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伟大战略,是中国共产党自觉地理性地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基础上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再回到实践,指导实践,武装党员、教育人民群众的战略举措,具有客观必然性。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遵循正确的基本原则和科学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
马瑞 《钦州学院学报》2010,25(2):109-113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普及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任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途径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坚持理论创新、加强理论宣传,培养造就一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队伍.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基础和基本经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以及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社会实践分别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奠定了思想物质基础、夯实了政治理论基础、扩大了群众基础,并且逐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化、普及化、科学化和社会化。在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期,不断深入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目标、方式及归宿,是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4.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核心要素。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培养和树立社会主义高度文化自觉的根本要求。基于这样的理论前提,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必须以文化为维度,凸显文化特色,积极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目标、文化环境和文化策略,不断提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5.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和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首要、最根本的任务是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以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体色、时代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内涵。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重视区分不同层次,分类指导,努力实现公民信仰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是当今中国社会热点问题,是关乎我国可持续和谐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具有深刻的时代意蕴。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厘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注意的问题,努力提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革命历史发展与现实的必然要求。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明确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专业化宣传普及队伍的主导地位和模范作用,充分发挥群众组织的中介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有机纽带,是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要求,是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保证,是树立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李秀芝 《考试周刊》2012,(56):21-2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哲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任务,也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从哲学视角探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基础、认识过程、主体作用等问题,是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人民群众,凝聚人民力量,指导大众实践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造性地回答了关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应用和发展。同时,科学发展观又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来源。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谋划发展、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与实践过程的辨证统一;文章在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探讨“为什么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关系?”三大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20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主要涉及马克思哲学本体论、马克思哲学与现代性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等方面的问题。马克思哲学本体论应该是生存一实践本体论,马克思哲学的现代性归根到底指向的是人的现代化,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的中国化是使中国哲学走向世界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14.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前提。从一定意义上说。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使之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义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践、中国的历史和中国的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和民族化。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15.
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作为"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理论命题的哲学基础,从理论上讲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才是这一命题的哲学基础,同时,将这一命题中的"普遍原理"改为"基本原理"才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基本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条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而具体的中国化过程是有规律可寻的。其基本途径是客观地,是可以成为宝贵经验的,是可为今后的改革与实践借鉴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成果,既来源于人民群众的伟大的新鲜的实践,又深刻地指导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和把握什么是、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实践的产物必须在实践中发展,不允许人们以教条主义的态度来对待它;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实践,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需要正确对待传统教科书中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观点,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的关系,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整体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既有利于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又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在于彰现这一理论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这两者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