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同理,无“巧”不成课。1.巧导入导语是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开始,是调节学生心理状态、集中注意力、激发兴趣的首要手段。恰当的导入,在教材的章节之间、层次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使课堂一开始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将学生紧紧吸住。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灵活采用。  相似文献   

2.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不难发现已形成了"无图不成题、有题必有图"的命题风格。高中地理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图表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通过地理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读图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对传统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地理课堂上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果是我们一线地理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良好的导入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1·教具导入。初中学生,其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太强,教师很有必要引导他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水平。而教具的应用,就是一种很好的手段,且学生对直观教具非常感兴趣,一幅挂图,一个投影片,一个模型都能引起学生的惊奇、感叹。利用教具导入,能从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富有吸引力的直观现象,从而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2.实验导入。其主要任务是在学习者…  相似文献   

4.
初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有很多,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改革、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使自己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常教常新,使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那么,如何做到高效课堂的构建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创设良好的地理课堂教学情境1.精心设计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在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停留在课前某些活动的刺激上,头脑里还有兴奋的余波,这时教师应迅速组织好教学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到课堂上来。新颖别致的课堂导入设计,容易引起学生对新知识  相似文献   

5.
地理学课程是一门容易使人感到枯燥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地理教师应遵循学科特征和高职学生认识规律,突出高职教育"做中学、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把地理课变成学生喜爱的学科,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文章结合高职地理教学实践,介绍了多种"激趣"手段,如精心设计导入、运用多种手段组织课堂教学、以实践引导课外活动、实施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等。  相似文献   

6.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主要是地理概念、地理事象的成因和地理原理等内容,这些知识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联想能力的要求较高。针对地理学科内容相对繁杂的特点,教师应结合教学实践寻找突破难点之"巧"法,充分挖掘学生认知潜力,从而解除疑惑,破解难点之"难"。  相似文献   

7.
秦国庆 《考试周刊》2013,(43):140-141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不仅涉及的知识面广,空间性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普遍感觉比较困难,而且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感觉课堂时间不够,总怕完不成教学任务,显得很忙碌。因此,改变传统地理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手段,有效组织教学,提高地理教学效率,让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主动研究地理,是教师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地理教师应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创造性地使用地理教材,或引用歌谣谚语,巧借古诗文,穿插趣味故事,或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技术,或结合身边地理现象,或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把死课本变成"活"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喜爱地理课,爱好地理学科.  相似文献   

9.
导入是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导入环节,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从而为接下来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所裨益。作者结合地理课堂教学实践,列举了几种地理课堂上常见的导入方式,希望有效增强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教师在七年级《人文地理》课堂教学中开展视频导入、图像导入、音乐导入、故事导入、设问导入、情境导入等多种导入方式,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喜欢上地理学科,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教育家罗伯特·特拉弗斯有句名言:"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一节课上的好坏,教学效果显著不显著,最根本的是教师要有积极的、恰当的可以使学生精力集中的引导艺术。地理教师只有不断钻研专业知识,提高艺术修养,讲究地理教学艺术,才能使学生爱学、好学、乐学,从而培养学生地理能力,发展地理素质,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一、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艺术导入是一门艺术,导入的设计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是课堂教学的前奏,一个良好的开端是课堂教学的成功保证。新课导言应生动形象、精练  相似文献   

12.
以生为本是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显著特点。以往的地理课堂,教师多采用讲解传授的方法,学生的积极性长期被压抑。由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课堂教学实效性不高。基于此,本文以新课改为背景,立足学生长远发展,结合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实例,深入分析如何优化课堂教法。一、优化导入方法,诱发地理学习兴趣以往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的导入方法较为单一、枯燥,因而没有达到激趣生疑的效果。导入作为最开始的课堂环节,其地位不言而喻。因此,优化地理导入方  相似文献   

13.
探讨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巧借诗词名句导入新课、阐述教学重难点、体现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并提出运用诗词名句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图中包藏了众多的显性和隐性地理知识,它是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在近年的高考中,地理考试"无图不成题"。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及时对读图规律和方法进行归纳,掌握读图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5.
童旭峰 《考试周刊》2013,(66):149-149
<正>地理学科在初中阶段属于会考科目,普通中学大都不太重视地理学科教学。作为地理教师,我们绝不能放弃,应该做好分内工作,不但要把地理教学搞好,而且要把地理变成学生真心喜欢的一门学科。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呢?以下我谈谈看法。一、精心设计导入,创设问题情境新颖别致的课堂导入设计,容易激发学生对新内容的兴趣,从而将学生尽快引入新的教学情境中,提高学习效率。导入是创设地理教学情境的重要措施之一。如在讲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气候》一节时,我首先讲了一个故事让学生思考:"7月底,美国的青年学生Tom孤身一人从晴空万里的洛杉矶来  相似文献   

16.
钱云相 《考试周刊》2009,(2):200-201
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表面上是“探究活动课”、“研究型学习”,本质却沿用传统一般“问答式”、“填鸭式”教学方法,甚至有的束缚于教材,使本应多彩的课堂教学变得那样沉静。这些给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带来严重影响。本文指出,中学地理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活用教材,巧选教法,转变教学观念,营造课堂氛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一、让地图"活"起来 1.图文结合 地理教材的鲜明特点是地理知识图像化,图像系统是地理教材重要的有机组成,地图及各种地理图像形象生动且比较准确地传输大量的地理信息.有些地理知识,如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等,必须借助地图来表示;有些地理知识,如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及地理过程等通过设计合理的示意图一目了然.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将课本的文字系统与图像信息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地图构建空间概念、理解地理概念、把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学生习惯于利用地图进行综合分析,做到图文互动,答疑解惑.  相似文献   

18.
学生在进入初中教育之后,便会开始接触一些"新鲜"的科目,地理便是其中之一。大多数初中生都抱有环游世界、走遍天下的理想,地理课程是对世界范围内的人文、自然地理进行分析介绍的课程,宏远的理想抱负可为开展有效的地理教学提供情感助力,地理学习又可让初中生提前了解外界的美好。那么,教师应如何通过保证初中生这种好奇心来促进地理教学提高有效性?本文便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引入微课,可以明确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位置,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微课可解释重难点、导入新知识、复习已学知识、整合基本技能、渗透情感、提高解题能力等。  相似文献   

20.
左艳春 《新疆教育》2013,(16):57-57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对新课导入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好地符合新课程标准,更好地适应新教材,是广大教师努力探索和改进的一个方面。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课堂导入环节设计问题进行探讨,阐述地理课堂导入环节经常采用的一些技巧,做好课堂导入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切实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