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开滦煤矿在近代中国工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研究开滦煤矿史对于近代中国工业史、煤矿史及企业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近十年来开滦煤矿史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民族主义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十年来,学界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问题的研究已取得了相当的成果。本文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理论渊源、发生原因、构成内容、演变和类型,以及民族主义与中国现代化、文化民族主义等方面,对90年代以来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简要评述,并检视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促进该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3.
关于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二册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有三处,分别出现在“导语”和第一节“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中。“导语”中的表述为:“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企业,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近代图书馆是在鸦片战争以后出现的。自20世纪80年代队来,学术界,尤其是图书馆学界,对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发展历史给予更多的关注,推出了一批批研究成果。文章从藏书楼与近代图书馆、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发展概况、近代图书馆兴起与发展的历史条件、西方文化与中国近代图书馆、近代人物与近代图书馆、关于中国近代图书馆评价等6个方面进行回顾与梳理,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5.
过去一般将敌后战场抗战与中共军队敌后抗战等同起来。自20世纪80年代起,即有论者论述国民政府军不仅在正面战场抗战,也在敌后进行游击战争。最早发表文章的是潘荣、肖前《抗日战争中的敌后国民党军》一文(载《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4期),后有戚厚杰《国民党敌后游击战初探》(载《军事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和韩信夫《试论国民党抗日游击战场》(载《民国档案》1990年第3  相似文献   

6.
灾荒,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从灾荒与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以及荒政、灾因等方面,综述近十年来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的成果和史学动态,并提出了关于加强和完善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逐渐重视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一些问题还存在不同观点。了解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主要观点和研究状况,对于进一步研究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近代湖南经济史从七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一是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上侵略湖南的过程、方式和危害进行了剖析;二是对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了探讨;三是对工矿业的特点、工业落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四是对商品市场进行了总体研究,对商业发展状况进行了个案分析;五是对代表性的人物进行了研究;六是对近代湖南经济与辛亥革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七是对财经政策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来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灾荒,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从灾荒与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以及荒政、灾因等方面,综述近十年来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的成果和史学动态,并提出了关于加强和完善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辜鸿铭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辜鸿铭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化保守主义者。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大陆学界对辜鸿铭的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无疑对深化近代文化保守主义乃至近代思想史的认识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这一时期的辜鸿铭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和述评。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连年的灾荒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对于中国近代灾荒史的研究一直为史学界所重视。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社会史研究的复兴,关于中国近代灾荒史的研究更是呈现出了繁荣发展的局面。近代东北灾荒史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由于学者不懈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归纳总结的同时,结合现阶段近代东北灾荒史的研究现状,对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1912年~1919年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但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是以纺织业、面粉业等为代表的轻工业为主,重工业的发展却举步维艰,基础极为薄弱,使近代中国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即使是蒋介石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到官僚资本垄断工业局面的形成,这一状况也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是什么原因导致近代中国的重工业无从发展呢? 首先.从资源上看,中国虽然疆域辽阔,资源丰富,但19世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建国以来国内外理论界有关康有为《大同书》的研究从四个方面作了系统综述。1.关于《大同书》成书年代问题的研究;2.关于《大同书》所描写的大同社会的社会性质的研究;3.关于《大同书》的基本思想及其社会作用的研究;4.关于康有为《大同书》和中国近代化道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赵君豪的《中国近代之报业》,是继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之后又一部重要的中国新闻史专著,不仅为了解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新闻业状况提供了完备的资料,而且为传承中国优秀新闻人的责任意识,留下了珍贵的印记。  相似文献   

15.
《新闻报》是近代中国数一数二的历史悠久、影响力巨大的报纸,保存了丰富的资料,很有研究价值。利用《新闻报》去探究中国近代体育是一种尝试,通过它的视角看中国近代体育,来评论和分析近代体育的发展和影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五方元音》是尧山樊腾凤编撰的一部等韵化韵书,是研究近代汉语语音的重要材料。20世纪20年代,钱玄同关注到《五方元音》对近代音研究的价值。后人承其余绪,迄今已有百余年之研究。纵观百年来对《五方元音》的研究,我们发现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研究特点,学界关注的角度也在不断变化。本文对百年来《五方元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梳理,根据其研究的特点,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同时,在检讨《五方元音》研究基础上,对今后《五方元音》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一章第一节在讲述“东北易帜”影响时写到:“这样,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为什么要加上“形式上”三字?理由有四: 一、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十分激烈。有蒋派、汪派、桂系等等。二、东北易帜后,国民党各派新军阀盘踞一方,混战不断,先后有蒋桂战争、蒋冯战争、中原大战等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私立大学是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私立大学在其产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在学校管理、经费筹集、课程、教材教法、师资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涌现了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等著名大学。新中国成立后,近代中国的私立大学消逝了,至20世纪80年代末才又悄然兴起。这些成功的私立大学在那样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下是如何生存发展的?其办学机制和成功的奥秘又是什么?私立大学的成功、失败和经验、教训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近年来,近代中国私立大学的研究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不少学者开始对近代私立学校进行研究和反思,一些学术著作和论文陆续发表。因此,本文拟对十几年来私立大学研究的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具有近代意义的留学生教育虽然只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但却出现了三次留学潮 (清末民初、五四之后、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和五代留学生 (即洋务运动、清末民初、2 0世纪 30年代前后及 5 0年代、80年代 )。这些留学生 ,特别是留美生 ,对近现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无可替代的重要影响。但是 ,有关留学生、尤其是留美生的专著并不多。令人高兴的是 ,天津古籍出版社新近推出的李喜所教授等撰著的《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一书 ,不仅填补了留美生历史研究的空白 ,而且新意迭出 ,独具学术个性。该书的创新之处在于 ,突破了单一的叙述留学生学习、生…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民主思想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与帝国主义及中国封建势力进行革命斗争的有力思想武器。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与发展大体上可划分为四个时期:19世纪40-80年代,是中国近代民主思想萌生时期;80-90年代中后期,是近代民主思想初步发展时期;90年代末至20世纪初,是近代民主思想发展、成熟和广泛传播时期;辛亥革命以后,是近代民主思想深入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