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焦点事件     
1.世界面前“耍一回”——上海大师杯赛永载史册 2001年7月6日是“大师杯赛”正式走进中国的日子,这一天ATP官方宣布2002年大师杯赛将在上海举行,上海便是继里斯本和悉尼之后,第3个获得大师杯赛主办权的城市,同时,大师杯赛也首次驻足亚洲,标志着大师杯赛成为了世界性的盛典。 2002年11月12~17日上海的每个角落都充满着大师杯的气氛,世界男子网坛的顶极大师们、世界网坛官员们、世界体育媒体们、世界网球迷们齐聚一  相似文献   

2.
《网球》2007,(11)
1制造第一印象大师杯虽然前前后后大约9天的时间,但是大明星们通常会提前几天到达,所以想追星,要从大师们"落地"那一刻开始。过去几年,不少球迷都去浦东  相似文献   

3.
网历     
2.22大师赛ATP 主席德·维利尔斯日前宣布,2009年ATP 将作一系列重大变革,其中包括被称为"超九赛事"的 ATP 大师系列赛减少为8项,并确保其中一站设在中国。相应地,原本在上海举行的年终大师杯也正式确定2009年被转移到欧洲。在德·维利尔斯的计划中,从2009年开始,ATP 赛事将被划分为4个等级:四大满贯、8站大师赛、10项精选赛事以及普通巡回赛。其中,在第4个等级的赛事,也就是普通巡回赛中,球迷们将无法看到顶尖球员们参赛的身影,顶尖球员们减少参赛数量的意愿届时将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上海铁杆网球迷宣建新,人称"老宣",今年49岁,是冠捷科技公司的经理。2002大师杯赛登陆上海滩时,"老宣"以铁杆球迷的身份观战,所有比赛一场不落,得到 N 多大师的签名。2005年"老宣"携公司同人进驻大师杯赛赛场,凭借赛事显示器供应商的身份零距离亲密接触诸位大师及其眷属。至今,"老宣"已收藏大师杯赛纪念品及大师签名逾百,而且他还是2005及2006两届赛事首张入场券的拥有者。据悉,2006年,"老宣"即将加入志愿者行列,可以说是沪上大师杯赛的"头牌发烧友"。因此,本刊特辟专题,请"老宣"给球迷同道们白话白话他亲见亲历的关于各位大师的奇闻趣事,作为大师杯赛观战前的热身指南。  相似文献   

5.
两个火箭     
两个火箭,一个是休斯敦火箭队,虽然是支远在万里之外的 NBA 球队,但以收视率衡量,已经被当做是中国球迷的"主队",这全因为姚明。还有一个火箭,斯诺克大师奥沙利文,在安静的球台边,他因出杆速度飞快而被称为"火箭",至今保持着世界上单杆满分最快的纪录——147分只用了5分20秒。两个火箭近来状态都不错,对于中国球迷来说,感受却大相径庭。摩拳擦掌的休斯敦火箭队要在季后赛大干一场,其中最乐观的预言是他们将在总决赛中击败骑士队而夺冠,这样的状态支撑兴奋的中国球迷,收视率  相似文献   

6.
漫画专区     
我们的超级漫画连载大师——王嵩小朋友的《球迷之家6》又如期地与广大球迷爱好者们见面了。内容与暑期相结合,对于那些放假了又没有事情做的同学们来说很有启发。不妨也约上几个好友来场酣畅淋漓的篮球比赛吧,保证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王嵩:"祝愿夏安!愉快!"  相似文献   

7.
智利人冈萨雷斯以一个漂亮的剿"费"战开场,西班牙人费雷尔用惊人的四连胜强势闯进决赛,3号种子乔科维奇则交出略显"耻辱"的三战皆墨的成绩单……冷门,一度成为上海大师杯的主题,但终究不可能成为主旋律。倘徉于大师杯的台前幕后,你会发现,抛开冷门,可以贯穿始终的精彩实在太多,费德勒的强势、兵马俑的厚重、球迷们的疯狂……都可以用镜头捕捉。本刊记者用最现场的视角为球迷们送出独家大师专访的同时,也将一个个或精彩或冷峻的故事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8.
网历     
樊人 《网球天地》2008,(9):18-19
马德里大师赛上,身材热辣、脸蛋甜美、着装前卫的美女球童一直是个大卖点,球迷们在欣赏网球大师精彩献艺的同时,还能领略美女风情。如今,新一轮的美女球童遴选又在马德里开始了。  相似文献   

9.
每年澳网、温网,球迷们的装容都是大满贯的一种象征。他们用尽新颖夺目的办法把自己打扮成球场上最亮的明星,不仅能博得球星的目光,也赢得了全世界的目光。中国网球公开赛、广州女子网球公开赛以及上海大师杯赛将迎来世界级球星的光顾,虽然这些赛事同历史悠久的大满贯相比还需要更多时间的积淀,但球迷们倒可以紧跟“潮流”,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大满贯”品质的粉丝。  相似文献   

