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是以语言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学欣赏就是通过作品的学语言把握艺术形象,具体地认识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面貌和本质,体会其中所蕴含的作的思想感情,从而感到欢快愉悦。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形象性,因此,学欣赏始终不能离开形象。正是这个原因,读在阅读学作品时的感受和认识,就显然和阅读科学论时不一样。阅读论是被它的确凿的论据和充分的论证所折服,而阅读学作品,则是被作品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所吸引,所感染。  相似文献   

2.
下篇:艺术形象与语文教育一 艺术形象与语文教材1.形象论:文学是“一个声音——形象的体系”文学的本质是“多元化的性质系统”,是“多种性质的‘集合体’”.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不过是性质系统中的一个性质因子.如果是理性地反映社会生活,那就不是文学,只有感性地也即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才更切近文学的本义.文学是通过对形象的描写来反映和认识社会生活的.希·萨·柏威尔在《马克思和世界文学》一书中说:  相似文献   

3.
论《离骚》中的自我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是文学艺术的一般规律。浪漫主义诗人偏重于主观情感的抒发,常常以自己的主观世界为直接的表现对象,他们的作品往往是通过“自我”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的。屈原就是一个运用诗歌鲜明而突出的表现“自我”的诗人。他的《离骚》正是塑造“自我”形象的优秀诗篇。 (一) 《离骚》是一首长篇抒情诗,它以广阔的生活画面、典型的社会生活环境,深刻地展现了屈原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评价,尽情地抒发了诗人的理想和情怀,从而艺术地塑造了屈原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相似文献   

4.
杨茜 《甘肃教育》2008,(9):62-62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经过艺术家们的创造,通过一定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艺术以声音、色彩、线条、动作、语言文字等各种不同的因素构成不同的形式,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通过一系列乐音音群的有机结合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它通过耳朵作用于人们的心灵,唤起视觉的联系和想象的表现,也就是说形象地促进艺术创造与艺术欣赏之间的共鸣与交流,它以独特乐曲音响手法来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并使人们得到赏心怡神的音乐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满足美的音乐总是能以它特有的艺术魅力打动人们的新,在不断欣赏音乐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正> 意境,是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也是在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上众说纷纭的一个十分复杂的理论问题,那么究竟何为意境?较为科学、准确的概念是:“意境不是特定的艺术形象或典型,它是特定形象与所触发的全部艺  相似文献   

7.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文学作品作为一定的社会生活在文学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通过塑造形象,真实、具体、典型地再现社会生活,是一定社会历史的集中、形象化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正>艺术形象是艺术作品的核心,是用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综观中外艺术宝库里浩如烟海的艺术作品,凡是成功的艺术形象,无不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个性。艺术形象还具有审美意义,它凝聚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闪耀着艺术创造的光辉,能给欣赏者以美的享受和对生活的思考与评价。  相似文献   

9.
艺术形象是艺术作品的核心,是用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综观中外艺术宝库里浩如烟海的艺术作品,凡是成功的艺术形象,无不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个性。艺术形象还具有审美意义,它凝聚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闪耀着艺术创造的光辉,能给欣赏者以美的享受和对生活的思考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艺术的形象思维用形象反映生活,运用感性、直觉和想象力创造艺术形象,形象思维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加强艺术素质教育,主要是开发形象思维的创造功能。在现代社会中,艺术教育的普及和深化应该成为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1.
形象是艺术的生命。抒情诗同小说、戏剧等叙事文学一样,都是以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但是,艺术形式的不同,又使抒情诗和叙事文学在形象描绘上各具自己的特点。这不仅表现在,叙事文学是直接描写人以及与人的活动、事件有关的情景,而抒情诗却主要描写与人的思想感情有关的情景片断。更主要的是,叙事文学的形象以它的具体性、明确性,给人以浮雕般的观感。而抒情诗的形象则往往是以其含蓄性,给人以玩味不尽的想象。这应该说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但在我们的文  相似文献   

