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崔冬梅 《考试周刊》2012,(51):33-33
广告作为一种符号现象,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符号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为研究广告这一符号现象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广告的发展也体现了语言符号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翻译的过程是解释符号意义的过程,莫里斯的符号学意义理论为广告翻译中语言符号的三种意义转换提供了理论前提。由于中西广告语言自身的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很多时候这三种意义不能同时再现。因此,译者应最大限度地再现广告的主要意义和功能,实现有效的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3.
广告符号学是以研究广告本体为目的,从分析广告文本入手,将整个广告文本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并运用符号学的方法来研究这一系统在传播中的意义及带给消费者情感体验的一门学科。本文立足于广告符号学理论基础上,对广告创意本体、过程及方法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广告创意的符号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符号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开端通常是以瑞士语言学家费迪南·德·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为标志的,而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皮尔斯的符号学思想则加速了符号学的形成。经过众多学者的努力,符号学的影响越来越大,它的研究范围也已从当初的纯语言符号向泛符号方向扩展,并提出了“一切都是符号”的观点。在这种符号观指导下,我们把充斥在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广告视为一种符号系统,  相似文献   

5.
试谈广告的符号学体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告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广告符号是符号系统中重要的一类。广告之所以是一种符号现象,是因为广告在完成自身传播经济信息的同时,积极地体现了文化内涵,反映了政治经济现象及社会的新动向,并重构着符号秩序。符号学作为新兴的学科,为研究广告这一符号现象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广告的创作本身也体现了对于语言及非语言符号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广告与符号学联系紧密,广告本身就是一种符号系统,借助多种多样的能指形式,如文字、图像、影像等物质媒介来传递广告主的意愿。以雪碧品牌广告为例,从符号学角度探究品牌广告是如何运用各种符号来实现意义的传播,完成广告神话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从符号学角度审视电视广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功的广告创意应该使该广告成为标志某一产品个性的符号。在现代社会,商品竞争日益激烈,广告事业不断发展,利用符号学知识进行广告创意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当代社会最活跃的消费文本之一,电视广告自然也倍受学者们的关注。本文结合对符号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的符号学家索绪尔、皮尔士、雅各布森、巴尔特等人提出的一些基本理论,包括能指与所指、组合与系统、外延与内涵、隐喻和转喻,分析了维系电视广告秩序的各个符号元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组合效果和受众可能对广告符号的理解以及广告符号将会对受众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巴特的符号学注重意义的产生过程,即意指过程。为描述意义的形成过程,巴特在索绪尔和叶姆斯列夫的语言符号理论基础之上建立了符号的二级意指系统。在巴特的二级意指系统中,能指并不因为找到了所指而停止了意指活动.而是与所指一起向一个更大、更新的符号的构成因素——能指转化,使第二性符号系统能从语言结构以外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得到新的意义。这个系统对社会新闻、照片、广告等符号背后的社会意义解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依据巴特的符号学理论,主要从符号意指实践的理论基础、意义来源及其指导意义三方面来探究巴特视角下的符号意指过程。  相似文献   

9.
罗兰·巴特符号学视角下的符号意指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特的符号学注重意义的产生过程,即意指过程.为描述意义的形成过程,巴特在索绪尔和叶姆斯列夫的语言符号理论基础之上建立了符号的二级意指系统.在巴特的二级意指系统中,能指并不因为找到了所指而停止了意指活动,而是与所指一起向一个更大、更新的符号的构成因素--能指转化,使第二性符号系统能从语言结构以外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得到新的意义.这个系统对社会新闻、照片、广告等符号背后的社会意义解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依据巴特的符号学理论,主要从符号意指实践的理论基础、意义来源及其指导意义三方面来探究巴特视角下的符号意指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从符号学看广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告语言是符号系统中重要的一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告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广告在完成自身传播经济信息的同时,既体现了文化内涵,又反映了政治经济现象及社会的新动向。符号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为研究广告这一符号现象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广告的发展也体现了对于语言符号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巵言"既是《庄子》思想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庄子》言说方式的重要表现手法。在《庄子·寓言》中,"巵言"之义多由"巵"之义引申而来。历代关于"巵言"义的解说可归结为两个方面:因"巵"声求"巵言"义;由"巵"义得"巵言"义。其中有确切结论,也有附会之说。经考释可知:"巵言"义应由"巵"的"圆(酒)器"及"欹器"之义综合引申而得。  相似文献   

