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婚姻伦理关系是不断进步的:血缘婚排除了异辈相婚,同辈间则互为夫妻;族外群婚摆脱了血亲相配,人们依旧集团相婚;对偶婚有了主夫主妻的区别,出现了真正的夫妻生活;专偶婚实现了一夫一妻制,婚姻关系出现不平等。演变中也存在异化,整个阶级社会婚姻为经济所制约,婚姻伦理关系处于不正常境地。未来社会婚姻伦理关系将走向成熟,婚姻真正成为当事人的私事。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特殊时期,出现了士族门阀政治.关于这一时期的士族门阀政治与贵族社会的关系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没有确定的说法.在这一方面,日本学者提出“六朝贵族制”论说,它是在比附西欧中世纪贵族社会基础上,同时结合日本自身历史而提出的.但是这种论说还是存在一定缺陷,没有准确把握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没有揭示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魏晋南北朝士族门阀政治不同于西欧中世纪贵族社会,也不同于日本古代贵族社会.因此,魏晋南北朝士族门阀政治虽然具有贵族社会的一些特征,但是它已经不属于贵族社会.从宏观考察魏晋南北朝总的政治体制,主流是皇权政治而非门阀政治.皇权政治的各种制度经过南朝百余年的发展,终于与北朝合流而形成隋唐制度的重要渊源.皇权政治在这一曲折反复的变化过程中,本身也起着变化.  相似文献   

3.
结婚在大部分亚洲人的思想意识当中是人生的必不可少的一件大事,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但是近年来在中国结婚难已经成为现在适婚年龄人的难题。越来越多的人想结婚却很难结成婚,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找到人生中理想的伴侣而去进行一些活动,例如:电视相亲,网络征婚,朋友介绍,参加联谊……这些现象在2008年,日本的家族社会学家山田昌弘出版了《婚活时代》这本书中定义为"婚活"。婚活不止在中国有,日本现在已经进入了婚活时代。本论文要从日本进入婚活时代的原因同中国出现婚活的原因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中国进入婚活时代是必然的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4.
摩梭人的婚姻采用的是走婚形式,与母系亲族相辅相成。纯母系血缘亲属结构是摩梭社会主导的亲属结构,所以摩梭人也被人们称为"女儿国"。他们的婚姻习俗对于研究当今《婚姻家庭继承法》中婚姻和家庭方面仍有较大的意义。在这个离婚率飙升的现代社会以感情为纽带的走婚制虽然存在不稳定的缺陷,但其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纯粹朴素的婚姻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科学生活》2009,(5):42-43
婚姻虽然不能给人什么保障,但是没有婚姻的责任和约束,感情就更加没有保障。直面恐惧,自我省察,才能找到自己在婚姻中的位置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婚姻面前举棋不定,尤其是有过婚姻失败经历的人,更是"一遭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几乎谈"婚"色变。阿惠是一位32岁的白领女性,有着一份收入不菲、令人羡慕的工作,外表和气质也都十分吸引人。她曾经也有过甜蜜的恋爱和幸福的家庭,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原本和谐的婚姻渐渐产生了裂痕,感情上受到了巨大的伤害,最终只能逃离婚姻的城堡。她说:  相似文献   

6.
牟海晶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6):331-331,330
"婚活"即"结婚活动"的略称,专指像找工作一样花时间、费精力来寻找人生伴侣的活动。在当今"不景气""就职难"的情况下,很多日本青年不急于"就活(即"就职活动"之略)",却积极开展"婚活"。在他们的推动下,这股强大的"婚活"流行风几乎吹遍了整个日本。本文首先介绍了"婚活"一词的由来,并从社会及个人两方面简单分析了"婚活"在日本流行的理由;其次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婚活"方式;最后给正在"婚活"或即将"婚活"的人们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这些年轻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宫玉涛 《百科知识》2011,(19):38-39
当今世界,随着“自由”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很多都市的年轻人因为惧怕被婚姻约束而选择“走婚”,即法律上是合法夫妻,但却不经常生活在一起,各有相对独立的吃、住、行圈子,只是约定在特定时期在一起。事实上,“走婚”作为一种婚姻方式,并非现代婚姻“自由”独有的衍生品,它也是目前个别少数民族特有的婚姻方式,尤以摩梭人为典型。2011年暑假,作者随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考察团赴云南考察,对摩梭人走婚的一些情况进行了实地了解,并查找了相关资料,是为此文。  相似文献   

