应新规则过程中的滞后因素和环节,旨在为中国女排克服薄弱环节,提高训练针对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女排4问     
平常 《新体育》2010,(10):51-53
距离伦敦奥运会还有不到两年。对于中国女排这支曾经被光环和鲜花所包围的队伍来说,未来只有一个底线:取得伦敦奥运会参赛资格。经历了伤病、输球、换帅等一连串的风波.中国女排能否在多强对抗的格局中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女排运动员技、战术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性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集对论中的同异反分析法,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的8场比赛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国女排运动员技、战术能力存在非衡结构:即与对手技、战术能力相比有优势因素,也有弱势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非衡补偿和平衡补偿两种补偿途径,以期为中国女排运动员技、战术能力的提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征袍加身、重任在肩的中国女排集多项荣誉于一身,目前她们又荣膺"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奖"、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奖",可谓锦上添花。国人对中国女排的期望值非常高,尤其是新一届中国女排将面临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争夺金牌的光荣使命,无疑令她们倍受关注。为此,中国女排队委会向新闻媒体公布了到队公开采访时间为每月的前两天,几十名记者闻讯后蜂拥而至让文化名城郴州热闹一番。随着"中国女排热"不断升温,杜撰假新闻的不正之风也殃及排坛,显然这些"奇闻"让人恼火和无奈。笔者走进中国女排的营地,虽有人在交谈中对此嗤之以鼻,但教练员心态平和,运动员专心训练。即使第一次入选国家队的新人占了一大半,队风依旧,干劲如初,她们提出的口号是:过好每一天,练好每个球。  相似文献   

18.
杨玛琍 《新体育》2006,(11):30-31
自2004年雅典奥运会结束至今年10月底,国际排联术举办大型的正式比赛。在一年的“空白”时间里,中吲女排只是在国际精英赛、世界女排大奖赛和世界大冠军杯赛上亮相,首发阵容曾几次变更,也与世界强队数度交锋,成绩却不尽如人意,不少人提出疑问:中国女排怎么了? 这个问题的提出,说明人们对中国女排的期望值居高不下。中国女排连夺2003年世界杯和2004年奥运会冠军,人们“不允许”她们输掉任何一场比赛,接受不了冠军旁落的现实,何况她们还有2005年三负意大利队,2006年两负巴西队,还有一场惨败(三局仅得48分)意大利队的纪录。 提出疑问者不外乎有几种问题:老队员伤病影响状态;新队员技术尚不过硬;新阵容磨合不足起伏过大;陈忠和用人保守;没有创新的技术战术。  相似文献   

19.
悼念招娣     
鲁光 《新体育》2013,(5):36-40
三十多年来,陈招娣为多少学子和国人所敬佩。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也通过招娣传递给一代代人。 3月的一个礼拜天,公安部的一位朋友给我发了一条短信:“陈招娣肝癌晚期,你知道吗?”  相似文献   

20.
坚持“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一直是中国体育运动发展的座右铭,在"三从一大"训练方针的指导下,中国的体育运动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在乒乓外交获得成功之后,女排在袁伟民的带领下,也想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虽然中国女排在世界三大球比赛中成绩不错,但总在二流球队中徘徊,中国女排运动员在身体素质方面绝对不比日本人差,那么缺的是什么东西呢?和日本女排一比,立刻就一目了然,缺的就是刻苦训练。在第18届奥运会上,日本姑娘以一种死缠烂打的战术打败了身材高大的苏联人,夺取了女排奥运冠军。手捧冠军奖杯的日本姑娘个个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