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迈过这道坎     
《围棋天地》2014,(20):20-21
围棋充满魅力,使无数人沉湎其中。围棋也充满奥秘,棋盘纵横十九道,黑子白子,可以演绎出无穷的变化,正因如此,才有“千古无同局”的棋谚。在古代,无数文人雅士,为了“终日长消一局棋”,可以辞官隐居山林;当今更不乏为弈棋而废寝忘食的棋迷。围棋里有短兵相接的激战,有决胜千里的谋略.有置之死地的悲壮,也有直捣黄龙的胜利喜悦。纹枰对弈,乐而忘忧。围棋的奥妙,只有爱之愈深.才能悟之愈彻。围棋对于我儿子,更是生活乃至生命中不能放弃的热爱。  相似文献   

2.
《收藏界》2007,(2)
苏宗胜取之不竭的艺术源泉来源于平淡的山林,也来源于“绚丽之极归于平淡”的传统名作:“我喜爱平淡,因为平淡不是平,而是平中有醇美、淡中有深情,在似有似无中给人一种洒脱飘逸之感。正如平淡的画卷,在稀疏之间给人一种幽远。”他喜欢踏着农村的山路留心观察,要在千百人看惯了的寻常景色中感悟到不寻常。哪怕  相似文献   

3.
胡海龙 《武当》2007,(3):23-24
当今社会,科学很重要,但科学并不是万能的。不仅科学如此,民主、法治、礼治、道德、经济、文化都不是万能的。这一点老子早就告诉过我们。《道德经》第一章开宗明义地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只有道、常道是万能的,而道是无形无象,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科学只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一部分。科学研究是人去做的,使用科学成果的也是人。人既不是万能的,科学当然也不是万能的。  相似文献   

4.
杨晓瑞 《武当》2005,(5):57-58
武当文化实际上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这一观点被今人普遍接受,而且我们也能够在武当山找到儒、释、道三种文化的载体。一、互补性融合为儒、释、道三教合一创造了先决条件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刺激了中国道教的建立与发展。因此,道教的产生与佛教传入的时间大致相同,而且主要集中在城市及文化群体。然而,自东汉末到隋唐以前,中国社会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特别是魏晋时期,社会尤其动荡,佛、道二教开始由北向南转移,由城市向山林转移。武当山地域广阔,奇峰幽谷榛莽蔽天,  相似文献   

5.
圣诞节和新年是西方人传统的节日,每当这个时候,各国的联赛均有不同的情况。西甲,法甲、英超照踢不误,德甲联赛最有特色.每到年终岁尾都会迎来六周的冬歇期,意甲今年也效仿了德甲,首次设立冬歇期  相似文献   

6.
朱立忠 《武当》2001,(2):58-58
红尘若梦,日月如梭,修真路上叹蹉跎。在求道的路上摸索的我,已似懂非懂、若明若昧地度过了几多空漾岁月。蓦然回首,神人仙子,可在人海灯火阑珊处,抑或山林烟雨迷离中?  相似文献   

7.
阿庸 《精武》2009,(3):67-67,F0003
真丹田养就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人六合自古无(?)传多少元妙在其间设若要传无义人招灾惹祸损寿年武艺都道无真经任意变化势无(?)  相似文献   

8.
盖世才 《武当》2003,(4):41-42
道是中华炼养文化之核心。无论你是练武术,还是习气功,要想跳出“打手”“术士”的层次,都必须最终向前靠拢才行。故丹经道书之不可不读也。 但读丹经,却非易事,那些“龙虎铅汞”的术语,“欲说还休”的隐语,加上“半瓶子醋”的似通不通的注释语,稍不注意,便会被其引到歪路上去。许多学者读道书一世而无所得,或落得一腔邪见,深可怜悯,“始觉平生被眼瞒”,就是此类人所发的感叹。  相似文献   

9.
佛家在学术界也称释家,“释”是指释迦牟尼。“佛”的含义是觉悟了“道”的智慧的人。佛家着重于人的心灵活动,探索和开发人脑的潜力,从而去认识和运用“空”的物质存在和物质运动。“空”与道家的“无”虽在名词上各异,  相似文献   

10.
道德与养生     
杨青 《武当》2010,(9):30-31
“道”是宇宙的本体,也是宇宙万物生成的总根源。“道德”是指道本有的无欲、无贪、无私、无争的自然属性,要达到修炼高境界的层次,一切就要符合道之德,一切服从于道,本来道之德与道混为一体、形影相随、自然而成、无为而规。要效法天真、无欲、无贪、无私、无争道德属性,依据道法通过一定的逆返过程,古人称作修炼。  相似文献   