8.
婚内侵权,是指具有合法婚姻关系的夫妻之间一方对另一方实施的危害配偶权利的过错行为.我国的婚内侵权正呈上升趋势,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现行婚姻法采用的以夫妻财产共有制为主的夫妻财产制度,我国婚内侵权的民事责任制度一直没有确立.如何对婚内受害人进行民事救济,更好的保障婚姻当事人的权益,保障婚姻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就成了理论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合理恰当地设置该项法律制度,使其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夫妻因婚姻而发生财产关系,本文首先探讨了所有权与婚内财产利益的关系,然后总结了建构完整的婚内财产利益调整规则的重要意义。接着针对我国现行法律关于婚内财产利益调整规定提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完善我国婚内财产利益的调整规则作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范丽娟 《百科知识》2002,(12):39-40
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两性关系在情感和功利的双重作用下走向开放和自由,中国人对非婚性行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宽容,非婚性关系出现了质和量的变化,与婚姻实体和婚姻设置的矛盾日益显化。虽然绝对和相对的性压抑是非婚性行为的生理基础,不同的性文化则对性起着决定作用。为了消除非婚性行为的负面影响,进行社会化和终身化的性教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刘亚帆 《科教文汇》2007,(3X):177-177,183
婚内侵权,是指具有合法婚姻关系的夫妻之间一方对另一方实施的危害配偶权利的过错行为。我国的婚内侵权正呈上升趋势,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现行婚姻法采用的以夫妻财产共有制为主的夫妻财产制度,我国婚内侵权的民事责任制度一直没有确立。如何对婚内受害人进行民事救济,更好的保障婚姻当事人的权益,保障婚姻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就成了理论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合理恰当地设置该项法律制度,使其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刘冰 《科教文汇》2011,(10):81-81,103
《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题,描写传统中国贵族生活的腐败和颓废。本文试从社会时代背景、家庭环境因素、宝黛个人方面这三个角度来分析宝黛爱情悲剧成因。  相似文献   

13.
吕珂 《百科知识》2024,(3):60-61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涉及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财产的话题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纠纷也呈现上升趋势。这就导致在维持婚姻关系的情况下,请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民事案件大量产生。但是从我国目前婚内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现状来看,不管是立法还是司法方面,都存在不足,有必要进行完善。婚内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几种情形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一般发生在两个阶段:一个是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另一个是婚姻存续期间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我国《民法典》第1066条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1)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2)一方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医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关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4.
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变革期,其婚姻观念也经历了这样的变迁:前期,受魏晋南北朝门第婚姻的影响,婚姻门第观念极强;中后期,婚姻门第观念逐渐衰微,资财在婚姻中的地位上升,"才子佳人"婚姻观念兴起。这种演变是唐代选官制度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和文化格局转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罗马社会早期的婚姻缔结形式因为阶层和风俗的差异有三种。三种婚姻形态之缔结的婚姻为有夫权婚姻,在这种形态之下妇女地位低下,通过婚姻的缔结将自己的财产和人身权利转移到丈夫的权威之下。因此在早期的早期罗马社会中,妇女无论在婚姻的缔结还是在离异过程中地位较为被动。发展到共和国末期,罗马社会中妇女在婚姻家庭生活中地位得到提高,尤其在离婚、择偶事务中有了自主权。  相似文献   

16.
范振远 《今日科苑》2009,(12):210-210
婚内强奸是对女性性自由和性权利的严重侵害。对婚内强奸的定性,我国主要有全盘否定说、全盘肯定说和折衷说三种观点。实践中所采纳的全盘否定说放纵了婚内强奸中的行为人、漠视了对婚姻关系中女性权益的保护,亟需矫正。从强奸罪的构成要件、婚姻的效力、夫妻之间的同居义务这三个角度分析,可以得出婚内强奸行为构成强奸罪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范振远 《金秋科苑》2009,(12):210-210
婚内强奸是对女性性自由和性权利的严重侵害。对婚内强奸的定性,我国主要有全盘否定说、全盘肯定说和折衷说三种观点。实践中所采纳的全盘否定说放纵了婚内强奸中的行为人、漠视了对婚姻关系中女性权益的保护,亟需矫正。从强奸罪的构成要件、婚姻的效力、夫妻之间的同居义务这三个角度分析,可以得出婚内强奸行为构成强奸罪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德国人将聪明才智运用到婚姻中,竟然散发出别样温馨、幽默的味道。 德国人摒弃了充满物质气息的金婚、银婚、钻石婚等婚庆方式j独出心裁地选取家常蔬菜的名称,例如,结婚12年半被称为“香菜婚”,婚后第33又1/3年被称为“大蒜婚”,第66又2/3年是“小葱婚”。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农村打工青年闪婚个案的研究与资料收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打工青年选择闪婚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村闪婚青年的婚姻稳定性。研究表明,Q村绝大多数的闪婚青年婚姻较为稳定,闪婚中对"本地婚"的选择、高额聘金的支付规避了其婚姻破裂的风险,并且村庄代际伦理、家庭伦理为其婚姻稳定性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陈晓敏 《百科知识》2012,(16):54-55
正我们在描述婚姻现状时经常使用的词汇,叫作"离婚率"。离婚率是反映某时期婚姻解体状况的一个敏感指标,也是正确评估婚姻和谐度与家庭离散趋势的重要依据。"一般离婚率"反映的是每1000对夫妇(通常以有偶女性人口代替)中的年离婚数,也称已婚人口离婚率。这个计算方法排除了不具离婚风险的儿童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