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三联互动"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学习型社会视角论述了高校体育教学的新模式———“三联互动”体育教学模式。提出:该模式的基本内涵是“开放、自主、体验”;核心理念是“终身体育”;显著特点是“生活化”。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该模式的操作程序及教学策略。认为:通过“开放”、“自主”与“体验”的相互影响产生良性互动,能将终身体育理念落实在教学实践中,这是高校体育教学生活化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2.
速度轮滑在高校体育课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的部分高校速度轮滑课程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大学生们对体育概念的重新理解和认知,引起高校体育教学发生很大变化和变革。近年来,在体育教学中除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外,新的体育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不断涌现,使得体育教学课充满激情和活力,速度轮滑已开始逐渐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主要内容。从健身、休闲和娱乐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高校开展速度轮滑课程的积极作用并认清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速度轮滑课程的必要性,使速度轮滑课程朝着“健康第一”、休闲娱乐,终身体育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校体育教育现状与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丽 《体育科技》2006,27(3):77-79
通过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突出的问题有:体育教育观念、体育课程结构、体育教学训练化、体育效果个体评价、体育教师队伍等方面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以“人”为本、以“健康”为核心的现代社会发展理念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与不适应。指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应从拓新高校体育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评价体系,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来综合加以理顺,努力使高校体育教育进入持续发展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学校培养的体育毕业生,一旦进入社会,遇到环境变化他们既无参加运动的意识又无参加运动的能力”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人们关注.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有其存在的社会原因外,高校体育教学自身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对此本文从学科建设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本文还研究了有关体育的学科属性,概念的界定和高校体育教学阶段性目标体系的建立,理论课教学的范畴以及技术、技能教学的方向、重点、难点的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概念体育”的提出、沿革与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对我国体育教学改革进程中进一步落实“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理念的意义进行了阐析,并从课程改革需求的角度解读“概念体育”的实质与内涵。研究认为,借鉴美国“概念体育”教学理论的经验,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师角色进行调整,坚持运动实践和活动教育,但重点转向“运动的人本价值”而非运动技能本身,使学生明了“运动对人和人的生存与生活如同氧气一样不可或缺”,努力实现体育课程与科学的高度融合,构建健康观念、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使学校体育价值长远有效,才能使学校体育教育迈上健康之路。  相似文献   

6.
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在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指导下,高教体育教学如何与中国高等教育同步,使“全民健身”、“终身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得到落实;如何使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不停留在理论上,而付诸实践;尤其是把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与“全民健身衔接”,这是当今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教育部于2002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将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确定为“基本目标”与“发展目标”两个层次和“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五个目标领域。本试图根据包括中国矿业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三自主”和“分级教学”改革在内的高校体育课教学管理改革的探索和研究,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探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管理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项群训练理论”的体育课程教学是按照体育的项目特点进行分类组合而设计的一组课程内容体系。文章采用心理测试、比较实验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项群训练理论”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多重性。本研究提出的基于“项群训练理论”的体育课程教学是在“完全学分制”下结合项群理论的一种尝试,目的在于探索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成功模式,不断丰富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9.
试论构建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新体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笔者分析了现行体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如体育教育观念陈旧、课程内容与实际脱节、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评价标准和方法陈旧等。在此基础上依据“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体育指导思想,提出了建立以身体教育和健康教育为主体的全面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的教学内容体系,使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为其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体育教育为了发挥其特殊的教育作用,通过实践探索研究,先后提出了“快乐体育”、“成功体育”、“挫折体育”、“保健体育”等一些新的教学理论观点和方法,丰富拓展了体育教学理论。为了使这些新的教学思想、观点被广大教师所了解,也为了促进...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设置虽各有特色,但如何使体育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更符合目前素质教育思想和终身体育观念,更有利于发展学生体质,培养终身体育能力,已成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国内部分高校体育课情况的调查研究认为:兴趣教学和选项教学已成为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方向和主流。  相似文献   

12.
健身气功是我国古代养生文化之精髓,做为传授体育知识的高层次教育场所,高校开展健身气功教学,发挥体育对传统文化传递的功能,宏扬民族体育事业,具有深化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及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以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对安徽省10所高校现行的体育教学大纲在内容匹配、构成结构、体育课类型、课程性质、目标、考核与评价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并查阅部分国外高校体育教学大纲的结构与实施状况与之作比较,希望能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改革思路,为安徽省高校实施统一规范的体育教学大纲体系作出理论上的分析,以切实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我国体院体教专业排球普修课教学效果的诸因素进行分析、归纳。研究结果表明:课时数少已成为影响普修课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普修课教师的师资力量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应用于普修课教学,但使用频率较低;普修课场地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学生好教师教学水平评价良好,学生学匀积极性高。  相似文献   

15.
敦煌体育作为我国璀璨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记载着千年体育文化并传承着体育精神,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敦煌体育学科。笔者意将敦煌体育文化作为奠基,服务于当代高校体育课程,即将敦煌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教育有效融合,在挖掘与传承敦煌体育精神的基础上,综合塑造高校学生的核心素养。并提出了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式、关注课程过程培养的敦煌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立志于传承敦煌体育精神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体育素养。进而改革与建设敦煌体育在高校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In a significant article from 1993, Crum describes the purpose of physical education (PE) as a ‘planned introduction into movement culture’. In broad terms, this purpose is tantamount to the stated purpose of Swedish PE in national steering documents. Crum contends, however, that physical educators do not prioritise learning, which is largely due to the different ‘movement cultures’ that constitute the PE lessons.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practice unfolds in movement cultures that are included in Swedish PE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subject. Some 30 (indoor) PE lessons in eight secondary schools in four cities throughout Sweden were video recorded. At ‘first glance’ these lessons indicated the prevalence of four logics of practice: a physical training logic, a sports logic, a sport technique logic and a dance logic. However, furthe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ctions were not entirely in line with a logic of practice of training the body, winning the game, learning sporting skills or learning to dance. Instead, the PE practice largely unfolded as a ‘looks-like-practice’, where the purpose of teaching was blurred, and where any ‘planned introduction into movement culture’ was difficult to identify. In the final section, the authors discuss how physical activity logics can be recontextualised in a PE setting in order to emphasise the educational contribution of PE.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初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及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我国24个省48所普通高校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状况不容乐观,落后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表现为学历结构偏低,科研意识不足,科研能力不高,工作压力大。多数学校在对待体育教师的工作量等方面违反了国家的有关法规等,建议多渠道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8.
走向21世纪的中国高校体育改革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近几十年来我国高校体育在体育教学观点,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均末能突破60年代所形成的模式,研究结果认为21世纪的高校体育应朝着综合化,规范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高校体育文化的结构、功能及转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高校体育文化的结构、功能及转型等进行探讨,认为:高校体育文化包括认知、表意、评价规范和物质等结构体系;具有导向性、教育性、竞争性、娱乐性、健身性等功能。当代高校体育从体育理念、设施更新、项目选择及发展领域正在进行着文化转型。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知识经济的竞争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具体要求。高等学校应从人才结构入手抓好体育改革,对传统的体育思想、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方针、方法进行改革。利用体育的特殊属性与功能,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迈出领先的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