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表国家的专有词,"China,China's,Chinese及of China"都可以修饰名词,而其用法又各呈特色.本文将对它们用法之差异略做阐释。 首先我们对这四个词先做一下分析,China既可用作名词又可用作形容词,作名词时意为“中国”,作形容词时意为“中国的,中国产的”:Chinese同样既可用名词,又可用作形容词,作名词时意为“中国,中国语,汉语,中文”;集形容词意为“中国的.中国人。汉语的,中文的”:China's是China作名词时的所有格形式;of China是China作名词时与of构成的“of——结构”作名词的后置修饰浯,它们郎可以修饰名词.其用法主要有以下区别: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可充当主语、宾语、定语,却不能带宾语,不能用副词修饰、限制,也不能充当状语、补语等。但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却能带宾语,能受副词的修饰、限制,也能充当状语或直接用在动词后边作补语等等。这种文言名词活用的语言现象是文言实词活用中较复杂的一种。文言名词的活用,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谈谈文言名词活用的辨认。一、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辨认(一)句中没有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词组充当谓语,而是名词处在谓语位置上,即连用的名词构成主谓关系或动宾关系,这个处在谓语位置上的名词就活用作动词了。例如:  相似文献   

3.
which既可用作疑问代词,又可用作疑问形容词,用作代词时不仅指单数也能指复数,用作形容词时后可修饰单数名词也可修饰复数名词。例:  相似文献   

4.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观察,现代汉语指人名词通过隐喻、转喻、转指和类推等途径产生。这是从不同角度探讨指人名词的产生,不是严格分类。其中有的是新造词专门用作指人名词,有的是原有词的词义引申,指人的义项是后起的。隐喻、转喻、转指和类推等是比较普遍的语言规律,但在现代汉语指人名词中却表现得更丰富、更有特点,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1.travel,trip这两个词都表示“旅行”,但含义有所不同。travel可用作动词也可用作名词,用作名词时,通常指距离较远、时  相似文献   

6.
MIND用法聚焦     
mind是一个常用词,在初中英语教材中频繁出现,它既可用作名词,又可用作动词,同时中考也常常考到它的用法。下面就其用法归纳如下:[焦点一]用作名词用作名词时,mind主要有下列意思:  相似文献   

7.
汉语史上,"莫"具有名词、代词、副词三种词性。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墟甲骨文中"莫"用作时间名词;在上古汉语中"莫"主要用作否定性无定代词;在中古汉语中"莫"用作副词的用例明显增多,而且根据其在句中的不同作用,又细分为否定副词、劝戒副词、表揣测性疑问的语气副词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8.
mind用法聚焦     
mind是一个常用词,它既可用作名词,又可用作动词。下面就其用法归纳如下:[焦点一]用作名词用作名词时,mind主要有下列意思:1.头脑;精神;心神  相似文献   

9.
英语中,有些名词具有两面派的特点,它们既可以用作可数名词,又可以用作不可数名词,其表达的含义并不相同。例如:1.fish用作可数名词,指鱼的条数时单  相似文献   

10.
类指是自然语言中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也是语义学家、语用学家和科学家研究的课题.对于日语类指的表现形式,语言学界还没有定说.本文将类指成分纳入名词性成分的子系统,对类指成分在日语中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并和汉语中的一些情况进行了对比.日语中的光杆名词、名词性偏正短语和コソアド体系表示类指的情况与汉语中光杆名词、名词性偏正短语和"的"字结构中类指的表现形式有相通之处.而汉语中"这"/"那"+普通名词表示类指的形式则是汉语所特有的.体现了两种语言在类指表现形式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张媛媛 《文教资料》2014,(11):26-27
“同居”是现代汉语中比较常见的词语,早在先秦时期作为动词性短语使用,两汉时期逐渐用作法律名词,现代汉语中存在动词、名词两种用法。词义方面,秦汉时期,意义范围较宽泛,指具有血缘关系的人共同居住。后来,词义有所泛化,指一般性的共同居住。现代汉语中,词义逐渐缩小,特指异性男女的共同居住。  相似文献   

12.
1.travel,trip 这两个词都表示“旅行”,但含义有所不同。 travel可用作动词也可用作名词,用作名词时,通常指距离较远、时间较长的旅行或游历。当泛指旅行时,一般用作不可数名词,其前不能加不定冠词a。例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中日两国的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浩瀚的词汇中,无论是日语还是汉语,都有很多表人的名词。比如,日语中有"歌手""経営者""持ち主""登山客"等,汉语中有"科学家""记者""胖子""烟民"等。随着时代的变化,语言也在默默地变化,中日两国每年都会出现了大量新的词汇,特别是在新媒体中流传的语言,比如日语中的"プロい",汉语中的"粉丝"等。汉语学界对于汉语指人名词的研究比较多,日本学界对于日语指人名词的研究也不少,指人名词进行对比研究的论文却不多,从国内学术网站上搜查发现,对指人名词进行对比研究的大都集中在汉韩对比、汉俄对比,从日本学术网站搜查发现,对指人名词的研究集中在日英对比上,其代表是日本学者影山太郎的《形態論と意味》《名詞の意味と構文》著作中提及了指人名词、动作主名词的语义。笔者试图通过"—者"的指人名词的日汉对比,来丰富动作主名词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4.
动词具有名词功能,是汉语中的普遍现象,但是不能因此视为名词,而是动词的自身功能。合理的词性认定标准,应是语义句法共同参与。日语动词具有形态变化,句法成为词性认定标准,动词语义的名词非常普遍。现代汉语缺乏形态变化,动词除了用作谓语外,也可用作主语或宾语,还可以与名词构成名词短语。虽然动词句法功能超过名词,但这并非向名词转化或其从属。  相似文献   

15.
mind用法总结     
在初中英语中,mind是一个常用词,它既可用作名词,又可用作动词,同时中考也常常考到它的用法。下面将其在初中阶段的主要用法总结如下: 一、用作名词用作名词时,mind主要有下列意思: 1.头脑;精神;心神He has a scientific mind.他有科学的头脑。  相似文献   

16.
一、too much与much too too much一般用作形容词,后跟不可数名词,意为“太多(的)”。它也可用作副词短语,修饰动词。有时可用作名词短语,在句中作主语、表语或宾语。如: There is too much water on the floor.地板上有太多的水。(形容词)  相似文献   

17.
形容词的活用,一般是指形容词起动词和名词的语法作用。这种活用现象是有规律可寻的。形容词的活用,一般是指形容词起动词和名词的语法作用。这种活用现象是有规律可寻的. 一、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用作名词  相似文献   

18.
need是英语中常用的一个词,它既可用作及物动词、情态动词,也可用作名词。本文拟就其主要用法小结如下:一、用作及物动词,译为“需要、必要”之意,后面可接名词、代词、动词不定式或动名词作宾语。例如:  相似文献   

19.
汉语名词陈述化历史悠久,形式灵活。汉语名词陈述化是语言表达的客观需要:表意的需要和创新的需要。汉语名词陈述化的可能性是隐性语义的存在。汉语名词陈述化的实现方式是突显和转指,实现机制是转喻和意象图式等。  相似文献   

20.
英文字母“S”在汉语中有两种用法,一是以某汉语词拼音首字母的身份代替该汉语词出现于句中;二是直接以词的身份出现于句中。本文所讨论的字母词“S”指后一种用法。字母词“S”在汉语中用作名词和形容词,其形容词功能是由名词功能转变而来的。“S”成为汉语中的一个语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语言经济机制的作用贯穿始终。“S”的这种由字母成词的理据决定了它是颇具汉语特色的一个新词,是现代汉语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而创造出的一个新的字母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