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4 毫秒
1.
王定凤 《甘肃教育》2010,(12):49-49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一问一答,机械模仿。而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组织者。因此,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进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制定出行之有效、具体可行的学习计划。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任务是使学生爱学——学会——会学.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学生自主学习可实现自我超越,课堂才会更和谐.一、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提倡自主学习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追求个人能力培  相似文献   

3.
王金侠 《成才之路》2013,(23):27-27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最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的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5.
为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在植物学课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下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文章提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激发学生内在需要,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改革教学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学习活动有两种表现方式:"要我学"和"我要学"。自主学习既是一种主动学习,又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每个学生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  相似文献   

8.
要想在阅读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思想,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就要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习方法,使学生能学;引导自主发现问题,使学生要学;用激励铺路,让学生乐学.  相似文献   

9.
金立志 《考试周刊》2011,(37):152-153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讲究政治教学艺术、优化政治教学方法、放大政治教学效用,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情景中催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创新意识和认知能力,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主动的探究、深入的思考,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进而不断提高政治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董红梅 《成才之路》2010,(19):53-53
《高中英语新课标》指出,全面推进素质的主要原则,是使每个学生的素质水平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自我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这是培养适应21世纪要求的一代新人的需要。因此,教师需要解决知识的无限性与在校学习时间的有限性这个矛盾,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学会"上升为"会学"。正所谓"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首先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学,然后再教他们如何学,使之会学,形成自主的学习能力,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谈谈自己的认识。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传统的"满堂灌"教学僵化呆板、缺乏活力,教师要转变教育  相似文献   

12.
多维一体的主体教学自主学习模式可以将有意义的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融为一体,使学生从要我学的被动填充式教育转变到我要学的主动求知创新式教育中来,从而达到提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目的。实践探究表明这一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融为一体,是高校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教学模式之一。教师应努力使学生通过外语的主动学习,加强自身智力和个性的发展,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为将来尽快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这充分说明了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是激发学生"我要学"的动机,培养学生"我会学"的能力,为其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英语教学中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呢?  相似文献   

14.
高效课堂是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规范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导向。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是高效课堂所遵循的理念。课堂上学生可以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他们在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自主学习,才能达到高效课堂的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乐学、会学、善学,使他们变"让我学"为"我要学"。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学生要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特点,选择合理的尝试探究方法,要让同学们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学会用数学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只有给学生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6.
刘惠泳 《考试周刊》2013,(94):35-35
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下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学习型社会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高师学生心理学课程自主学习能力,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增设互动方式,使学生体验"能学";指导学习策略,使学生"会学";巧用"登门槛效应",让学生"坚持学"。  相似文献   

18.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的学习行为。在自主学习状态下,学生学习的压力产生于内在需求的冲动,而不是外在压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学,改变原有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走出“要我学”的困境,自觉养成“我要学”的习惯。为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使他们能够有计划地、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一、在激发兴趣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爱因斯坦说过:…  相似文献   

19.
王小弟 《成才之路》2011,(18):23-23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新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无疑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搭建了平台。即要转变以前被动的学习状态,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因此,怎样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为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我结合历史教学实践,谈一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 能力,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从而为 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 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