10.
大师杯攻略     
《网球》2007,(11)
上海旗忠森林体育城网球中心,大师杯赛场的正式名称;闵行区元江路5500号,旗忠的具体地址。然而,当你翻开上海地图,想查看一下大师杯赛场的确切方位时,很遗憾,你在众横交错的上海城区街道之间将无法寻觅到它的踪迹。经这么一描述,你应该知道大师杯赛场的偏远程度了吧?由于远离城区,必然给球迷们观看大师杯带来不便,而对于外地来沪的球迷,初到上海滩,人生地不熟,可以说衣食住行都会受到这个因素的影响。为了让球迷们的大师杯之旅开心、顺心,本刊记者在大师杯即将开赛之际,特意造访上海,为球迷们观赛提前探探路。  相似文献   

11.
上海大师杯赛已经近在眼前,读文章的时候你一定在打点行装、安排自己的大师杯赛之旅,我们也为球迷们体贴考虑, 奉上精心策划的大师杯赛地图。  相似文献   

12.
当中国球迷热烈迎回32岁的孔卡本赛季回归中超赛场的时候,比他年长一岁的另一位中场大师米西莫维奇,却在2015年3月3日选择了退役。然而,作为中超助攻王的米西退役的消息并没有在球迷们中掀起轩然大波。显然,贵州人和的关注度实在不高,当球迷媒体都在疯狂热炒中超新赛季的军备竞赛的时候,这个消息显然不够吸引眼球。起步米西是上世纪60年代移民德国的波黑塞族人,因此,米西从小就出生在慕尼  相似文献   

13.
三颗幽  阿漆 《网球天地》2009,(11):56-58
2009年对于中国网球公开赛和上海ATP1000大师赛来说同是“开端”之年,“皇冠元年”和“大师元年”将中国赛季在世界网坛的地位拔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早已习惯享受网球盛宴的球迷们来说.今年既是一次传统习惯的延续,又有太多新鲜感可以大肆寻觅。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网球天地》2010,(12):12-12
一切都没变 在温暖的南方缩着,没能前往北京和上海目睹网球大师们的风采,不过守着电视机几乎看全了中网和大师赛的比赛。对照最新世界排名,世界第三拿下北京的比赛,世界第四称雄上海——貌似是球迷们期待已久的结局,四大天王终于找到了互相钳制的平衡点。但这就是结局吗?  相似文献   

15.
《网球》2007,(12)
2007年11月11日下午,上海大师杯开赛之际,被公认为"全球ACE球大师"的克罗地亚名将柳比西奇受HEAD与李宁的联合邀请,亮相上海大师杯赞助商展台,为在场的球迷们带来了他亲笔签名的海报,并热忱地回答了现场诸多网球爱好者和媒体朋友的提问。柳比西奇表示,这次在上海和球迷的互动活动,让他有机会和中国网球爱好者近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这使他感到很新鲜,也很兴奋。  相似文献   

16.
《网球》2008,(11):34-35
2008上海大师杯,是中国奥运年的最后一项体育盛事。虽然官方用了"‘绝’战上海"这样的宣传字眼,但无论球迷还是赛事组织者,都没有沮丧的情绪,大师杯在上海画上了句号,但大师赛的大幕又将开启……  相似文献   

17.
孙文涛 《网球天地》2009,(11):36-39
中国球迷可能从没有想过,有一天可以和如此多的顶尖大师们轻易地零距离接触。ATP1000赛让梦想成真,亚洲网坛名副其实的王者赛事,再也无出其右。抱着纳达尔、罗迪克、乔科维奇、达维登科们一通“狂吻”——这是中国人的专属权利。  相似文献   

18.
走向大师杯     
每年的这个时候,总会是 ATP 大师杯赛最后几个参赛名额争夺最激烈的时刻。像大满贯得主和大师系列赛冠军这样的"贵族"自是无须操心,但帝王阴影下的"平民"们却必须利用低级别赛事努力挣得积分,并在一年的收官阶段做最后的冲刺和搏杀。此时,冠军积分390-420这个区间充满扑朔迷离的气息,伤病也往往成为变数中潜伏的重要一环。谁能化茧成蝶,是大师杯前球迷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追逐黑曼巴     
徐鑫  李慧男 《当代体育》2011,(30):74-81
我不得不遗憾地告知各位科黑和任何其他球星的球迷们:在中国,科比·布莱恩特仍然是最受欢迎的NBA球员。2011年夏天,三天三座城市的球迷见面会,让我们再次见识到了黑曼巴注入中国球迷心中的"毒药"是多么不可治愈。今年是科比首次中国行之后的第十年,与以往每次都不同的是,这一次的科比身上没有带着任何个人荣誉,但他在中国球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丝毫没有受到动摇。三天的行程,我们追逐着黑曼巴的中国行,感受着他带来的疯狂。  相似文献   

20.
一部武侠传奇,一部人间喜剧。CBA第十年的"生日会"上,中国蓝球侠客们为球迷奉上了一道全明星大餐,从包装的形式到演出的内容,都深深焰上了中国特色,具有地道的"中国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