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5 毫秒
1.
"传媒入世"并非杜撰--与刘建明教授商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闻记者》今年第2期刊登了刘建明教授的《“传媒入世”的杜撰》一文 ,在学术界引起不小的反响。文章认为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传媒市场仍然属于受到国家保护的一个特殊领域 ,不会开放 ,外面传说很多的“传媒入世”没有任何根据。可是 ,事实是否如此呢 ?从目前获得的各方信息来看 ,情况并非那么简单。细读刘教授的文章 ,有几点似乎值得商榷。1.作者文章中的观点不无矛盾之处《“传媒入世”的杜撰》开始部分批驳了一些文章中关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媒体市场开放的种种说法 ,认为“大肆炒作外资、外国新闻集团插足我国媒介市场…  相似文献   

2.
论文缩微     
潘玉鹏在《新闻记者》第5期上撰文说,《新闻记者》今年第2期刊登了刘建明教授的《“传媒入世”的杜撰》一文,在学术界引起不小的反响。文章认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传媒市场仍然属于受到国家保护的一个特殊领域,不会开放,外面传说很多的“传媒入世”没有任何根据。可是,事实是否如此呢?从目前获得的各方信息来看,情况并非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1998年第5期刊载程天敏教授《也谈“客观报道”兼舆论监督———就“羊城疑案”说些题外话》(以下简称《也谈》)一文;《新闻记者》1999年第2期转载此文的同时,发表了周也平先生《客观报道辨析———兼与程天敏教授商榷》(以下简称《辨析》)的文...  相似文献   

4.
《新闻记者》杂志2004年第7期上发表的潘力剑先生《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以下简称《范式》)一文,就研究范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阅读过程中,笔者也产生了一些相关想法,有的与之相同。有的则相异甚至相反。  相似文献   

5.
殷晓彤同志在《图书馆建设》(1997年第3期)上发表了"关于图书主题的重复标引及MARC格式的探讨"一文(以下简称殷文),与我在《图书馆建设》(1996年第4期)上发表的"图书主题的重复标引及MARC格式"一文进行商榷.书辞宜答,笔者谨就殷文中所提出的两个问题作一答复.  相似文献   

6.
丁柏铨 《新闻记者》2007,(12):100-102
吴强先生的《克服媒体报道简单化倾向——“隐蔽性失实”之我见》(笔者注:刊于《新闻记者》2007年第6期。以下所引吴强先生论述,均见此文。恕不一一说明)一文,就新闻报道如何克服简单化倾向的问题,发表了一些相当不错的见解,对诊疗此疾当是有裨益的。该文还就包括笔者在内的研究者对新闻“隐蔽性失实”或日“隐性失实”的研究进行了论析和评判,也颇能给人以启发。然笔者以为。文章作者在与“隐蔽性失实”相关问题上的观点,似乎还存在着可商榷之处。如对“隐蔽性失实”的概念应当如何认识?对媒体上屡屡出现的虚假新闻的现状应当如何估计?对新闻“隐蔽性失实”与媒体报道简单化倾向之间的关系应当如何把握?现提出一些浅见,以就教于吴强先生,也就教于其他方家。  相似文献   

7.
"教授走进直播间"与"布尔迪厄式批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教授走进直播间”《当代传播》2004年第2期刊登了李明伟、陈力丹的对话体论文《教授走进电视直播间的学理追问》(以下简称《追问》)。文章对于郭五林发表在该刊2003年第6期上的《教授走进电视直播间的学理思考》进行了商榷。两篇文章对待“教授走进电视直播间”这一传播现象的态度迥然不同,前者是批判省思的,后者是积极乐观。  相似文献   

8.
窦 丰昌先生的《两种新闻源与媒体的审核责任》一文(载《新闻记者》2001年第10期 ,以下简称窦文)通过对陆俊诉《羊城体育》报(以下简称陆案)、卞峰诉曲乐恒侵害名誉权案件(以下简称卞案)的比较 ,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即如何把握媒体发表有关犯罪嫌疑报道的审核责任。窦文肯定了学界的某些通说 ,同时提出了若干令人感到新鲜的观点。比如 ,犯罪嫌疑报道的“新闻来源足够公开”可以免除媒体的审核义务等 ,就颇具新意。然而 ,类似观点缺乏正确的新闻和法学理论支撑 ,现提出若干浅见与之商榷 ,并求教于读者。报道审核责任的分类…  相似文献   

9.
辩《ppm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辩《ppm辩》陈浩元,刘天和发表在1996年第2期《编辑学报》“标准与实施”栏内的《ppm辩》(以下简称《辩》文)一文,[11]是一篇值得商榷的文章。《辩》文改变了ppm的“举世公认”的原意,把它作为一种“符号”,硬加在量纲一的量──化学位移的量值上...  相似文献   

