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近代中国特殊的政治背景决定了近代报业的产生和发展,其新闻思想的演进也被打上了社会变迁的时代烙印。媒介(报刊)功能在不断变化的政治环境下,与政治舆论环境的建构有内在的一致性。本文通过研究梁启超在不同时期的新闻实践活动和新闻论著来对他的报刊角色观进行分析,并尝试总结梁启超报刊角色观演变的深层动因以及其对梁启超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莉 《新闻世界》2012,(4):152-153
作为中国近代卓越的报人和新闻理论家,梁启超在继承前人新闻理论的基础上,经过27年的办报实践形成了自己的新闻思想,具有较大的进步意义,对当时的报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学界关于梁启超新闻思想的研究已经硕果累累,但多从社会政治角度阐述。本文试图以民本观作为梁启超新闻思想的线索,具体从报刊功能观、自由主义新闻思想、新闻业务、"史家办报"思想四个方面来阐述梁启超的新闻思想中所体现的民本观,以体现其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情怀。  相似文献   

3.
刘珊珊 《历史档案》2012,(3):107-113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国家思想的最早探索者,他对"国家"一词的界定经历了戊戌时期、赴日初期及1903年后三次变化。这种变化既有梁启超的思想层面的原因,亦有当时的国际形势与中国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彭甜 《新闻世界》2010,(11):113-114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随着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及政局的变化,他的新闻传播思想也在实践中不断转变和发展,并对后世新闻传播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以梁启超所处的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为线索,以其新闻传播观念的嬗变为基础,从其报刊功能观、传播舆论观、传播技巧、传播关系观等方面来阐述他的新闻传播思想。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风云际会,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中国传统学术文化、西方先进科学文化和民主思想共存。学者梁启超,涉猎政治、历史、文学等各个领域,对法学也颇有研究,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法学思想,对中国近代法律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在中国民族危机、社会政治危机日益严重的历史条件下,鲜明地提出了法治思想。一、梁启超的法治思想梁启超作为法学家,对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发展史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最为突出一点就是在19-20世纪之交,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力量初步发展,民族危机、社会政治危机日益严重,西方法律文化广泛传…  相似文献   

6.
史正  闫婷婷 《新闻窗》2011,(6):115-116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不可遗失的一代丰碑,从戊戌变法一直到五四运动,他的新闻思想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无人可比。他有着改造社会,振兴国家的伟大抱负,作为新闻大家的他也是一个政治家。他的新闻思想超越了以前所有的简单的新闻运作,作为一个里程碑值得后人学习。  相似文献   

7.
黄团元 《新闻前哨》2009,(1):74-75,80
今年,是梁启超(1873--1929)逝世80周年。梁启超一生勤奋,各种著述达一千四百万字,在将近三十六年而政治活动又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他每年平均写作达三十九万字之多。梁启超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又是一位报刊活动家、新闻理论家。在他56岁的人生中,就有27年的新闻实践。他亲自创办、协助和支持过的报刊就有29家。为此,本刊特发表此文,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卓越的新闻工作者,"开民智"的新闻思想一直贯穿于其新闻事业的始终。但其"开民智"的新闻思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新闻实践的不断发展而演变。以戊戌变法为分界线,梁启超"开民智"新闻思想的侧重点由前期的"开风气"演变为后期的"倡民权",而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政治思想认知的不断更新。  相似文献   

9.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政治家,一个报业的开拓者。本文只打算简要地就他的新闻思想作一个较全面的评述。一、报刊使命自近代报业产生以来,各阶级、政党无不赋之以特定的使命。而这种使命也往往成为人们研究报纸倾向的重要依据。作为我国近代舆论界的先驱,梁启超赋予报刊的使命是什么呢?纵观梁启超的论述和实践,其核心就是以报纸为耳目为喉舌,通中外之故,通上下之情。梁启超认为,国家的强弱,“在于其通塞而  相似文献   

