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考语文评卷将作文分为两个等级:一个是基础等级,一个是发展等级。作文中有"出彩点"就能提升到发展等级;没有"出彩点",就会属于基础等级。要想作文脱颖而出,作文必须有"出彩点"。多年担任高考语文阅卷组长的何永康教授说:凡优秀高考  相似文献   

2.
经过近一年的精心筹备,《出彩作文》——旨在提高考生高考作文水平的新颖期刊与读者见面啦! 高考语文评卷将作文分为两个等级:一个是基础等级,一个是发展等级。作文中有“出彩点”就能提升到发展等级;没有“出彩点”,就会属于基础等级。要想作文脱颖而出,作文必须有“出彩点”。正如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多年担任江苏省高考阅卷组组长的何永康教授所言:凡高考优秀作文“必须有  相似文献   

3.
高考语文评卷将作文分为两个等级,一个是基础等级,一个是发展等级。作文中有“出彩点”就能提升到发展等级;没有“出彩点”,就会停留在基础等级。要想作文脱颖而出,作文必须有“出彩点”。多年担任高考语文阅卷组长的何永康教授说:凡优秀高考作文,“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只能在‘基础等级’徘徊了”。考场作文想得高分,必须在“光辉”上下功夫——只有写出“出彩”的作文,才能刺激评阅者的眼球向大脑传递“此文达到发…  相似文献   

4.
2006年语文考试大纲修订说明中明确点出高考作文发展等级占20分,这也就是说,作文中有出彩点就能提升到发展等级,没有出彩点,就会属于基础等级。要想作文脱颖而出,就必须有出彩点。多年担任江苏省高考阅卷组组长的何永康教授曾说过:凡高考语文优秀作文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荧火虫吧。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也只能在基础等级徘徊了。  相似文献   

5.
高考语文评卷将作文分为两个等级.一个是基础等级,一个是发展等级。作文中有“出彩点”就能提升到发展等级;没有“出彩点”,就会停留在基础等级。要想作文脱颖而出.作文必须有“出彩点”。多年担任高考语文阅卷组长的何永康教授说:凡优秀高考作文.“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只能在‘基础等级’徘徊了”。考场作文想得高分.必须在“光辉”上下功夫——只有写出“出彩”的作文.才能刺激评阅者的眼球向大脑传递“此文达到发展等级”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2006年语文考试大纲修订说明中明确点出高考作文发展等级占20分,这也就是说,作文中有出彩点就能提升到发展等级,没有出彩点,就会属于基础等级。要想作文脱颖而出,就必须有出彩点。多年担任江苏省高考阅卷组组长的何永康教授曾说过:凡高考语文优秀作文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荧火虫吧。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也只能在基础等级徘徊了。按考试大纲要求,发展等级有四个项共15个评分点(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词语生动,句式…  相似文献   

7.
高考语文评卷将作文分为两个等级,作文中有“出彩点”才能提升到发展等级。要想作文脱颖而出,作文必须有“出彩点”。正如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多年担任江苏省高考阅卷组组长的何永康教授所言,凡高考优秀作文“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颗  相似文献   

8.
南京师大文学院院长何永康教授曾说:“凡优秀高考作文,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只能在‘基础等级’徘徊了。”何院长多年担任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他的话堪为经验之谈:考场作文想得高分,必须在“光辉”上下功夫———即写出文章的出彩之处。只有显现出“光辉”这一出彩点的文章,才能使评卷老师耳目一新、首肯认可甚至拍案叫绝,并在众多的“作品”中标新立异,脱颖而出。那么,怎样建构带有“光辉”的出彩文章呢?首先,…  相似文献   

