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我们的习作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让学生在生动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丰富  相似文献   

2.
一、自主感悟,闪现灵性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习作的外延应该与生活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习作的源泉.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叶老的话精辟地道出了写作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相似文献   

4.
前人有言,生活如泉水,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的确,丰富的生活是作文无穷的源泉,但这源泉并不一定能喷涌而出,汇流成溪。如果有适当的引导,便可使文章水到渠成。近日聆听了彼得·海洋教授的报告——《让学生不怕作文》, 我的这种感受更加深了。彼得教授从六个方面阐述了  相似文献   

5.
一、自主感悟,闪现灵性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习作的外延应该与生活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习作的源泉.……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序中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都明确告诉我们,要让生活成为学生习作的源泉,让学生习作中充盈着生活的旋律,流淌着生活的情愫。要让生活成为习作的源泉,就要让学生会观察、会思考、会积累、会加工。  相似文献   

7.
胡金凤 《时代教育》2014,(8):205+212
"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叶圣陶老先生的话道出了作文的真谛。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要让学生的作文有内容、有个性、有灵性、充满真情实感,必须根植于生活。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我们要善于发掘生活中的习作资源,为孩子创造一个个活生生的、原生态的体验环境,让他们用心感受生活,用笔记录生活,让作文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之中。1.观察中关注生活。人类社会万紫千红、异彩纷呈,有写不完的人和事,大千世界中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无不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写作素材。我们深知学生对大自然无比喜爱,顺应儿童的天性,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让他们亲近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秋天,孩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学生的作文应来源于生活,作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从观察体验日常入手。有人说,生活是语文,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寻找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10.
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竭。"我们只有让学生拥有丰富的生活素材和语言材料,学生习作才会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学生才会具有自然素朴的美感。本文主要谈的是小学生习作教学中美感渗透的分析与研究,让学生的习作亮丽起来。  相似文献   

11.
张彩娟 《考试周刊》2012,(83):53-53
叶圣陶曾有个生动的比喻:"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淌不歇。"诚然,文章是生活的反映,是个人生活积累的再现。生活则是作文不竭的源泉。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情感等构成文章的一切材料,都来源于生活,积累于生活。作文就是学生通过手中的笔,描绘生活,再现生活。因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与生活对话,  相似文献   

12.
秦兴怀 《现代语文》2011,(2):132-133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息。”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它道出了写作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有生活实际,学生才乐写;有了情感体验,才能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在指导作文时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  相似文献   

13.
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只有把学生的目光引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唐代诗人杜牧,因被深秋时节的枫林美景深深地陶醉,达到了流连忘返的程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然而,每当作文学生总是感到无话可谈、无文可写,甚至于谈文色变。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让学生“有源头活水”。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个不停。”这段话形象地说明生活与作文的密切关系,因此,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然而,每当作文学生总是感到无话可谈、无文可写,甚至于谈文色变。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让学生“有源头活水”。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个不停。”这段话形象地说明生活与作文的密切关系,因此,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可见,作文与生活是紧密结合的。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又为生活服务。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又该如何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呢?  相似文献   

18.
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只有把学生的目光引向多彩的生活,引导他们撷取鲜活的作文素材,才能写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作文来。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童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化作文教学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及生活体验后如何真诚、自然、准确地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作文来源于生活,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