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喻具有认识论意义上的价值,首先在于它具有一种语言的模糊功能。提喻的模糊性与其清晰性是紧密相关的。提喻的认知是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其认知作用主要体现在"侧面表述"上。提喻的"侧面的概念化"的特点保证了提喻表述的生动性和概括性。  相似文献   

2.
提喻是英语中的一种重要修辞表达方武。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认知语言学的出现重新诠释了隐喻和转喻概念,指出隐喻和转喻不仅仅是修辞手段,更重要的是认知方式。提喻也曾被认为是转哈的一部分。因此也是一种认知方武。提喻对英语词义的转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一、借喻与提喻 这借喻Metonymy与提喻Synecdoche,这两种辞格都是以甲物代乙物,它们如此相近,有的修辞专家把提喻划为借喻或不提及提喻,如在潘绍嶂教授编著的1998年出版的《英语修辞与写作》中,没有提及提喻Synecdoche。另外,对于Metonymy借喻和Synecdoche提喻中某些内容的归属问题,研究修辞格的专家,也是各持己见,但都一致把整体代部分或部分代整体归属于提喻Synecdoche,所以可以肯定地说,两者都是以甲物代乙物,但以整体代部分或以部分代整代都归属于提喻Synecdoche。  相似文献   

4.
黄曼 《文教资料》2013,(19):32-33
提喻是众多设喻修辞手段中的一种,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对英汉词汇中的提喻习语进行了研究,并辅以实际英汉语料进行对比说明。  相似文献   

5.
提喻能从表面的视觉提高到深刻的洞察,提喻具有言近意远,知微见,举一反三的认识论价值,同时蕴涵感情宣泄的功能。作为一种极其普遍而又具有相当语言魅力的修辞形式,提喻应当得到清晰的梳理与缜密的分析,同时应当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加深对提喻的认识与使用。以达到更加恰当贴切的语言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区分"部分-整体关系"与"种属关系"的基础上,厘清了提喻的本质,明确了其表现形式,肯定了其认知作用,认为提喻不同于换喻;从认知的角度来看,提喻是一种基于语义包含关系、包容性更广和包容性稍窄的范畴之间的概念转换,表现为以种代属或以属代种。其认知作用主要是通过概念转换,扩大或缩小认知范畴。  相似文献   

7.
提喻和换喻是两种十分相近的修辞格.它与换喻一起相当于汉语的修辞格"借代".由于两者间存在一定的共性,很容易为读者所混淆.本文为了使读者对提喻有更好的了解,单独把提喻列举出来,和大家共同商讨.  相似文献   

8.
之前的研究常常将提喻归于转喻之下,这样不能够十分恰当地解释一些问题,即把提喻和转喻作出一些基本的区分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转喻和提喻。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有关人体部位的提喻进行分析,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突显观和体验观来分别解释人体部位提喻的生成机制和得以经久不衰的基础,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提喻。  相似文献   

9.
英语中的借代和提喻是英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两种修辞格。文章从借代和提喻的基本概念 ,常见的表现形式及修辞效果 ,与其它类似修辞格的差异等几方面 ,对两者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语言学界,学者一般将提喻归于转喻来讨论,而对提喻的单独分析和研究却是凤毛麟角。即使是以往有关提喻的研究也多是停留在修辞学层面,涉及其深刻的哲学和语言学意义的也不多。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提喻有一定的生成理据和工作机制。笔者认为,提喻不仅仅是纯粹的语言现象,而且是一个认知现象,是思维和认知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