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申景梅 《天中学刊》2011,26(4):64-67
"十七年"时期的革命历史题材儿童小说具有题材多是真人真事或以真人真事为蓝本、重视对阅读者的教育和引导作用、结构设计模式化、宣扬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崇尚高昂悲壮的审美趣味等特征。1960年前后,革命历史题材儿童小说的创作相对兴盛,出现了短暂的高潮,但由于作家队伍的整体萎缩、"阶级斗争"创作原则的空前强化、文学对政治语境的迎合与趋同、审美向度的缺席等原因,到文革前仍无可挽回地呈现出了整体萎缩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蔡苓 《现代语文》2006,(9):61-62
建国后十七年学基奉上由革命斗争题材的学和革命创业题材的学二分天下,而革命斗争学的成就又远高于革命创业学。比如一向被认作是“红色经典”的8部长篇小说,就有6部写革命斗争历史的,而革命战争小说又在革命斗争小说中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由于纪实性的艺术特点,编导者秉承儒家传统美学精神,在电影的拍摄中特别推崇尚实求真的审美艺术。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艺术魅力不仅表现在忠实历史,追求故事情节的真实可信,以真取胜,也体现在对情感的书写和张扬,以情动人。主创者以严谨的创作态度和艺术的表现方法,创作出许多故事情节真实生动、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情感基调真挚深沉的优秀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作品。  相似文献   

4.
王永剑 《文教资料》2011,(18):16-18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出现了一种不同于以往革命历史小说的新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被一些研究者称为新革命历史小说。新革命历史小说之所以在世纪之交出现一个创作热潮.主要是由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所造成的,包括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倡导.市场经济的影响.以及大众文化心理的促使。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康有为、梁启超等立宪派的革命话语对其革命历史题材的历史小说叙事产生了深刻影响,小说在历史题材的选择,革命历史事件的定性,历史学中的事件、行为者和场所等诸故事要素的编码,故事的叙述方式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对历史进行改写和重构的叙事话语模式。  相似文献   

6.
阅读历史题材小说的时候,不少读者将历史小说混同于历史,这和我国历史小说形成的渊源和传统文化特有的思维方式分割不开。然而,历史题材小说中的历史,已经不是一般的历史,它被虚构和审美化了,这决定了读者在阅读历史题材小说时应有这样的态度:必须要对历史题材小说中的历史,进行审美观照,否则,读者将无法真正进入历史小说建构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7.
秦岭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被称为华夏文明的龙脉。陕西文学有源远流长的秦岭叙事传统,贾平凹是当代秦岭叙事的重要作家,其小说创作展现了秦岭的风土人情。贾平凹小说的秦岭叙事经历了由日常生活到革命历史的题材转变,秦岭在小说中也由背景成为主角。贾平凹的秦岭叙事小说构建起独特的秦岭世界和秦岭形象,展现了秦岭的生态文化、传统文化、革命历史等文化内涵,表现出质朴、原始、包容、革命的秦岭精神,构建了以自然生态为其核心形象,以民间质朴野性的生命力量为精神内核,兼有宗教、革命历史等文化要素的秦岭形象。  相似文献   

8.
井上靖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擅长撰写历史题材小说。他的小说被日本文学评论家称之为"中间小说"。以井上靖的中国历史题材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他的中国历史题材小说代表作品的剖析,探寻井上靖创作中国历史题材小说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历史小说史观、鲜明的文学特色、精巧的艺术风格和高度的美学意义,对日本当代文学发展的贡献以及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受维新人士对小说启蒙作用的认识进而发起小说界革命的影响,清末小说的译介和创作进入到一个空前的繁荣期,教育改革作为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成为新小说创作的题材之一。通过撷取清末教育题材小说中有关教育改革的叙事片断,透过其常见主题和有关新式学堂办理、教学等情形和师生生活细节的描述,可以揭示小说语境中教育革新与守旧、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冲突,及其所呈现的清末新式学堂图景。  相似文献   

10.
吴黎 《文教资料》2006,(21):76-77
“十七年”文学作为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题材较窄,但革命历史题材和农村题材却受到了当时作家的广泛关注,这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时期创作的大量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有艺术风格多样、结构宏大的诗史性长篇作品,有一些传奇式的更接近现代的“通俗小说”,还有具有个人抒情特征的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11.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在十七年文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凭借其特有的意识形态功能和艺术承载方式为众多作家所青睐。刘真的此类短篇小说就是以一个"小大人"的眼光看革命战争,以"童趣"保留着她的个人记忆。从具体表现、意义等方面对此类小说中"童趣"的分析,不仅有利于把握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教育功能,同时也能为当代社会并不景气的儿童文学的发展带来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12.
《白鹿原》改变了以往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将阶级斗争作为推动历史发展唯一动力的习惯性思维方式,将历史的螺旋式循环发展的规律、人性的不同、人们在经济和精神上的冲突、甚至是自然的力量都纳入了被考察的视野,因而历史的动力变得多源而复杂起来。  相似文献   

