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本实验运用室内模拟的方法,利用改良剂——脱硫石膏对海流园区碱土及内蒙古农业大学校园农场土壤(非碱化土壤)的pH值和水溶性有机质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改良剂后,土壤pH值显著降低,对碱土水溶性有机质的影响呈现负效应;施用时间越长,改良效果越明显.改良剂对非碱化土壤水溶性有机质的影响呈现负效应,改良效果已达到显著水平.而随着改良剂施用量和施用时间的增加,改良效果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县城绿地及农田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的对比分析,研究了绿地植被对县城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县城绿地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同农田相比有一定差异,表现出有效磷含量绿地土壤低于农田,速效钾含量绿地土壤高于农田,而碱解氮规律不明显。(2)县城绿地植被不同其有效养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一般表现出有效磷含量乔木>草坪、灌木,速效钾含量乔木、草坪>灌木,碱解氮含量表现出乔木>草坪、灌木;(3)绿地土壤基本性质对有效养分含量有一定影响,表现出速效钾与CEC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碱解氮与有机质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福建省茶叶核心产地安溪县为研究对象,应用地统计学中的半变量变异函数研究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变异系数介于38.05%~86.48%,属中等变异水平;土壤养分含量总体不高,有机质含量主要集中在Ⅱ、Ⅲ级水平,碱解氮含量集中在Ⅲ、Ⅳ级水平,有效磷Ⅰ级水平所占比例与Ⅳ、Ⅴ级水平相近,速效钾含量主要集中在Ⅳ、Ⅴ级水平;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的最佳拟合模型为指数模型,有效磷的最佳拟合模型是球状模型,其块金系数分别为88.5%、88.2%、85.8%、93.9%。基于以上结果,研究区茶园应适当增施钾肥,合理施加磷肥。  相似文献   

4.
不同类型钾肥对番茄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番茄土壤对照试验,研究不同类型钾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新型含钾中微量元素肥料——"碳酶钾"能够提高番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土壤养分的含量,降低土壤酸度、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了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含量;同时还能够显著地增强土壤脲酶、磷酸酶、纤维素酶及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以吕梁市区的北川河公园的苔藓结皮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3个样点的土壤样品进行养分分析,与裸露土壤和杂草丛生的土壤作对比,从有机质、土壤全磷、速效磷和碱解氮4个土壤养分指标分析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苔藓结皮层的形成显著增高了吕梁市区干旱环境下土壤中的有机质、土壤全磷、速效磷和碱解氮含量,其中有机质由B级提升为A级,但碱解氮和速效磷仍处于匮乏的边缘,杂草生长的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分别达到A和B级,人为保护结皮层和植被对土壤生态的改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有益微生物组合加菌糠对菠菜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连续两茬菠菜盆栽试验中,施用不同的微生物菌糠,通过测定菠菜的株高、根长、生物产量,收获后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研究了不同有益微生物组合加菌糠对菠菜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有益微生物组合加菌糠皆可以促进菠菜生长、增加产量和提高土壤养分,以微生物组合1 菌糠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襄阳市襄州区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襄阳市襄州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比较低,近年来有增加趋势;土壤碱解氮含量与有机质有明显的一致性,含量也偏底,但近年来有所提高;襄州区土壤速效磷含量缺乏,但近年来得到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在下降;土壤有酸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土壤的酸碱性是影响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会直接影响到作物的生长。不同的作物耐酸、碱不同,通过测定可合理施肥改良土壤;选择适宜的作物,以取得丰收。而土壤中速效氮、磷、钾的含量的测定,则可识别土壤的肥力如何。制订出合理的措施,进行施肥,以最少的成本获最好的收成。本调查采用非石灰性土壤的测定方法,对学校周围大田进行调查,既增加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也为社会提供一定有用的材料。 1.原理: 土壤的酸、碱性是用pH试纸对不同酸碱、度显出不同颜色而确定的,如用pH=5.5—.09的精密pH试纸即可。土壤速效氮肥是硝态氮  相似文献   

