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语文教材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极其丰富的美的内涵,生活是美的源泉,语文教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语文教学要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知美,用美的感情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让语文成为学生人生的心灵鸡汤。在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中,语文教师特别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相似文献   

2.
人性美,它包括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和人格美。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其中不乏蕴含着人性美的优秀作品,而语文教学活动常常包含着感悟、欣赏人性美的成分。因此,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性美的重要载体,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悟、欣赏人性美,升华人性美。  相似文献   

3.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一个“美”。中学语文课选编的文学作品,大都是“文质兼美”,适合语文教学的典范文章。它是熔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情感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文学作品。离开了美,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就像一张失血的脸,显得苍白而无生气。因此,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去发现美、[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要体现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晓春 《教育艺术》2004,(11):62-64
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语文世界的美包括形式和内容两大方面。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体现这两大方面的美,即进行审美教育,也叫美感教育,这对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健全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如何把语文教学与美育相结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挖掘教材所蕴含的美,如何带领学生进入美的圣殿,如何引导学生去感知汉语文字的形象美,领悟语言的音乐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欣赏结构的变化美,把握整体的风格美,及捕捉现  相似文献   

5.
许冰 《湖北教育》2004,(7):41-42
马克思指出:“文艺是依据美的法则而创造的。”语文教材中美的东西俯拾皆是,既包含着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美的类型,又有优美、壮美、悲剧美等美感形态。可以说,语文是“集各种美的形态之大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美的体系”。那么,如何发挥这些美的因素,使学生感受美、领悟美、焕发生命之美呢?无可置疑,教师应该在语文  相似文献   

6.
“美无处不在。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的这句话说出一个道理:虽然美是客观存在的。但美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是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意义重大。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通过教学活动进行的,教育学生怎样感知、理解、  相似文献   

7.
黄冬 《文教资料》2007,(36):104-105
从美学角度看,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语文教材具有独特的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的内容。无论从教学过程还是从教学方法看,都体现着评论美、意境美、结构美、风格美等等。如果教学得法,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便会迅速提高。语文教师应重视美育教学,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甘琼 《河南教育》2004,(6):25-25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包含了各种美,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作为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教学的有利条件,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进而提高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9.
林晓华 《考试周刊》2011,(11):53-54
"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道出了语文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任何艺术都是以创造美、表现美为目的的,都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建的。语文教学要重视审美教育,让学生在语文中发现美,进而能追求美。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分支,当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语文中审美教育的重任。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材由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组成,它们呈现出美的意境,反映了美的形象,提供了美的语言。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在引导学生倾心赏美上下功夫,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都有积极的意义。语文教学实践表明:美育的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丰富语文学习内涵,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文化的语文,是科学的语文,更是美妙的语文。语文,因它的文字鲜活而美,因它的内涵丰富而美,因它的创造体验而美……正如有人所说:语文是空中楼阁般的梦幻,是荡气回肠的美妙乐曲,是意蕴悠远的诗韵,是美神维纳斯断臂的浮想联翩……语文是一门美的学科,语文学习的主阵地——语文课堂就应该成为审美的课堂。  相似文献   

12.
现行语文教材大多数是文质兼美的佳作。这些文章无论是选材立意,还是谋篇布局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教学中注意读写结合,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祝建凤 《学语文》2004,(6):19-19
在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都应成为审美的主体,而语文教材本身应该是审美的客体。教师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着的大量的“美”的因素,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美学切入在教师身上的具体体现。语文教材中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体蕴藏着大量的“美”的因素,甚至许多议论文、应用文(如书信、广告、对联等),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本本身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丽世界,几乎涉及美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语文教学时时刻刻都离不开美。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领悟美、感受美。使他们展开联想、想象的翅膀,在美的各个领域徜徉、翱翔,感悟语言中所蕴含的情感、形象、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让学生去认识、发现、  相似文献   

15.
与书相伴     
生活中的美到处都有,而我们应该给孩子们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因为一个能感受美、尊重美、欣赏美的人才会是一个高素质的人,这样的人才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那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怎样用美来指导学生呢?  相似文献   

16.
“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美”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基础,讲出课文的“美”味来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基础,语文美是语文教学的追求,我们只有不断探索创新,才能把学生引导到更高、更美的境地。  相似文献   

17.
热烈奔放的激情美。“文章不是无情物。”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会饱含激情,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以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与思想上的共振,随其悲而悲,随其喜而喜。让教师情、学生情、教材情充盈于课堂。高度集中的内容美。语文教学因为受空间、时间和教学目的的限制,教学内容必须相对集中,教学结构要严谨,教学节奏要紧凑。一堂课落实多少“双基”,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都要清楚明了。灵动活泼的跳跃美。语文教学虽有很强的时空性,但并不是什么都要讲,都要学。应根据单元及课文教学要求,突出重点、难…  相似文献   

18.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语文教师在按照教学规律组织教学的同时,应注意将美学思想渗透其中,指导学生去感受美、判断美、创造美,不断提高鉴赏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给他们一双审美的眼睛呢?  相似文献   

19.
曾文峰 《教育探索》2000,(11):64-65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行之有效地渗透美育,是需要广大语文教师认真探讨的课题。  一、课堂环境的美育渗透  课堂是传播美、发现美、创造美的重要阵地。一个成功的课堂,本身就是美育的场所。  1.内容美中学各科教材,都以其特有的方式体现着真善美。语文课描绘的山川风物、五彩生活、英雄人物的精神、典型人物的性格……无不蕴藏着美的内涵。课堂上,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通过多种形式,把绚丽多彩的美传给学生。  2.教态美教态是教师性格、素质、修养的外在表现。课堂上,教师衣着整洁大方、仪态稳健端庄、举止文明典雅,就会缩小师生…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过程中处处蕴含着美,处处体现着美,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培养,同时更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而美育会使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巩固既得语文知识。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下面谈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现美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