11.
不即不离,不顶不撞,躲闪之法也。此法临敌,彼有干钧之力而不着我身,其力于我何有哉?习练此术,眼要明,心要惊,体要松,步要活,法要变。眼明则不误动,心惊则无惰性,体松应变快,步活身法疾,法变则归一,归一则入化境。本文重点谈一下定步躲闪法。这  相似文献   

12.
第三节切忌随手 《棋经十三篇·合战篇第四》中说:随手而下者,无谋之人也;不思而应者,取败之道也。诗云“惴惴小心,如临于谷。”将随手走棋的定性与由此产生的严重后果说得一清二楚,可见古代棋手对于这个通病就已经高度重视了。  相似文献   

13.
老子有句名言"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非常深奥,很难理解,因此也有好几种解释。其中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解释是:"可以说得出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还有一个通俗的解释是说:第一个道指的是可道的道,也就是可以操作的,但老子的话主要说的不是这种可以操作的道,是高级的道。高级的道是抽象的,只在原则上指导而不能照着操作的,更确切地说,它指的是人在潜移默化中所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剑酬知己     
岳勇 《精武》2006,(8):58-58
(接上期)梅若冰道:“可是高兄今晚若不走,只怕就再也没有机会走了。”高歌饮道:“我既然进来,就没想过要活着出去。”梅若冰看着他,道:“难道你真要在这儿等死?”高歌饮道:“该死的人不等也会死,不该死的人就算坐在这儿等死也未必会死!生死由命,强求不得!”梅若冰看着他刚毅而坚决的脸,怔了半晌,忽然鼻子有  相似文献   

15.
形上的引导--老子道家的道与传统武术的超越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老子之道的形上意义,历来颇有争议。不少人从本体论、宇宙论等角度进行阐释,笔者也曾从方法论的角度进行过思考。然而今天看来,从超验智慧的角度来理解,似乎更为合适。“逍遥乘化,自由自在,即是道,即是无,即是自然,即是一。以自足无待为逍遥,化有待为无待,破‘他然’为自然  相似文献   

16.
向运彩 《武当》2012,(9):29-30
一、明劲练之总以规矩,身体动转,要和顺,而不可乖戾,手足起落要整齐,而不可散乱。拳经云:方者以正其中,即此意也。明劲者,即拳术之刚劲也。易骨者,即炼精化气,易骨经之道。因人身中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不合,体质不坚,故发明其道,大凡人之初生性无不善,体无不健,根无不固,纯是先天。以后知识一开,灵窍一闭,先天不合,阴阳不交,皆是后天血气用事,故气血盛行,正气衰弱,以致身体筋骨不能健壮,有易骨,易  相似文献   

17.
例如钓鲶鱼、鳜鱼、黑鱼、甲鱼等凶猛性肉食性鱼类不论使用何种钓饵,钩尖均可外露。因为这类凶猛性鱼类,平时称王称霸惯了,以小鱼小虾等为食,它们在吞食时,虽有鱼鳍、虾鳌等硬物扎嘴,但从无顾虑,所以在吞食钩尖外露的饵料时仍然照吞不误。  相似文献   

18.
丘吉尔说:意大利人踢球像打仗,打仗像踢球.屡屡出现的暴力、欺骗、丑闻和阴谋,成为了意大利足球的商标和特产.管你俱乐部破产还是受审判,球都照踢不误.在这个法律法规被无视甚至只有违反者才有丰厚回报的国家,怎能指望足球独处极乐净土!  相似文献   

19.
尴尬着的人 基冈是个好人,但可惜他不是一个好教练,球场上的英格兰队除了贝克汉姆的传中球依然是让人防不胜防外,实在是再找不到什么可以称为技战术的东西了.甚至连欧洲足联的官方网站也忍不住要批评一下英格兰队的战术,虽然最后欧足联国为自己的口无遮拦向基冈和英格兰足协道了道了歉,但是我们还是要问一问什么是现在这支英格兰队的风格 当老迈的德国人终于被一群葡萄牙队的替补戏耍的时候,不知道里贝克是不是在后悔当初为什么要接过这么一个烂摊子,德国队的黯淡的结局并非什么不可预知的结果,可是谁也没想到它来的这么快,它让德…  相似文献   

20.
罗有年 《钓鱼》2006,(24):64-65
因为竿线经受住了第一回合的考验.我放心了许多.估计这“湖怪”也就10多千克.遂照样硬挺不误.一圈线也不让给它。相持了四五分钟的光景,它的速度开始逐渐慢了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