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二语教学中,情感策略应用与否对教与学的效果的好坏有着重要的影响和调控作用。通过对东北林业大学2010级非英语本科专业的三个实验教学班级进行为期一年的情感策略实验教学,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相比,英语期末考试成绩有显著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信心增强。这说明情感策略在二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心理语言学的发展,教师们越来越重视学生二语习得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一般而言,积极的英语使用情感度能创造出高质量的语言输出,消极的使用情感度会影响学生英语输出的效果与质量。笔者调查了独立学院英专学生二语习得过程中英语使用的焦虑度及其成因与对策,以期找出更有利于学生二语习得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促进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3.
高职学生英语语感的多元化培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表明,高职学生在英语语言基础、学习策略、情感策略以及交际策略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影响了对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依据二语语感生成的图式理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通过多维度创设教学情景、多渠道提升情感策略、多层面培养跨文化意识,多元化提升学生的英语语感.  相似文献   

4.
张宁 《海外英语》2015,(1):96-97
情感因素在二语学习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该文通过分析影响大学英语写作学习的情感因素之学习动机、焦虑和自我概念,进而提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情感策略:基于学生的情感需要,激发英语写作兴趣与动机;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减少英语写作焦虑;利用积极的情感反馈,提升英语写作自我概念。  相似文献   

5.
情感策略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一环。中职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普遍较为薄弱,学习被动畏难,容易产生挫败感。本研究通过对中职学生非英语专业为期一年的情感策略培训实证研究发现,教师培养情感策略意识、激趣怡情、提高自我效能感、及时消除焦虑,做到以情优教,能有效提高英语学习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贯生欣 《考试周刊》2011,(74):104-104
本文从情感策略的内涵出发,探讨了情感策略在策略型学习者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功能及作用.旨在倡导二语学习者有效运用情感策略,促进高效的外语学习。  相似文献   

7.
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的关系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通过对168名英语专业高职生进行的学习动机和情感策略的问卷调查,采用SPSS(17.0)进行的描述性分析和相关分析后发现:高分组与低分组学生在学习动机上存在差异,高分组学生的内在兴趣动机高于低分组学生;高分组学生运用情感策略频率高于低分组学生;情感策略的使用与学业成绩呈一定的正相关。研究结果对教学的启示是:在英语教学中积极应用情感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论二语习得的情感因素及其教学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易受到性格、动机、态度和焦虑等情感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把握是二语习得和英语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的因素。该文首先探讨了二语习得的情感因素,然后提出二语习得中情感因素对英语教学的几种启示。  相似文献   

9.
根据奥马利和查莫特的策略分类理论设计问卷,对我校19名学习英语不成功者进行调查,了解不成功者使用二语习得情况。研究表明:学习者在运用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等方面的情况不佳。指出对习得策略了解不够、运用策略意识不强、自控力较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英语学习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作为影响第二语言/外语学习的重要情感因素,外语学习焦虑严重影响学生的二语/外语习得,并与外语学习成绩之间呈负相关。作为英语教师,在帮助学生降低焦虑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文旨在提出一些降低焦虑的负面影响的策略,希望引起英语教师的重视,采取有效策略,帮助学生减轻学习焦虑,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1.
基于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的二语习得理论,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翻译是一种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有效的教学策略。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翻译可作为记忆策略、情感策略、社交策略和补偿学习策略来用,能增进学习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杨蓉  刘恒 《考试周刊》2011,(82):102-103
对于二语心理词库的提取和发展模式的研究,一些研究者认为二语心理词汇的发展模式与母语心理词汇的发展模式相同,而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二语心理词汇的发展模式受母语影响,但有自身的特点。文章从语言的实际运用出发,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的写作文本,研究其二语心理词库的提取及其发展模式,探究制约英语学习者英语写作水平的因素,提出提高写作能力进而提升英语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学习策略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学界针对初中生学习策略的研究成果数量较少,针对藏族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专门研究还是一个空白.通过对青海省藏区初中生的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发现藏族初中生总体策略使用水平呈中等水平,使用水平最高的是情感策略,最低的是社会策略.女生整体策略水平明显高于男生,学生的情感策略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不同地区学生的学习策略存在显著差异.低年级学生的策略水平没有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提高.调查对藏族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根据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情感因素会加速或阻碍二语的习得。本文从这一假说出发,分析现在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状态,提出创设宽松的课堂环境,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的合作学习,对降低情感障碍,加速二语习得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情感过滤假说,他认为,只有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不足以让学习者很好地进行二语习得,因为整个二语习得过程还要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情感因素在整个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英语学困生,作为英语学习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对于英语学习存在缺乏兴趣和信心等问题。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关注学困生的情感因素,帮助其解决英语学习中的情感问题,提高学困生的英语学习并促进其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介语石化是二语习得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也是二语习得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探讨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石化现象的成因及规避策略对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Krashen提出了适用于二语习得的"情感过滤假说"。通过分析多种情感因素,如学习动机、焦虑和自信等对外语学习效果的影响,阐释了情感因素对二语习得的重要性。本文对"情感过滤假说"进行了阐释,对二语习得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加以解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减轻学生焦虑感的策略,旨在为外语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成年人与儿童在生理、心理和情感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影响了成年人的英语学习。本文从中国成年英语学习者的生理、心理和情感特点出发,分析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困难,结合二语习得的语言输入理论,提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调整语言输入,突破英语学习障碍。  相似文献   

19.
赵国坤 《考试周刊》2010,(33):111-112
在二语习得中,动机是一个强大的情感变量,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动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自我意识、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情感和态度、社会环境和需求等。本文提出了一些激发学生动机的策略,希望对各位英语教师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英语学习是学习者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本文基于情感因素与二语习得理论和相关研究,结合本人的教学体会,分析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情感障碍,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