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色运动会具有“红色文化”的根源性、赛事形式的新颖性与灵活性、赛事与区域产业发展的联动性、赛事对全民健身的“融入”性以及赛事品牌创建的联盟性等方面的特征;而红色运动会的发展动力包括政府支持、社会价值认同、赛事营销与推广、赛事组合以及红色城市与“红运会”的相互促进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我国体育用品创建强势品牌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剑 《体育学刊》2004,11(1):142-144
从品牌文化是体育用品品牌的核心资源出发,阐述了当前我国体育用品企业进行品牌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指出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在进行品牌文化建设中的一些不足;认为我国体育用品创建强势品牌应明确品牌文化定位,品牌文化要注重个性,重视品牌文化营销,建设品牌文化的长期性,注重品牌文化民族化和国际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品牌是市场竞争的核心,发展品牌经济是增强区域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运用SWOT理论对湖北体育品牌创建与运营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以期为湖北体育品牌的快速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体育城市建设是中国城市基于城市特质与政策机遇提出并践行的城市发展战略,有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诉求。基于文献资料调研、逻辑推演和个案梳理等对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在创建满足人民需求的城市人居环境、谋求中国城市功能格局的再度突破、助力经济转型升级的体育产业布局、展示区域崛起的城市品牌符号象征等诉求达成之际,世界赛事名城这一类型化定位在实践过程中亦存在同质竞争、损益失衡、主体单一和认同迷失等隐忧。在此基础上,从特色导向下的精准定位,体育赛事边际效益和收益规模,多元主体参与和景观体育构建以及本土城市体育文化认同四重维度入手,提出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的针对性举措,由此推演中国体育城市创建的行动逻辑。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中国体育舞蹈公开系列赛和英国黑池舞蹈节的发展历程及赛制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结论:中国体育舞蹈公开系列赛尚未成长为品牌赛事;黑池舞蹈节对我国体育舞蹈品牌赛事建设具有启示等。建议:开拓中国体育舞蹈人的视野、改革我国体育舞蹈赛制、注重体育舞蹈赛事的文化性与商业性、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舞蹈品牌赛事等。  相似文献   

6.
深入分析沃尔沃环球帆船赛成功营销的经验及其启示,为企业品牌在体育赛事中的成功营销提供理论参考。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沃尔沃环球帆船赛成功营销的典型案例。主要结论:沃尔沃环球帆船赛成功营销主要通过寻找赛事发展理念与企业营销理念契合点,准确的品牌市场定位以及赛事中不断进行品牌渗透等措施来达到营销目的。启示意义是,企业品牌营销要努力寻找品牌与赛事之间契合点以及核心价值联系,注重赛事过程中无形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7.
牛玮  柏景岚  王进 《体育科技》2023,(5):104-108
在耦合视角下,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分析苏州市2017-2020年体育赛事的开展情况和城市品牌发展状况。主要结论:苏州市每年办赛多达上百场,赛事呈现规模大、级别高、项目多等特点。体育赛事为城市品牌发展提供了平台,有利于促进城市建设,增强群众认同感;带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助推文化传播,丰富文化内涵。但当前在资源配置、区域特色、赛事活跃度等方面仍有不足,对城市品牌发展存在负面影响。建议:持续打造高端赛事,不断开发特色赛事,着力发展群众赛事;重视城市品牌发展,发挥体育赛事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近20年来中国武术职业赛事的发展历程及其品牌培育的现状,武术职业赛事品牌培育的动因与制约因素,以及对武术职业赛事品牌培育的框架体系与核心要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武术职业赛事的品牌培育应包括:强化品牌意识,不断开发新的品牌赛事;优化政策环境和舆论宣传环境,稳步实施品牌培育规划;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官方组织和媒体平台的优势,大力扶持武术职业赛事推广机构;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坚守中国武术职业赛事的文化识别与技击识别。  相似文献   

