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在分析效率和公平的经济学和伦理学双重意义的基础上 ,认为效率与公平的实现要发挥市场与政府的作用 ,但必须看到政府与市场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 ,提出利用社会道德力量弥补市场与政府在调节效率与公平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正确的公平效率观是追求两者的统一,把两者的对立性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最小化。从论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关系出发,通过阐明以往分配模式的局限,提出建立基于公平与效率平衡关系的分配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政府应当介入第一次分配,发挥市场与政府的双重作用,从而达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双重目标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教育效率是指教育对于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的贡献率。教育效率与经济效率的衡量标准不同,教育有其独特的效率原则。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不是对立关系,也不是主次关系,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是两个相互联系、同等重要的教育目标。现代教育应该坚持"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并重"的原则。单一依靠政府或者单一依靠市场都是有缺陷的,需要一种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市场发挥辅助作用的混合机制,这种混合机制比任何一种单一的机制能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我国现阶段出现的区域差距一方面是历史长期积累和惯性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改革开放后实施非均衡地区发展战略的结果,要解决我国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应当同时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我国区域差距不断扩大,并非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目标不当,而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兼顾公平”未能落到实处,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邢台学院学报》2015,(4):46-49
区域协调发展的本质就是如何正确处理效率、公平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区域发展过程中的效率、公平及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处理依赖于市场和政府作用的正常发挥。因此,必须创新体制机制,使市场机制能够自动协调区域发展,同时,政府也应进一步厘清和界定好职能,既不越位影响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又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公平与效率: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尺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公平与效率是衡量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两个基本的价值尺度 ,具有相对性、发展性和“合理性”等特性。从本质上来看 ,教育公平与效率是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 ,但在现实中又会因资源需求、配置方式和地区差异而产生复杂的矛盾冲突。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需要通过确立公平与效率目标、合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和制度创新来解决。  相似文献   

7.
教育公平与效率是衡量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两个基本的价值尺度,具有相对性、发展性和“合理性”等特性。从本质上来看,教育公平与效率是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但在现实中又会因资源需求、配置方式和地区差异而产生复杂的矛盾冲突。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公平与效率的矛盾,需要通过确立公平与效率目标、合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和制度创新来解决。  相似文献   

8.
政府在公平效率中的职能不仅仅是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结果意义上的公平,它还包括更多的内容。从公平的内涵看,政府的职能包括三个方面:维护起点的公平、权利平等;维护过程、规则的公平,机会均等;维护结果的公平、收入与贡献相符。从效率角度看,政府职能包括两项基本内容:纠正市场不灵、弥补市场缺陷和效率损失,以及实现社会效率最优。  相似文献   

9.
法律是利益分配书.经济法不仅具有分配功能,也具有再分配功能.经济法在初次分配中,对市场分配和市场自由作出了某些限制,发挥了法律应有的指导作用和预防作用.在再分配过程中,经济法发挥了调节经济的作用,协调了经济效率与经济公平之间的关系,保持了经济效率与经济公平之间的平衡.经济法在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中起着其他法律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的产品属性是生成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以及政府与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逻辑起点。准公共品属性是高等教育的实质属性,这根本地决定和要求了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公平与效率的健康统一,片面强调或袒护任何一方,都会导致对这种准公共品属性的误解或扭曲。坚持和张扬高等教育的这种实质属性,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各自在资源配置与调控方面的优势和积极作用,共同促成和保障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效率和公平不同于收入分配上的效率与公平。效率主要是通过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和竞争机制实现的,而消费公平要遵守“市场内公平”和“市场外公平”两方面的规则。“市场内公平”可以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直接体现效率,“市场外公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市场内公平”的补充和矫正作用.间接地达到促进效率提高的目的,二者共同构成现代社会消费公平大厦的基石。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们对市场与政府作用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作为经济调节方式,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各有其功能强弱点及不同特点。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要素市场体系,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健全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努力完善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这种双重调节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市场经济转轨时期资源配置中,由于市场的不完善,政府的规制不到位,有些地方还存在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和配置不合理等资源配置失效的现象。既有低效益的重复建设,也有违反资源配置公平的公共产品。应该发挥政府的作用,对资源配置中不合理的状况进行必要和有效的校正,使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共同发挥效用。  相似文献   

14.
论公平、效率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经济学的视角,把效率与公平看作是和谐社会的两大重要特征,认为和谐社会是资源配置的有效率和经济上的公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市场机制、政府调节与公平、效率的关系。认为构建和谐社会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资源配置的有效率和经济过程公平;另一方面还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节作用,创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实现经济起点公平。只有将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节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才能加快和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文章还对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经济上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对促进我国高职教育公平和健康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但在示范性高职院校遴选与建设中也存在公平与效率的冲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理性选择。应通过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常态化、合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和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等措施,实现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促进高职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公平的本质及其与效率关系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与效率不是同质的范畴,公平具有浓重的伦理色彩,其永恒的标准是其社会性,是“社会良心”的体现,社会标准、发展标准是评判是否公平的真正尺度。公平与效率关系既对立又统一,其本质是现代市场与政府关系的集中体现,两者应在不同时点、不同层次领域实现辩证的统一,制度设计应站在战略的高度把握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短缺教育”条件下的教育资源供给与配置:公平与效率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我国现阶段教育资源供给的短缺 ,既有总量性短缺 ,又有财政性、体制性和结构性短缺。为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平衡 ,当前要把重点放在解决财政性、体制性和结构性短缺上 ,因此 ,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与财政支出结构 ,扩大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参与 ,强化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中调节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公共精神产品在社会发展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现代社会政府功能定位的逐渐清晰和社会发展机制的日臻完善,公共精神产品的供给主体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第三方组织与政府、市场供给的融合,科学的供给机制能够使公共精神产品的供给达到效率最优化和公平最大化,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平衡,提高供给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满足社会对公共精神产品的需求。但是,如果仅仅依靠市场,公共精神产品的生产自然无法存在,公共供给的公平效应难以实现,因此,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到政府在公共精神产品供给中的支撑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按照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高等教育和谐发展应包括目标性和谐、结构性和谐与机制性和谐。为实现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政府应发挥积极作用,因为高等教育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政府要在维护社会的公平角度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均等。这就需要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与规划领域、结构调整领域、机制协调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高等教育公平的价值追求与政策抉择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认为高等教育公平是一个复杂的不断发展的概念,它的核心是制度或规则公平。在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相互关系中,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高等教育效率是高等教育公平的前提和手段,高等教育公平是高等教育效率的目的。因而,在政策抉择中应从完善高等教育体制,改良高等教育过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及关注弱势群体,建立有效补偿机制等方面入手,构建一个市场、政府、高校三者之间稳定、适应性强的互促关系,以此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