10.
孙珊珊 《新闻传播》2015,(2):104-105
梁启超一生参与、创办报刊17种,虽然他办报的原因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在长期从事办报活动的过程中,梁启超在吸取西方的办报经验的同时,不断的总结、反思,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新闻思想,并且得出较为完整新闻舆论体系,它打破了人们对报刊地位、责任的传统认识,为人们对舆论的认识,打开了新的视野,为中国新闻舆论观念的发展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活动家,也是近代中国图书馆学的奠基者,提倡广见闻而开风气,以启迪民智,振兴中华。梁启超的中国图书馆学思想来源于他对图书馆的实践活动和对中国国情的了解,他对图书馆学的贡献主要是创立了图书馆理论和对图书的辨伪、考订提出了一系列新见解,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建立了不朽的丰功。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较早介绍西方政党思想的政治家之一,他的政治活动主要体现为政党的组建工作。他既有对西方政党的介绍,也有学理上的阐述,其政党思想是中国民主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创新与贡献。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声名远播的学者和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新闻工作者。他的政治生涯和他的新闻活动特别是报刊活动紧密相连。他一生的政治活动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利用报刊进行舆论宣传,其宣传革命主张的主要途径便是报刊,在办报办刊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新闻传播思想:对报刊功能,新闻自由,舆论监督,报刊业务,读者意识,报刊自律以及报刊言论独立性都有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近代史上,王韬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时代,是他敏锐地意识到了中国要实行变法自强,救大厦于将倾。为实现其政治理想,王韬充分地认识到西方报刊在社会生活当中的积极作用,首创《循环日报》鼓吹变法,倡言政治、经济等,并论述现代报刊的作用。就新闻学领域来看,前人更多的是从新闻学的角度来研究王韬的,本文笔者试图从舆论学的角度对王韬新闻思想作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赵玉岗 《今传媒》2016,(12):146-147
作为近代报刊的集大成者,梁启超在办报实践上获得了非凡的成就,他所提出的办报的四原则理论、报刊的社会功能、新闻自由的相对论观点以及相对成熟的党报理论等新闻思想,对后世的新闻传播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拟通过对梁启超办报活动的探索,总结其新闻思想,为我国的新闻理论研究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卓越的报刊活动家和新闻理论家,他继承了早期维新派的办报主张并吸收借鉴西方新闻理论的成果加以发挥创造,形成了自己的新闻思想,达到了时代的最高水平.然而,梁启超把新闻自由和平等民权作为振兴国家的工具,对其作为具体的个人权利也很少提及,忽视了对新闻自由观念自身价值的合理性,因而,梁启超的新闻自由思想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刘莉 《新闻知识》2005,(1):49-51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卓越的报刊活动家和新闻理论家,他继承了早期维新派的办报主张并吸收借鉴西方新闻理论的成果加以发挥创造,形成了自己的新闻思想,达到了时代的最高水平。然而,梁启超把新闻自由和平等民权作为振兴国家的工具,对其作为具体的个人权利也很少提及,忽视了对新闻自由观念自身价值的合理性,因而,梁启超的新闻自由思想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占康 《新闻窗》2007,(3):86-87
梁启超是清末民初的著名报人、新闻理论家。从1895年到1922年,梁启超在近30年的办报实践活动中写下了许多新闻理论专著,他用富有创造性的思想和言论对近代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称之为“近代舆论骄子”。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影响广泛而深刻的人物——梁启超。从公车上书到百日维新,从戊戌政变到改良与革命的论战,从袁世凯上台到倒台,从护国运动到段祺瑞粉墨登场……,中国当时所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几乎都与梁启超的名字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他敢于冲破陈腐不堪的封建旧意识、旧观念,高唱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中的英勇斗士和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家,成为清末民初中国政坛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政客。他靠的乃是那支“常带感情”的巨笔和他亲手创办或积极支持的十七种报刊,以及他为之撰稿的其他众多报刊。这在中国新闻史上是少见的。当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在文献学、目录学及图书馆学领域也多有建树。梁启超有九个子女,在他的教育下,个个道德高尚,才华出众,后来都成为对国家有贡献的杰出人才。其中梁启超次女梁思庄先生致力于图书馆学研究与实践,成为著名的图书馆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