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加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目前,大学生的思想上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关大学生成长成才与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因此,必须深化德育改革,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寻找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强化学生情感体验 增强高校德育实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当长的时间里,高校里关于德育的课没少讲,工作没少做,但效果不甚理想,质可否认的,那就是,我们在高校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对德育情感的体验重视不够。具体地说,这种状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枯燥与空洞的德育内容,和陈旧的教育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大多只重视大学生掌握理论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以思想品德知识的认知为主,忽视教育内容和现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复杂联系,忽视大学生的道德困惑、精神和情感需要、思想难题的分析和解决,缺乏对大学生人格发展和道德生活中面临的…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对高校德育状况的满意程度是评价高校德育工作的成效的重要标准。调查表明,大学生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满意度较高,高校德育的总体状况良好,但同时也存在德育形式枯燥、内容不吸引学生等不容忽视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育观念上的重智轻德,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缺乏层次性,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不强,队伍建设重视不够,德育评价机制不完善。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是互联网的最大用户群体,他们的网络道德和道德行为表现值得关注。本研究使用抽样问卷调查法,探讨了225名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的网络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发现: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与社会道德准则总体一致,其道德信念对现代德育的目标与要求的接受程度较高,但大量存在的网络失范现象一定程度干扰了德育客体对部分社会道德准则的再认效果,使其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并不坚定,在道德行为选择上存在诸多与现代德育目标背离的现象,趋于功利化。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道德知行错位与德育方法刍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笔者针对大学生道德表现知行错位的现象,分析了高校德育存在的误区,根据现实社会和大学生的特点,以及高校德育的主要目标,提出了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红色影视资料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承载国家的主流意识,反馈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传承国家的时代精神与民族品性,蕴含着极强的德育功能,是高校德育育人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但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教育实效性弱化的现象。因此,新时期探究红色影视资料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整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红色影视资料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承载国家的主流意识,反馈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传承国家的时代精神与民族品性,蕴含着极强的德育功能,是高校德育育人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但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教育实效性弱化的现象。因此,新时期探究红色影视资料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整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德育比较中存在浪漫化和妖魔化两种倾向,与之并存的还有对中西方德育范式的严重误解。对中国德育范式的妖魔化,是德育研究中贬低中国德育范式的重要原因。中国德育范式在学术研究中往往被涂上泛政治化、学生不自由等标签,但事实并非如此。而在对西方德育范式的浪漫化背后,西方德育范式的现实实践也存在重大问题与缺陷,特别是严重的校园暴力和忽视德育内容等。德育比较需要客观,并需要关注相应的社会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是: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教育体系进一步健全;工作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价值取向日益人性化;理论研究取得新突破。存在的问题有:德育新理念的贯彻落实相对迟滞;教育合力尚未形成:师资队伍仍不稳定;理论研究对大学生现实问题关注不够,教育效果仍不尽人意。未来展望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且将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工作队伍也会得到切实加强;实效性将有显著提高;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然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是国家民主政治和个人政治社会化的一部分。当前,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表现为积极进行结社活动,但存在功利倾向;参与行为与认知不一致,实际参与行为少,存在冷漠现象;制度性参与为主,非制度性参与时而发生。这主要与现实环境因素的制约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缺陷有关。应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供制度保障,营造文明的政治文化环境来切实改善参与环境,培育大学生理性参与行为,强化理性参与行为。培育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更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德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当前形势,突出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引导大学生走健康成长的道路,实现高校的培养目标。然而,目前高校德育教学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就此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一、高校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自一九八0年高校开德育课以来,德育教学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世界现、人生观、道德观等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青年大学生道德滑波现象仍十分突出,虽然各种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德育工…  相似文献   

12.
现代高校德育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困惑重重,德育内容与现实脱节,大学生的道德知行分离现象严重,一些不和谐现象发人深思."礼"是人类文明最基本的特征和最重要的标志之一."礼"不仅仅是用来交际的手段.更是一种成于内而形于外的文化积淀.今天的在校大学生将是明天国家的中坚,他们的良好举止不仅反映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同时也将对社会产生良好的示范作用.在大学生中大力开展礼仪文化教育将是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已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具备了基本的道德素养和法律常识,但仍在情与理、德与法相交融的问题上存在着困惑,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知行脱节的现象。基于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立足于学生的价值观,深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从而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德法素质。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发展特征及问题,使用自编大学生政治心理认知问卷,从政治认知、政治参与、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四个方面分析大学生的政治心理。研究发现,政治认知中,多数大学生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及思想政治的作用给与了积极的肯定,但对官员集体形象以负性评价为主;对政治和社会时事的关注度不高,政治参与不够积极主动;大多数学生政治情感深厚,部分有情感淡漠;政治行为以理性化为主,但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偏差。并提出大学生政治心理不良现象的疏导机制。  相似文献   

15.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当今的大学生往往把考上好学校、找份好工作或出国深造看作是自己成功的模式,个人如此,家长亦然。与此同时,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认为学习好就是好学生,而忽视对学生人格、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教育。加之现实社会中存在的腐败、犯罪等消极因素以及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尤其是近年来网络上不良信息的传播等,严重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切实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任务重、责任大,而且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认真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大学生是高校德育的时代课题。高校德育要顺应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要求,加强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在研究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上,在推动学科建设更好地服务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上,在探索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紧密结合的实现途径上有新的突破与发展,不断提高服务于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激励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通现象,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使用频繁但脱离实际,激励形式多样但比较陈旧,同时激励收效不足常常导致激励扩展空间不够。这些问题主要是市场经济、多元文化以及领导体制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为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完善,必须提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价值的认识,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的方法,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8.
《大连大学学报》2019,(5):119-123
形象礼仪融德育与美育为一体,其在大学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随机网上抽样,对800余名在校大学生的形象礼仪认知与需求现状进行调研,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形象礼仪知识缺乏了解、认知程度低,但认为形象礼仪知识非常重要,学习热情较高;被调研学生中只有24%学习过形象礼仪相关课程,但教学效果有待提高。其原因可能是,高校对形象礼仪课程不够重视,形象礼仪课程教学设计有待完善。从完善高校德育、美育教学体系和营造社会良好风气两方面出发,提高大学生形象礼仪认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问卷的分析研究发现:多数大学生的精神信仰是科学的、合理的,他们能以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来看待现实社会、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淡漠及模糊的倾向,不够关心国家政治等问题.文章提出: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力度,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密切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以人为本强化大学生的实践意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形成合力,塑造大学生的健康政治人格.  相似文献   

20.
1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都是高校对于学生开展的核心工作。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时代课题。认真分析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思考当前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之策,对于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有效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新变化,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新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课题和新任务。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暴露出了不少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1.1重视程度有待提高。部分高校领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一些地方领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没有真正的重视,关怀不够,仅停留在形式上的开会、作布置上;一些高校的领导还没有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一些高校的领导在处理德育和智育的关系上“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依然存在,他们重视学校的办学规模、学科建设、师资培养等工作,认为当前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指标是SCI论文数、博士点、科学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