9.
运用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壁球公开赛的赛事规模、资金投入、观众状况等进行分析.主要结论: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推动赛事逐步升级,参赛选手职业水平逐年提升,商业赞助逐步递增,同时广州亚运会的举办大幅度提高了现场观众对壁球项目的认知度.建议:实行赛事部门联动推广壁球赛事、重视对壁球国际景观赛事的打造与宣传、注重商业化包装、努力形成传统的品牌赛事、组建专业的赛事运作团队以保证赛事的顺利举行.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武术散打赛事发展现状与困境,寻求武术产业化背景下散打赛事现实发展策略。搏击赛事市场项目同质化竞争激烈,散打项目比较优势不足;赛事运营体系不健全,缺乏持久性赛事品牌;市场培育不足,群众社会基础薄弱;运动员职业化程度不高,上升渠道不通畅;传统文化表现力不足,项目特色不明显。提出以下对策:以武术散打项目+产品的双向思维引领散打赛事的发展;引入赛事运营人才,打造赛事竞争品牌;建立散打职业化发展体系,引导优秀运动员转型;发挥中国武术协会的作用,整合项目发展资源;推广武术散打段位制,提高项目普及水平;挖掘传统武术文化;重视新媒体运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别山试验区体育赛事品牌的开发现状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大别山试验区体育赛事品牌的开发现状,并根据大别山试验区体育赛事品牌开发的优势,提出本土赛事影响力小,品牌赛事开发少等问题,并提出注重体育赛事品牌的引进与开发;组建专业化的赛事运作团队,培养专门的赛事管理人才等建议,以期为促进大别山体育赛事品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体育用品企业已达400余万家,可没有一家企业具有世界高端品牌的影响力和利润率,只能仰人鼻息,寄人篱下。这是违背商业规律和经济学规律的现象。据此我们提出建立民族体育发展基金,创建民族体育项群和世界顶级赛事,依附民族体育项目在世界各地的影响,由高端民族体育项目成就高端体育品牌的战略。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体育品牌创建与运营的时空路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湖北省自身的产业特点和地区优势,在注重整体效应,遵循因地制宜、开放性、动态性等原则的基础上,着力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湖北省体育品牌创建与运营的路径进行探讨。湖北省各体育行业应该在不同时期内有选择地优先发展,在体育物流、商贸、会展、旅游品牌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体育用品品牌与体育健身服务品牌,然后发展体育中介、体育广告、体育培训、体育咨询等品牌。空间上则以武汉、荆州、仙桃、宜昌、黄石等城市作为始发中心,使其成为湖北体育产业发展的“极化区”,同时整合湖北省的旅游和竞赛表演资源,打造“区位品牌”。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山地户外运动赛事价值功能、赛事规模、项目设置、赛事区域分布与运营主体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赛事发展的对策:强化政府部门间的合作,建立协同发展机制;与相关服务业有机结合,突出文化娱乐性;加快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构建由政府主导的商业化运作模式;突出赛事主题,提升赛事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品牌创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品牌理论的“品牌资产”作为基本分析单位,通过对国外足球俱乐部品牌建设成功经验的分析,提出品牌是俱乐部重要的无形资产与核心竞争力,是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我国足球俱乐部要增强品牌意识,把创建品牌作为俱乐部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俱乐部品牌创建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建立以观众为本的品牌资产的过程,其目的是要提高俱乐部的忠诚度、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和联想度。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品牌创建的对策是:提高比赛质量、增强俱乐部信誉、建设俱乐部文化、加快俱乐部科技进步、改进联赛服务质量、强化公共关系、加强广告宣传、完善俱乐部管理、建立观众忠诚。  相似文献   

16.
品牌赛事对城市创意产业拓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和案例分析等方法,从市场需求、资源共享、产业关联和产业链延伸4个层面,对品牌赛事带动城市创意产业拓张的内在机制进行论证.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实践表明,品牌赛事对城市创意产业具有极大的拉动作用;品牌赛事的市场拓张促进城市品牌的形成,以此带动创意产业要素的聚集;强化城市创意相关产业的内在关联,在体育与创意产业相互延伸过程中,促进城市创意产业的拓张.政府部门应制定更积极的品牌赛事发展政策,充分发挥其产业集聚能力,带动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剖析我国体育文化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塑造与推广民族体育文化应采取的措施:应注重对大型体育赛事的数量争取及营销过程中对民族体育文化的推广,注重民族体育项目在国际赛事中的推广,注重民族体育文化在国内,尤其是在年轻人之中的教育传播,注重对民族体育文化精品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对CBA赛事品牌市场化发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BA赛事品牌需对球员品牌、俱乐部品牌、核心竞争产品和附加产品进行开发与经营;CBA赛事品牌需要建立制衡制度政策、专业化运作方式和发展不同级别联赛等作为市场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海南国际旅游岛近年来承办的大型国际国内体育赛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研究,分析体育品牌赛事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不同项目的体育赛事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级别的体育赛事对区域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较大的区别;海南具有举办大型水上项目竞赛的独特优势;具备良好的现代化体育设施、交通设施是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关键因素;政府、市场、民间有机结合是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个案研究以及多输入加权优序图等方法,建立全球化背景下竞技体育强国的评价标准,并以“项目平等”指标为例,对竞技体强国与中国的竞技体育进行对比.发现:非奥运品牌赛事几乎与中国男运动员“绝缘”,“重奥运金牌、轻非奥运品牌赛事”的中国式竞技体育发展战略不符合国际评价标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不符合国际社会“项目平等”价值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