10.
王振铎先生《质疑“核心期刊”论》一文(刊《出版广角》2000年第12期,以下简称“王文”)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对我国的期刊出版管理而言,“核心期刊”论能否用于对期刊的整体质量进行评价,能否以刊物是否“核心”来评判期刊质量的优劣。在“核心期刊”日益泛滥的今天,这是一篇注定要引起纷争的文章。不出所料,2001年张林祥先生发表《学术期刊的评价与“核心期刊”》一文(刊《出版广角》2001年第9期,以下简称“张文”),对王文进行商榷。张文的立足点就是:“刊以文名,文因刊贵”,对论文学术水平的认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发表文章的刊物。在笔者看来,张文的这种商榷与王文的“对接点”、“交锋点”并不准确,商榷得也不“精彩”。鉴于张文对“核心期刊”某些问题的模糊认识具有代表性,颇有“市场”和“群众基础”,这里不妨对张文的“商榷”再度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11.
如何克服党刊中存在的不足?如何增强党刊的可读性?长期以来,很少有文章对此有所涉及,官秀镇同志发表在《编辑学刊》1990年第1期上的《试改增强党刊的可读性》一文(以下简称“官文”)作了很有益的探讨,读后给人启发。但官文在评估党刊现状时所提出的几个观点却不敢苟同,故提出来商榷,以就教于官秀镇同志及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2.
《编辑学刊》1990年第4期刊登王华良的《试论界定“编辑”概念的方法论问题》以后,于1991年第2期刊登王振铎、姚福申的两篇商榷文章,引起学术界浓厚兴趣。其中,姚福申的《“编辑”辞义辨析》(以下简称《辨析》)一文,并非仅仅批评王华良,多  相似文献   

13.
再论波普尔的“世界3”与图书馆学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学刊》1984年第一期发表了刘洪波同志的《波普尔“世界3”理论与图书馆学理论基础》一文(以下简称“刘文”,)对我们在《图书馆学刊》1983年第二期发表的《试论图书馆学新的理论基础》一文(以下简称“试论”),提出了“不敢苟同”的意见。我们的“试论”本来只是一篇评介性的文章,目的就是要为图书馆学的研究,提供  相似文献   

14.
“读图时代”:从粗放走向集约——兼与张玉川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第1期《传媒观察》刊出《报纸的读图时代真的到来了吗?》(作者张玉川)的文章(以下简称《报》),作者从媒介竞争、报纸在现代社会扮演的角色、图片的缺点和文字的优势几个方面,论证其“‘读图时代’为时尚早”的观点。笔者认为,该文内容固有可取之处,但主要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5.
朱健 《新闻记者》2005,(8):61-64
2005年第5期《新闻记者》发表陈先元先生的文章《传媒权力是大众社会的一种公权力》,文章在对大众传媒的根本属性和基本功能进行深入分析后指出,“就其性质而言,大众传媒的权力是一种公权力,它应该为社会公众所拥有,不能为私人、团体、派别等少数人员所垄断”。陈先元先生对传媒公共性分析颇有见地,但认为大众传媒的权力是一种公权力的观点则有失偏颇,笔者认为大众传媒所拥有的是“权利”而非“权力”,下面将详加阐述。  相似文献   

16.
《新闻传播》2006,(1):60-60
《新闻记者》2005年第8期发表刘建新的文章《现代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7.
我在《档案春秋》2006年第7期,发表了一篇关于《鲁迅茅盾致红军信》(以下简称“鲁茅信”)的文章。《档案春秋》2007年第1期发表陈福康也谈此信的文章,与我商榷。我想先介绍一下关于“鲁茅信”的争论的来龙去脉,以便读者理解陈福康的说法何以是不合史实的,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8.
由于工作太忙乱 ,我最近才知道《新闻记者》今年第2期发表的《“传媒入世”的杜撰》 ,批评了我去年一篇文章里讲的一段话 ,有关的批评部分如下 :“‘我国的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已通过美国在线 -时代华纳公司上了美国的卫星频道 ,那么我们就得予以一定的回报 ,于是开放珠江三角洲的天空 ,允许他们的卫星非新闻类中文文艺节目落地。’———2001年3月中央电视台四套在美国上星之说 ,不知当时来之何处?据笔者所知 ,中国负责新闻宣传的高层官员并没有作出这个决定 ,中央四套上了美国的卫星也属虚构。其实 ,这一定论直到今年1月才成为事…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上海档案》2002年第3期上发表了《“无纸办公”还须慎行——兼论‘双轨制”运行管理模式》(以下简称《慎行》一文,引起不少档案界同仁对无纸办公的思考和对“双轨制”管理的关注。然而, 《慎行》对如何实行“双轨制”少有涉及,本人感到言犹未尽,由此萌发了撰写本篇的冲动。  相似文献   

20.
我在1989年4月写了一篇东西,题目是《新闻与宣传》(以下简称《新闻》),刊登在本刊1989年第4期上。金照同志对这篇东西持有不同意见,写了一篇题为《同〈新闻与宣传〉一文作者的几点商榷》(以下简称《商榷》),也在同年本刊第六期上发表了。金文文笔简练,对于争论的起因和焦点并未读到,读者看了可能不甚了然。为了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