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桥梁群桩基础沉降特性与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群桩基础受多方面的影响和作用,使其受力状态非常复杂,目前它仍是岩土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简要阐述群桩基础的沉降特性,然后对群桩基础常用的沉降计算方法进行详细论述,并对各种方法进行相应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客运专线速度一般大于200km/h,为保持其平稳的运行,使运营阶段路基的不均匀沉降趋近为零,这就对路基施工阶段沉降观测有很高的要求,对观测的数据进行有效地分析,对工后的路基沉降进行有效的预测,是特别重要的一项工作.本有针对性的选用规范双曲线进行数据分析,用固结度对数配合法进行检验,阐述二种方法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最终判定路基沉降的稳定性,确定合理的铺轨时间,预测最终沉降量.  相似文献   

3.
以福州地铁一号线(罗汉山站~福州火车站区间)为依托工程,采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对盾构隧道下穿铁路轨道群引起的路基沉降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铁路轨道路基以及隧道轴线方向地表的沉降规律。并与工程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发现沉降规律基本一致。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依托兰州地铁一号线的开挖过程,对地表沉降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研究了兰州地区城市浅埋暗挖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结果表明,隧道地表沉降分为微沉降阶段、快速沉降阶段、沉降缓慢阶段和沉降稳定阶段。在沉降显著发展阶段沉降量达到总沉降量的60%,隧道开挖引起的最大地表沉降为28.7mm。通过对隧道开挖过程的数值模拟验证了地表沉降的四个变化阶段,同时发现了在开挖过程中沉降槽会逐渐变大并且存在漂移现象。  相似文献   

5.
公路软土路堤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进行沉降计算,沉降计算牵涉到插值计算,由于插值计算较为繁琐,一般使用计算机进行电算。文章主要就软土地基的主固结沉降的计算机插值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主固结沉降插值计算中插值方法、插值节点的选取和地下水等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总结出插值节点选取的一些原则和插值计算的规律。文章提出的原则和规律对沉降计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工程建筑物沉降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建筑物无论在施工期,还是在竣工后的居住初期,都需要对其进行沉降监测与分析。沉降监测方法是通过布设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采用周期观测来获取建筑物沉降数据,采用沉降分析理论实现沉降监测。这对及时发现建筑物沉降情况,以便采取科学措施,保证人与建筑物安全,防止工程破坏事故。为今后建筑物设计提供数据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就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预测方法进行总结,并对各种预测法进行分析。经验法一般用于地表沉降的粗略估计且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理论预测方法由于一些参数选取的局限性,目前尚不能成为较为实用的预测方法,实测数据法是目前应用较多的预测方法,其中的神经网络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是进行地表沉降预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竖向荷载作用下群桩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桩效应是桩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主要分析群桩与单桩在桩侧摩阻力、承载与位移等方面的不同,同时对群桩基础中不同部位桩的应力场位移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揭示群桩基础的作用机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控制是高速铁路设计和施工中所要考虑的主控因素,所以在大规模施工前,均应进行路基沉降观测,结合沉降观测数据进行路基沉降量预测。而路基沉降预测常用方法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的交叉运用,本文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对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预测的几个典型方法,主要有曲线法、灰色系统法、BP神经网络法和遗传算法。  相似文献   

10.
利用高等数学方法分析切线斜率的变化,结合房屋施工阶段的沉降观察数据,分析房屋沉降规律,总结出计算方法,预测房屋的沉降值,使房屋的最终沉降量得到有效的计算。  相似文献   

11.
对新建兴泉铁路黄塘车站挤密螺纹桩复合地基的桩、土沉降及应力进行监测,分析了路堤荷载下桩、土沉降及差异沉降变化规律,桩土应力比与差异沉降关系。结果表明:桩、土沉降及差异沉降均随路堤填土高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大;桩顶和桩间土应力随路堤填土高度的增加均不断增大,且桩顶应力大于桩间土应力;桩土应力比随着桩土差异沉降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最终趋于稳定。结合修正的Terzaghi土拱理论提出了简化桩土应力比随桩土差异沉降变化曲线。现场试验分析结果有助于完善挤密螺纹桩复合地基设计理论,为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传统桩基承载力低的问题,基于差异沉降控制优化设计桩基。分析桩基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桩基支承刚度设定误差高、桩基差异沉降大、桩基结构设计不合理,通过设定桩基支承刚度,控制桩基差异沉降,采用桩基塌孔承桩断裂结构,实现对桩基的优化设计。设计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桩基承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能够解决传统桩基承载力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工程实例,对由于降水等原因造成的地基承载力降低,易产生不均匀沉降而进行的桩底后注浆技术作了简要的介绍,并详细阐述了它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a semi-analytical method for the analysis of pile-supported embankments is proposed. The mathematic model describes the cooperative behavior of pile, pile cap, foundation soil, and embankment fills. Based on Terzaghi??s 1D consolidation theory of saturated soil, the consolid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is calculated. The embankments with two different types of piles: floating piles and end-bearing piles are investigated and discussed. The results of axial force and skin friction distributions along the pile and the settlements of pile-supported embankments are presented. It is found that it takes a longer time for soil consolidation in the embankment with floating piles, compared with the case using end-bearing piles. The differential settlement between the pile and surrounding soil at the pile top is larger for the embankment with end-bearing piles, compared with the case of floating piles.  相似文献   

15.
结合工程实践 ,分析有软弱下卧层的桩基不均匀沉降原因 ,论述焊接钢架在桩基补强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根据挤扩支盘桩的受力机理,应用荷载传递理论和分层总和法计算沉降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多支盘不等支臂钻孔灌注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软件,计算值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海积饱和软土地基处理实际工程中采用搅拌桩复合地基和堆载预压排水固结两种方法,进行技术与经济的优化设计分析,预测饱和软土固结度及其沉降特征。通过工程现场监测数据和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对比,验证理论分析成果和固结度计算以及沉降预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堆载预压和排水系统的有效结合,对处理沿海饱和软土地基具有良好效果,且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桥梁单桩沉降计算方法和各自的优缺点,并对单桩沉降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提出了建议,分析成果对进一步了解和促进单桩沉降计算方法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