9.
《商洛学院学报》2019,(4):21-26
为探明不同病情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植株根际土壤的营养成分差异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以丹凤凯农魔芋种植基地为调查对象,对不同发病情况样地的根际土壤进行采样及营养成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六个样地的土壤样本在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含量以及pH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调查的土壤样本中,正常生长植株根际土壤的有机质、速效钾、全氮含量均显著高于发病植株,而速效氮、速效磷呈现不一致的结果。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以阳河村最高,分别达2.15%和0.1%;速效钾含量以南丈沟村最高,达131.5 mg·kg~(-1)。魔芋根际土壤中有机质、速效钾、全氮的含量可能是影响魔芋软腐病发生的关键营养因子。建议在魔芋栽培管理中,适当控制磷肥,而增加有机质和钾肥增强魔芋植株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耕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生长状况的影响,以及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原生动物群落间的变化关系.设置了4a露天菜地、1a温室大棚、4a温室大棚和常规农田4种耕地利用方式,在5月份和10月份测定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H值、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容重7个理化指标,分析了原生动物的种类、丰度和多样性指数,依据土壤原生动物指标的性质采用层次递进判别分析法和综合相关分析法进行了3个层次分析.结果表明,5月份和10月份的结果基本相同;耕地方式对有机质、碱解氮、pH值、土壤含水量有显著影响;对纤毛虫丰度有显著影响,对其他类群丰度和多样指数无显著影响.原生动物群落综合指标正确区别4种耕地方式的有效率达91.7%;土壤7个理化指标与原生动物7个指标两两之间基本不存在显著的直接相关性,但两指标群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系数.由此得出结论:耕地利用方式已造成土壤理化性状和原生动物群落总体上的差异性;土壤理化性状与土壤原生动物群落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综合分析能够克服单一指标逐一分析的不足,更能全面、客观地反映4种耕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生长分布的影响以及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原生动物群落间的总体关系.  相似文献   

11.
艾比湖退化湿地不同恢复时期土壤养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艾比湖水域萎缩、湖区旱化、人类活动频繁,严重影响了当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对艾比湖退化湿地不同恢复时期土壤养分特征分析,对20052008年四个不同恢复时期的土壤有机质、盐分、pH、速效钾、有效磷、碱解氮等6个指标分析所得数据.结果表明:艾比湖退化湿地2005-2008年四个不同恢复年份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土壤PH值均在8.0以上,呈碱性,较为接近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土壤PH值;05年开始恢复的土壤全盐含量相对较高,而06、07、08年开始恢复的土壤全盐含量则相对较低,但总体呈增长趋势;四个不同恢复年份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极低;而土壤有效磷的含量都较为平均;速效钾的含量为05年开始恢复的土壤为最高,而从06年恢复的土壤开始呈现出数值波动较大的现象,因而平均值相对偏小.此结论为研究区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生物菌肥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对土壤碱解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玉米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菌肥对土壤碱解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范围在9%-20%时,施用生物菌肥对提高土壤碱解氮有显著效果;不同的水分条件下菌肥发挥的肥效不同,土壤含水量为13%-16%时,菌肥对土壤碱解氮的影响最大,且玉米的生长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荒草地、农田、油松林及松栎混交林四种植被的养分效应分析比较,结果发现不同植被对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和有效磷的效应不同,农田和松栎混交林对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均呈正效应,尤其松栎混交林的作用更显著,其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5.1%、47.8%、35.9%,与之相反,油松林对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的效应基本上是负效应,分别为-9.6%、-21.7%、-28.8%。但是从对全磷和有效磷效应方面看,荒草地和油松林具有较强的磷素积累能力,松栎混交林、农田都是耗磷型植被,不利于土壤磷素的积累和提高。  相似文献   