12.
对典型形象的传统解释是在两种参照系下进行的 ,其失误是 ,把一种参照系下的共性与另一种参照下的个性相统一。这是不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的。其实 ,典型形象在其它艺术形象和社会生活的参照下 ,分别体现了继承与创新、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辩证关系 ,前者主要显示了典型形象的艺术美学价值 ,后者则侧重于典型形象的社会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文学作品是以形象反映生活,作家从现实生活到艺术形象的塑造始终离不开具体的、感性的生活形象,始终离不开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作家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特殊思维方法,也是文艺的基本规律。没有形象思维,就无所谓创作。越是优秀的艺术作品,就越是要求作家善于运用形象思维,这样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可触可感的艺术形象和情景交融的耐人寻味的意境来。从而使其本身获得越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效果。因此,形象思维对于作家从事创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5,(68):182-183
<正>美术,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木头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它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生产形态。据历史记载,欧洲17世纪开始使用"美术"这一名词时,泛指具有美学意义的活动及其产物,如绘画、雕  相似文献   

15.
杂文是一种以形象化议论为特色的散文,它形式短小,笔法灵活,往往就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撷取一件小事或一件事的某一方面,阐明深刻的道理,揭示生活的本质,具有形象  相似文献   

16.
学要用形象反映生活,这个形象必须用学艺术的手法、手段去加工塑造或改造,并且用鲜明、具体、生动的语言去表现,方能浮现出来。学艺术形象包括自然景物形象、人物形象、环境形象,学艺术形象往往又要通过意境来丰富它的生动性、具体可感性,从而达到学艺术形象的艺术境界和审美价值。特别是抒情性作品的意境,往往是寓情于景,情景变融。因此,在创作时要经常用意境去丰富创作的对象。  相似文献   

17.
散文作为文学大家族中的一员,艺术形象仍然应该是它的核心问题.然而,长期以来,理论界未对该问题作过系统探讨.本文试图从散文的主体人格形象、客体生活形象及其相互关系来把握散文艺术的的形象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文学作品中形象的塑造必须通过文学语言的形象化描写.才能塑造出众多的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艺术形象或动人心弦的艺术意境.文学语言的形象化就是指可感性.尽管它给读者的是间接形象.但通过对事物的性质、情状的准确、鲜明而生动的描写.给读者以一种如临其境、如感其情的具体感受。林黛玉、吴荪甫等人物形象之所以至今还具有巨大的艺术生命力.这是因为作家运用了高超的形象的性格化的文学语言.从而产生了很大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在认识客观世界中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的。科学是抽象思维的,主要以科学概念的形式反映客观世界;艺术则是形象思维的,主要以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世界。音乐,作为一种声音的艺术,它运用音响、节奏,旋律来塑造 艺术形象,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因此,加强音乐教学中其他学科的渗透,实现 整个中学教学系统的最优化,造就和谐、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具有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欣赏鲁迅杂文,人们往往按“文艺性社会论文”的定义,推导出形象说理的原则.然后就按这个原则去鲁迅杂文中寻找形象,能找出形象的就说形象如何如何,找不出形象的就说“含有形象因素”.一般而论,对文学作品(包括鲁迅杂文)从形象入手进行分析是应该的.问题是对“形象”这一概念不可做狭窄的墨守成规的理解,对鲁迅杂文形象的探求尤需如此.鲁迅的杂文是文学的正宗,是一个时代文学的高峰.欣赏鲁迅杂文,不能用我们惯用的尺子去衡量.瞿秋白关于鲁迅杂文的定义没有错,但它的内容太宽泛,应当给予更为具体的解释.文学艺术的形象是个复杂的问题,以小说而言,有以人物胜,有以情节胜,有以意境胜;以绘画而言,有工笔画,有意笔画,有变形画、我认为鲁迅杂文的形象性主要体现在勾划灵魂上.他刻划灵魂的过程.使文章形成一个别开生面的意境.因此泛论“形象性”就不能准确地指出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