9.
南京师大文学院院长何永康教授曾说:“凡优秀高考作文,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只能在‘基础等级’徘徊了。”何院长多年担任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他的话堪为经验之谈:考场作文想得高分,必须在“光辉”上下功夫——即写出文章的出彩之处。只有显现出“光辉”这一出彩点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廖燕翔 《考试周刊》2012,(21):45-46
在语文考试中,作文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如果能多在文采方面下工夫的话就能弥补其他方面的一些不足,提升质量,写作能力大可改观。高考考试大纲在发展等级中对作文"有文采"的具体要求是:(1)词语丰富,句式灵活。(2)善于运用修辞手法。(3)文句有意蕴。下面我就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方面说说能够使作文出彩的七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出彩作文》在全国教育界首先提出“出彩作文”的理念——“作文有了科学的要求”;在全国出版界首先推出“升格作文”和“变格作文”专栏——“期刊园地新添了奇葩”!《出彩作文》刊出经过全国名师荐评的出彩作文,帮助高考考生掌握“作文快速出彩”的基本功。一、专栏设置1.高考题练笔。选评高中在校优秀学生以高考题写的作文。2.升格作文。升格作文是主旨或表现形式得到提升的作文。选评升格前后的两篇作文。升格前作文有鲜明出彩点,但在立意或格式上存在不足;升格后作文在立意或格式上有了质的飞跃:或从“不仅‘这样’还能那样”或从“为什么能  相似文献   

12.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对此有一段精彩的论述:"高考作文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萤火虫’吧!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只能在基础等级里徘徊了。"其中所说的"光辉"就包括对语言"有文采"的要求。那么如何让作文有文采呢?"有文采"是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之一,它要求考生作文"用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一篇文章,词语  相似文献   

13.
《出彩作文》在全国教育界首先提出"出彩作文"的理念--"作文有了科学的要求",在全国出版界首先推出"升格作文"和"变格作文"专栏--"期刊园地新添了奇葩"! 《出彩作文》刊出经过全国名师荐评的出彩作文,帮助高考考生掌握"作文快速出彩"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14.
《出彩作文》在全国教育界首先提出"出彩作文"的理念--"作文有了科学的要求";在全国出版界首先推出"升格作文"和"变格作文"专栏--"期刊园地新添了奇葩"!《出彩作文》刊出经过全国名师荐评的出彩作文,帮助高考考生掌握"作文快速出彩"的基本功。一、专栏设置  相似文献   

15.
《出彩作文》在全国教育界首先提出"出彩作 文"的理念--"作文有了科学的要求";在全国出 版界首先推出"升格作文"和"变格作文"专栏-- "期刊园地新添了奇葩"! 《出彩作文》刊出经过全国名师荐评的出彩作 文,帮助高考考生掌握"作文快速出彩"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16.
高考的作文备考中,很多考生都能注意到:要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作文的语言是个大亮点。于是,高考场上就出现了为表现语言的高超,拼命在语句上"雕龙画凤",修辞手法尽用甚至滥用。结果阅卷老师感叹:语言虽需雕琢,但并非是单一笼统地采用某种修辞就认为是给文章语言增彩了。其实,作文语言出彩要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变通,出彩方式并不单一,正所谓大珠小珠都要落玉盘嘛。  相似文献   

17.
姜有荣 《新高考》2011,(3):12-13
作文是所有高考学科中分值最大的一道题,而"发展等级"又是拉开作文评分差距最大的一块阵地,为此,高考专家疾呼:"得作文者得语文,得发展分者得作文。"下面笔者就高考时考生写得最多的记叙文谈几种"发展等级"突破技法。记叙文在符合题意、结构完整、合乎情理的"基础等级"高原上,还应矗立起立意深刻、叙事厚实、构思精巧的"发展等级"高峰:一、立意要有深度记叙文的立意如果仅仅停留在以故事来演绎文题的浅层次上,那你的文章就只能在"基础等级"上徘徊了。要想搏击"发展等级",就必须向思想更"深"处"漫溯"。昭示出生活真谛、人性底色、世相内质的  相似文献   

18.
有出彩点的优秀课堂习作对备考具有重大意义--考生可以根据试场作文题目(或话题)要求,将自己有出彩点的优秀课堂习作变格为能得满分的应考作文。湖北招生考试杂志社《出彩作文》首期(《湖北招生考试》2004年9月号下半月)和本期,就刊出了这样的作文,其变格的途径有下述三种:  相似文献   

19.
2005年3月5日,本刊主编左兵编审在湖北招生大厦,向省内外300多名高三语文教师作了"高考作文出彩方法--《出彩作文》综述"的报告。报告历时三个半小时无一个退席;会后老师们将课件拷回学校。  相似文献   

20.
多年担任高考语文阅卷组长的何永康教授说:"凡高考优秀作文,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只能在‘基础等级’徘徊了。""亮点"已然是考场作文的杀手锏,在作文实践中,怎样运用自己的慧心巧思,对文章"略施粉黛""巧改罗裙"?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让学生多修改自己的文章是一条不错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