14.
对商丘10种不同类型土质对强筋小麦品质与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池栽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自然条件下,小麦籽粒产量与土质类型本身属性关系不大,土壤基础肥力和全氮含量对小麦籽粒产量影响较大,速效氮和全氮含量与小麦品质呈显著正相关.5种达到二级强筋小麦品质标准的土壤基础肥力是:有机质11 4.4g/kg、全氮(N)08.5 g/kg、速效氮(N)913.mg/kg、速效磷(P)92.4mg/kg、速效钾913.2 mg/kg .  相似文献   

15.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施肥对“秦油二号”杂交油菜氮、磷、钾营养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氮肥,增加植株氮、磷、钾吸收强度和植株含氮浓度,但对植株磷、钾浓度无明显影响。氮磷配施既能显著提高植株氮、磷、钾吸收强度,也能增加植株氮、磷、钾浓度。在施用氮、磷肥料基础上配施氯化钾肥,降低了植株氮、磷吸收强度和氮浓度。施肥使油菜氮,磷营养吸收高峰推迟。吸氮高峰期在油菜苔期,吸磷高峰期在油菜花角期。在本试验条件下,氮肥与磷肥配合施用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比单施氮肥增产23.2%,比氮磷钾配施增产11.4%,每亩增收三十无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不同热解温度制备的黑碳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杉木凋落物为生物质在300~700℃下制备黑碳,分别将不同温度制备的黑碳添加到人工杉木林土壤中,进行为期28 d的室内培养。结果表明:土壤CO2的释放速率呈现前期(0~3 d)快和后期(3~28 d)慢的变化趋势。不同处理的土壤CO2-C累积量基本随着制备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培养结束时,同未施黑碳的对照土壤相比,黑碳添加处理的土壤有机碳、速效磷、速效钾以及p H均显著提高,而土壤碱解氮含量则有所下降,但统计上未达显著水平。本研究可为今后更好地利用黑碳减少森林土壤碳排放以及提高土壤肥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浙江农林大学土壤学科按照教育部对高等教育实验的要求,将《土壤肥料学》实验类型分为基础型、综合型和研究创新型三类。经过重新整合设计实验项目,保留了部分基础性的验证性实验,把土壤速效养分的测定(包括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几个基础性实验整合为一个综合性实验;有关植物组织中养分、水分的测定也整合为一个综合性实验。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湖北麦冬氮、磷、钾优化配方施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湖北麦冬多年来的配方施肥实验表明:氮、磷、钾优化配比施肥均能显著增加湖北麦冬的产量.改善其品质.增加块根中干物质的积累。其中在一定范围内以低磷、高氮、高钾配合施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兰州市安宁区城市道路绿化土壤调查分析与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兰州市安宁区城市道路绿化带的25个土壤样品进行测定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含水量为3%9%,容重为1.29%,容重为1.21.9 g/cm,总孔隙度为37%1.9 g/cm,总孔隙度为37%49%,通气孔隙为28%49%,通气孔隙为28%37%,土壤PH值为6.037%,土壤PH值为6.08.1,土壤盐分为88.1,土壤盐分为827g/kg。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分别为827g/kg。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分别为825mg/kg,2725mg/kg,27110mg/kg,43110mg/kg,43197mg/kg,其平均值分别为15.89mg/kg,59.63mg/kg,134.95mg/kg。综合分析结果后本研究认为,影响园林绿化植物生长的主要障碍因素是土壤含盐量高、速效氮含量低、N/P比例失调、土壤物理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楚雄市为例,研究了水田、撂荒地、果园、人工针叶林、次生阔叶林、原生阔叶林等6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紫色土土壤养分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各种土地利用方式下,最表层土壤的各种养分含量大多是最高的.最表层土壤养分含量排序是:有机质,果园>原生阔叶林>次生阔叶林>水田>人工针叶林>撂荒地;全氮,原生阔叶林>果园>次生阔叶林>水田>撂荒地>人工针叶林;碱解氮,原生阔叶林>果园>次生阔叶林>人工针叶林>水田>撂荒地;速效磷,果园>原生阔叶林>次生阔叶林>撂荒地>水田>人工针叶林;速效钾,原生阔叶林>次生阔叶林>果园>撂荒地>人工针叶林>水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