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语篇语言学(textlinguistics)有了很大发展,西方学者纷纷把其理论引进翻译研究领域,这主要是因为当代语言学(尤其是语篇语言学)不再限定于研究语言本身,而是把视野扩大到语境和语言的交际功能;例如,语篇语言学把文本视为交际活动,而不是一串串定形的文字与结构,因此,探讨语篇语言学方法如何为翻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吴妮 《海外英语》2011,(12):202-203
20世纪90年代,受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的影响,许多西方语言学者把语篇分析理论引进翻译研究领域。这主要是因为语篇分析不再限于研究语言本身,而是把视野扩大到语境和语言的交际功能。文章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探讨语篇分析在翻译研究中的运用,并通过实例分析,说明语篇分析理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在翻译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基于语篇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语篇翻译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与传统翻译研究不同的是,语篇翻译不再限定于研究语言本身,而是把视野扩大到语篇的语境和交际功能。本文重点讨论了语境因素,即“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对语篇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语言功能为标准划分语篇类型,然后确定翻译方法,对翻译研究与实践具有重大意义,但学者们对法律语篇的功能定位并不一致。本文从法理学出发,在功能语言学语篇理论的指导下,得出了法律语篇以劝诱/规范为整体功能,语篇局部层级具有信息功能和规范功能,并且局部功能为整体功能服务的结论,进而对法律翻译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语篇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提出了语篇翻译是译者把负载着文化信息的原语语篇进行加工处理,然后转换成译语语篇的形式,从而完成文化移植的过程的观点。本文探讨了翻译研究的语篇语言学方法重视的是语篇分析和语用意义,不再限定于研究语言本身,而是把视野扩大到语境和语言的交际功能,即在英汉不同文化背后所折射出的不同方面对语篇翻译的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6.
荣子英 《考试周刊》2014,(62):27-28
基于语篇语言学的语篇翻译为翻译研究开拓了新途径,语篇翻译把语篇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不再仅仅拘泥于语言形式。本文旨在探讨语篇和语境两个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强调译者在语篇翻译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语篇翻译     
系统功能语言学为语篇翻译提供了语言学的理论基础,衔接,连贯,主位,述位等概念被广泛的用于语篇翻译中.除了在语域的领域内研究语篇翻译外,也有学者从语用和文化的领域对语篇翻译做进一步的探讨.当然,语篇翻译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也给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语篇功能分析法对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别》一诗及英译文进行分析,说明翻译过程中考虑语篇功能的重要性。用功能语言学的分析框架来描述诗歌及其译文,这样可以检验功能语言学在语篇分析和翻译研究方面的可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语篇分析作为语言学中的一个流派,与翻译密切相关,并对翻译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熟悉语篇知识,掌握语篇分析方法,将相关理论应用于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将对提高翻译质量和水平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社会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研究,语域理论尤其是它的三个变项的属性、功能和应用范围决定了它在语篇分析中的重要性。同时,语域与语场、语旨和语式之间也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只有把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分析结合起来,才能得到语篇的“语境意义”。  相似文献   

11.
依据语篇分析理论,以语篇衔接分析为切入点,论述翻译必须考虑语篇的整体性,才能使译文文字通顺,主题突出,从而更加准确地传送出原文信息,表现出原文风貌。  相似文献   

12.
中式菜肴简介英译的原则应当首要考虑目标语文化中菜肴简介在内容、句法结构和词汇上的特点,对未适应目标语文化的源语文本成分进行修改或删减处理,使译文最大程度地在目标语文化中重现源语语言文化所提供的菜肴简介信息。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笔者从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有 一个欧洲国家的女王前往美国访问,到达芝加哥时,人 们以接待君主的隆重礼仪表示欢迎,一切顺利。访问 圆满结束,女王一行即将离开,芝加哥市举行了欢送仪 式。市长在仪式上对女王说:Th“next tim”you“om“, bdng th。kids a  相似文献   

14.
语篇翻译过程是语篇逻辑语义功能等同性的构建过程。英汉翻译过程中语篇逻辑语义功能的等同性构建及其体现形式存在差异。无论直译或意译,原语篇的逻辑语义功能应在目标语篇中加以体现,以此保持语篇逻辑语义功能的等同性。  相似文献   

15.
翻译单位是翻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对象,对翻译单位的界定不应该只拘泥于原文语言这个层面。翻译单位的研究应该结合人类的认知,即应该把笔译释意理论中的意义单位作为翻译单位。意义单位是字词语义与认知补充的结合体,将意义单位作为翻译单位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文化缺省是诗歌翻译中常见的问题。诗歌翻译的特点决定了在译文中对文化缺省进行补偿的重要性。关联理论提供了一种处理文化缺省问题的途径,即:翻译应该遵循最佳关联原则。直接翻译是由Gutt提出的如何有效地传达原文信息的一种翻译理念。通过找出原文中的语义、句法和语音交际线索,译者可以在遵循最佳关联原则的基础上对原文中的文化缺省进行补偿,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诗歌原文本的特征,解决诗歌原文中文化缺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读者角度看翻译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翻译标准问题是翻译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在确定翻译标准时,应该考虑到读者的因素。针对不同的读者,可采取不同的翻译标准,因此,翻译标准是动态的、多元的。  相似文献   

18.
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是一个动态的明示推理认知过程。将关联理论运用到大学公共英语翻译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培养学生注重认知语境的分析,明确原文作者真正的交际意图,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翻译兴趣和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9.
"红色"陕北民歌是革命历史时期所产生的民歌,具有革命性、纪实性、口语化等特点,这些特点及陕北民歌歌唱的特性决定了在翻译"红色"陕北民歌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语义上力求忠实于原文,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译文音节数尽量等于或少于原文;译文语言力求口语化。用这三个原则分析对比《东方红》两个英译本,可以看出以上原则在两个译本中都有所体现,从而印证了三原则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在"语言反映存在"的认识基础上产生的翻译观基本都是寻求译文与原文的对等,而后期人们对于语言的本质展开了更为深入的讨论,"语言就是存在",而不再是人认识世界的理性工具,传统理论中原文与译文的关系遭到了颠覆,人们开始怀疑语言是否有确定的指称,是否能在译语中实现对等,是否能完全理解文本原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