13.
在内蒙古文学中,儿童文学是一个年轻的品类,然而,它同时也是一个最有活力、最富于时代精神、最能显示新的民族性格的品类.因为它是作家专门为各民族新一代人创作的文学,它在反映生活、评判是非、鞭挞丑恶、扬励正气、描绘英雄人物、激发奋斗精神诸方面.都有鲜明的现实取向.有适合于一代新人的独特、生动的表现方式.历史进入了新时期后,内蒙古儿童文学创作发展得很快,出现了一种以小说打头阵.童话、寓言、散文、诗歌齐头并进,多姿多彩的兴旺景象.在小说创作中,与反映当代现实作品相映衬的,是一股不可低估的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潮.且不说杨啸的《鹰的传奇》三部曲,杨平的《向东方》等有较大影响的作品,一批后起的儿童文学作家如乔澍声、毕力格太、杨荫木 (塞野)、李廷舫、刘正华等实际上也是靠他们各自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在儿童文学界奠定地位的,即使是一些过去写儿童文学的作家.也写了这样的儿童小说,如张乃仁的《枪的故事》,李朝襄的《猎人一家》.这股潮流势头很猛.形成为新时期内蒙古儿童文学的创作主潮.其原因一是为我国儿童文学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革命历史题材的儿童小说创作在当代儿童文学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二是日本鬼子曾将内蒙古东部广大疆土划入伪满洲国,又长期盘距西部绥远地区,妄图  相似文献   

14.
《白鹿原》改变了以往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将阶级斗争作为推动历史发展唯一动力的习惯性思维方式,将历史的螺旋式循环发展的规律、人性的不同、人们在经济和精神上的冲突、甚至是自然的力量都纳人了被考察的视野,因而历史的动力变得多源而复杂起来。  相似文献   

15.
2006年中国儿童文学中的小说创作状貌有六大“热点”现象:即“玄幻”大论战、“青春小说”争鸣、“组合、系列”兴盛、“中篇小说”触底反弹、“动物小说”风行和“恐怖小说”涨潮等。此外,2006年度儿童小说创作还存在着题材、人物形象和创作风格单一等亟待解决的问题。2006年面市的中国儿童小说已开始被岁月洗涤,是“经典”还是“泡沫”,历史自然会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16.
著名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在小说的题材选择上脱离了传统小说的题材形式,而是把平凡人物和琐碎事情写进小说,通过精心选择有意义的细节来刻画人物,揭示主题.文章对曼斯菲尔德小说在细节描写方面的特点进行了探讨.细节描写艺术的成功是她的小说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探讨她小说的细节描写艺术对于研究她的作品以及指导我们的文学创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著名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在小说的题材选择上脱离了传统小说的题材形式,而是把平凡人物和琐碎事情写进小说,通过精心选择有意义的细节来刻画人物,揭示主题。文章对曼斯菲尔德小说在细节描写方面的特点进行了探讨。细节描写艺术的成功是她的小说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探讨她小说的细节描写艺术对于研究她的作品以及指导我们的文学创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历史无情》是师陀的第一部长篇历史题材小说,小说颠覆了传统的革命历史小说叙事方式,揭示了普通人在战乱中的生活和情感世界,还原了真实的历史场景,从而达到了宏大叙事的目的。本文就从革命叙事日常化、人物形象塑造普通化和淡化了政治意识三方面,分析其叙事特点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奥斯丁小说的崛起,本质上是一次叙事革命,改变了传统的历史叙事建构。奥斯丁小说有自己鲜明的特色,题材开口小,偏爱凡人小事,既是对现实问题的关怀,又能于平凡处见真知;题材的特殊处理,使故事的发展绕过所有人的意料,又恰在情理之中;题材的选择与处理,取决于创作者对生活的态度。这三点构成了小说叙事革命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魏爱玲 《现代语文》2007,(4):66-66,43
丁玲早期的小说创作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集中于对女性心理、情感欲望的大胆表现和女性命运的探寻。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时代主流话语的转变,丁玲也不自觉地陷入“革命加恋爱”题材的小说创作的模式中,其作品中的政治意识和阶级意识日益突出,性别意识日渐淡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