12.
广告创意是广告创作的灵魂,广告翻译是用目的语对原广告信息的重新组合和对原创意的一次创新。广告创意必须具有相关性、原创性、震撼性、简洁性与合法合规性。广告翻译创新必须立足于突出广告的功能,对原广告的文字、语句和创意进行加工改造,使所译广告符合目的受众的文化习惯和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13.
杜志勇 《安顺学院学报》2012,(2):109-111,136
《汉书艺文志举例》是清末民初著名学者孙德谦的重要著述,关于其成书,向无论述,《汉志艺文略》一文所论与《汉书艺文志举例》相仿,经详细比对发现《汉志艺文略》乃是《汉书艺文志举例》的最初之稿。  相似文献   

14.
为吸引大众的眼球,广告中的“性”元素越来越明显,渐渐成为诠释创意、宣传商品的主角。性感广告往往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可以传达一种切合现代情调的品牌理念,达蓟吸引消费者注意、传达广告信息的最终目的。在充满“性”元素的广告世界中不乏一些精品,但是一味突出“性”的广告也不少。所以,对于“性”元素在广告中的运用需要加以适当引导,应坚持健康、艺术的原则,与广告产品相关联,使之不低俗却让人记忆深刻。  相似文献   

15.
"桃之夭夭"与"逃之夭夭"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其义也不难理解。但从"桃之夭夭"到"逃之夭夭",中间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产生这种变化的内在机制是怎样的,却很少有人论及,本文试从汉民族心理的角度探讨其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部分,早在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并在以后持续不断的发展,我们通过古书记载便可以看出其大致发展历程。《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图书目录,是现存最早的六部分类史志目录;《隋书·经籍志》则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四部分类目录,奠定了四分法的基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则是集大成之作,任何一本书的产生都尤其深刻的社会背景,而这两本书中都收集有涉及中医的书目,通过其中所收录的书目及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体现我国中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涉及“脂批”的红楼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是:应澄清所谓“脂批”中,哪些是后人之作或辨别何者确是当时人之“脂批”.把不属“脂批”者排除后再考虑是否批者和作者看法一致,才是判断“脂批”价值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建华 《丽水学院学报》2007,29(4):28-30,92
在分析"子"的"时"的含义的基础上,对《日知录》中的一处看法提出了商榷意见;并在汉语历时词汇学的启发下,分析认为:现代汉语的"日子"乃历时上并列短语"日子"通过词汇化降格而来."日子"词汇化的环境和条件为:"日子"作为短语和词之间具有衍生关系,魏晋以降词缀"子"的成熟以及"词根 子(词缀)"这一强势结构对相关词的类化作用;结果:"日子"至宋代就完成了由短语至词的降格,具备了现代汉语"日子"的结构、意义及用法,从而也使人误以为"日子"在历时层面上就是附加式构词.  相似文献   

19.
戴震在其思考中表达了对作为意识形态的程朱理学的反抗以及对个体生命深切的关怀,本文试图通过对"以情挈情"的分析,去感受与揭示处于"前近代"中的儒者在面对道德上自我主宰与政治上个人绝对不受侵犯的纠缠时所作的应对。  相似文献   

20.
《致云雀》是雪莱名作之一,已被多位译者译成中文。译者在诗歌翻译中作用至关重要。本文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对查良铮和江枫译《致云雀》进行比较,分析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及其对译文的影响。通过比较,以期为今后雪莱诗歌的汉译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