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华民族素以其传统美德著称于世。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作出了非凡的贡献。传统的伦理道德是先哲们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的总结和对我们民族道德理想的提炼。它对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它哺育了伟大的中华儿女,使华夏文明放射出灿烂之光。社会主义道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凭空杜撰的。它必须建立在中国固有的优秀传统道德坚实深厚的基础之上,并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江泽民同志说:“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高尚精神就是指我们党的崇高理想信念,优…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形成了独特的西南联大精神文化,这种精神文化直观表现为高等教育管理的新模式,多元共享的学术自由发展以及师生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西南联大精神之形成,与其南渡西迁后民族复兴精神的转向密不可分。大学精神的重构与恢复,教授们恶劣环境下的坚忍并寻求自强自立的品格,青年学子的刻苦攻读、奋发抗战到投笔从戎,这些都折射出多元的、复杂的时代诉求。其中的知识分子独立文化品格的张扬,是以民族复兴精神为基点,又是以民族复兴精神的彻底转向为终点。西南联大民族复兴精神的转向,突显出特殊时代环境下知识分子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3.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之中,以记载人类前行足迹的历史资料、文化经典、文学作品和中华文化人格为载体,塑造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党的十六大报告号召: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如何结合理工科学校的实际情况,探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依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及逻辑分析法对武术精神内涵的历史局限性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武术精神,即:"武德"是在历代社会伦理文化的熏陶及各门各派、武林规则双重因素的影响下逐渐产生与发展起来的一种习武之人的行为准则.它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受到特定时期社会制度、社会经济、军事战争、文化背景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制约与规范.武德内涵与传统的民族精神一样,是一把"双刃剑".其中难免存在着精华与糟粕之分,有些不适合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分.通过挖掘、整理出其中精粹的、核心的成分,拟出以下几个重要精神层面:自强不息、为国争光、尊师重道、重德尚义、立身正直、厚德载物、忠孝两全.旨在为促进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培育与弘扬新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起到推波助澜之效.  相似文献   

5.
正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史,其中优秀的思想文化典籍与理念,是我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也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之一。今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民族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  相似文献   

6.
八十年代邓小平提出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是我们继承、运用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理论基础.民族文化与现代化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如今,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大地上,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
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的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可是近年来.传统节日在国人的生活中渐渐被淡化甚至被遗忘了,  相似文献   

8.
<正>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其文化能够在未来继续发展的一种信念,是其民族前进的一个基本的精神动力。张岂之先生最近谈到:"中国今日正处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时刻。民族复兴不是复古,而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统一,反映了历史变化后民族整体的提升。"(张岂之:《从民族复兴的高度看中华文化前景》,《北京日报》2013年11月11日)张先生从文化的角度谈民族复兴问题,实际上就是在谈建立文化自信的  相似文献   

9.
正《荆轲刺秦王》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这段文字就是著名的"荆轲刺秦王"故事中"易水诀别"一节。其中"既祖,取道"的"既祖"一词,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熟知的问题,不一定确知或深知,这里特提出来加以讨论。一、"既祖"之"祖"先说"既祖"之"祖"。  相似文献   

10.
郑熊 《华夏文化》2009,(2):62-64,33
一、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感恩节 张岂之教授在发言中谈到今年黄帝陵祭陵学术研讨会的主题确立为“清明·民族感恩”,是与目前的现实相关联的,认为“只有从民族的先辈们和民族历史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对先辈们抱着感恩的情怀,且使之转化成对历史和文明进步的礼赞,才能够实现和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以民为镜”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1.
大禹文化见证了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文明的历史进程,是赓续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升华。大禹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观念形成、民族自强求变、民族文化认同的精神依托。将大禹文化精神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相融合,进一步增强大禹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提升大禹文化的凝聚力、引领力,是当前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重要途径,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运峰聊笺纸     
我们开设"运峰聊笺纸"这一专栏,意在向大家介绍这一传统遗存的历史演变、文化内涵以及由此而生发的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审美趣味和价值追求,让我们一起领略他们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3.
一、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感恩节 张岂之教授在发言中谈到今年黄帝陵祭陵学术研讨会的主题确立为“清明&#183;民族感恩”,是与目前的现实相关联的,认为“只有从民族的先辈们和民族历史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对先辈们抱着感恩的情怀,且使之转化成对历史和文明进步的礼赞,才能够实现和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以民为镜”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4.
学人寄语     
戴璉璋 《中国文化》2013,(1):2-F0002
马一浮先生讲述六艺,绝对不只是要传授一些古代文献学方面的知识而已。他有使人人"复其本然之善,全其性德之真"的弘愿,他要凭藉六艺之道使人们"尽己之性,尽人之性",以体现"圣人之盛德大业"。马先生说:"六艺之教莫先于《诗》";又说:"六艺之教终于《易》而已"。所谓六艺,毕竟有"六",如今只著重《诗》与  相似文献   

15.
"敬道"礼仪     
现在我们每年要在陕西省黄陵县举行祭祀黄帝陵的礼仪活动.这种礼仪与祭祀神灵的宗教礼仪不同,它表达的是后人对于有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表达人们对于认识把握了"道"的有道之士的景仰之情.其特点在于,它并不是崇拜神灵的仪式,而只是人们崇敬"道"的表现,它应该属于我国古代以来形成的"敬道"礼仪.  相似文献   

16.
忠诚是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国家权力行使人对人民高度负责,需要全体公民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当前社会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缺失忠诚品质.十六大报告把"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解决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从党的建设入手,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和国家民主制度,弘扬民族文化,推崇诚信守约,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确保社会公正,忠诚品行有望蔚然成风.当忠诚成为全民族的价值原则,我们离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不远了.  相似文献   

17.
群体本位的中国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较长时期以来,我一直怀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希望中国的影视界能够拍摄一部展示我们中国化的核心特质和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的影视作品。这部影视作品应当深刻而准确地把握和揭示中国化与民族精神中最本质、最具代表性、最足以体现与其他民族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先贤智慧的结晶,经过数千年的积淀,成为国人价值观念、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之根与魂,渗透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价值及现实启示意义。"中国思想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认识国情都是不可或缺的"(张岂之《五十年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载《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4期)。纵观近世学界有关中国传统思想研究与普及方面  相似文献   

19.
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臧乐源列宁曾经指出: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我们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我们的民族魂,是中华精神的主体和核心。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至今已经三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