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何书置致吴文治书信,信封有“湖南师范学院零陵分院缄”字样,信纸用“湖南师范学院零陵分院稿纸”,收件地址为“北京东城张自忠路三号人民大学宿舍”,落款时间为“10.20”,邮戳时间为“湖南零陵1981.10.20”、“北京7支1981.10.23”。吴文治先生,1981年为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何书置先生,湖南永州道县人,1959年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曾任零陵师专中文系教授、柳何研究室主任、图书馆馆长。著作有《柳宗元研究》、《柳宗元在永州》等,论文有《“永州八记”应改称“永州九记”》等。1981年10月4日至12日,零陵学院主办柳宗元学术讨论会,同年出版《零陵师专学报》(本刊前身)1981年第2期“柳宗元研究专号”。内有何书置《柳宗元永州十年纪略》、《试论柳宗元的文学批评观》二文。《柳宗元学术讨论会报到册》参会学者本人的手写登记有:“吴文治男56副教授北京东城张自忠路三号人大宿舍”、“何书置男47讲师零陵师专”。何书置致吴文治论柳宗元书即在此背景下撰写,如今转瞬已过33年,何、吴二先生均已作古,而其论学问道之精神固为不朽,为此本刊特将书信重新发表。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2.
柳诗在宋代的接受与宋代的诗学思想有着紧密关联,诗学思想与人格境界之"平淡"追求,深深的影响了柳宗元诗歌在宋代的传播过程。宋代对柳宗元诗歌的接受主要从"陶柳"诗风异同论、"韩柳"诗风不同论、柳诗深得"骚学"论等三条路径展开的。  相似文献   

3.
唐代柳宗元曾经写过一篇《师友箴》,主要是讲为师和为友之道。此外,柳宗元还写了《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等专门阐述"师道"的文章。在这些论述中,他主要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第一,全社会都应该重视和尊重老师。  相似文献   

4.
崔学攸《读柳宗元〈封建论〉书后》,原刊北京清华学校《清华周刊》1918年第136期。崔学攸,字慕庭,广东南海人,清华学校学生,见《清华周刊》1918年第4期《本校同学录》。后留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除此文外,作者在《清华周刊》刊有《读邶鄘卫风书後》、《赵受韩上党论》、《鲁仲连义不帝秦论》、《樗里子甘茂合论》、《诸葛武侯论》、《学然後知不足》、《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论》、《修利堤防达沟渎论》、《文明竞争论》、《为国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论》、《送高四级留美书》、《陈母李太宜人六十寿序》,及译文《童子义勇队述略》等。  相似文献   

5.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其思想主要见之于《老子》一书。老子思想中蕴含的哲理、价值和智慧,营养过诸子百家,启迪过历代哲人的智慧。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身陷逆境的柳宗元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对《老子》作了较高的评价,从中挖掘出其积极"佐世"的思想。通过学习和研究,我们能看出柳宗元的思想和文学中对老子思想的传承和发挥的清晰痕迹。  相似文献   

6.
崔学攸《读柳宗元〈封建论〉书后》,原刊北京清华学校《清华周刊》1 9 1 8年第1 3 6期。崔学攸,字慕庭,广东南海人,清华学校学生,见《清华周刊》1 9 1 8年第4期《本校同学录》。后留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除此文外,作者在《清华周刊》刊有《读邶鄘卫风书後》、《赵受韩上党论》、《鲁仲连义不帝秦论》、《樗里子甘茂合论》、《诸葛武侯论》、《学然後知不足》、《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论》、《修利堤防达沟渎论》、《文明竞争论》、《为国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论》、《送高四级留美书》、《陈母李太宜人六十寿序》,及译文《童子义勇队述略》等。  相似文献   

7.
唐代大思想家柳宗元学术思想的核心是“中道”,他说:“圣人之为教,立中道以示于后.”(《柳宗东全集》卷三《时令论》下,以下引《柳河东全集》只注卷数和篇名)“当世者,大中之道也.”(卷三《断刑论》  相似文献   

8.
因为柳宗元《马室女雷五葬志》中有"以其姨母为妓于余"句,既往的研究都把马雷五之姨当成了柳宗元永州所纳之妾,兹从八方面予以否定。细读《戏题阶前芍药》、《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表现了柳宗元对家庭、婚姻的相思、恋爱与焦灼,提醒了他的同僚与朋友,引出当年冬建房、乔迁、纳妾的一气呵成。  相似文献   

9.
严可均辑崔骃《博徒论》佚文有误辑.崔骃《博徒论》中之博徒形象是作者崔骃以自嘲的笔锋描绘的自我形象,而农夫形象绝非作者以自嘲的笔锋描绘的自我形象.崔骃《博徒论》不是一篇问体赋作,更不是什么杂赋.崔骃《博徒论》之主题是待长吏访贤之隐者不可隐于农夫而应当隐于博徒.《后汉书·崔骃列传》未将崔骃《博徒论》列入崔骃所著是崔骃《博徒论》失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柳宗元的《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答刘连州邦字》、《登柳州峨山》、《柳州寄京中亲故》、《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等等在柳州的名篇,在近年来出版的柳宗元诗文选注或赏析著作中多有收入。对于这些诗文中有关柳州地理方面的注释,许多是经过严密考证而准确无误的,也有不少是不够准确或明显错误的。如有些与有关地方历史沿革不相符,有的与柳州地理面貌的实际状况有出入,有些问题不是亲到柳州进行实地考察是很不容易发现的。笔者针对这些问题,以查考文献资料与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供治柳学者参考。龙城·柳州·马平龙城:柳州原为龙城郡,唐高祖武德初改郡为柳州。——《柳宗元诗选注·柳州寄京中亲故》,漓江出版社1993年6月版,194页。  相似文献   

11.
柳宗元在《非〈国语〉》中,从义理的角度具体在以下方面伸长了"大中之道":首先,在道德伦理领域,柳宗元认为,礼、信、忠、贤、孝等均本于"大中之道";其次,于治道方面,发挥了"大中之道"中行仁义之德政的政治主张;另外,还主张"崇礼明法"之治道。  相似文献   

12.
吕国康的《柳宗元评说》是一部很扎实的柳学研究专著。作者积二十年之功力,对柳宗元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探索与评说,书中的长章短论都凝聚着作者的才情、智慧与心血,是柳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它让我们从柳宗元想到了梭罗,从古代山水审美想到了现代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3.
王云六《与胡寄尘论“万有文库本”〈柳宗元文〉之选注》,原刊《中国新书月报》1932年第2卷第9-10号新书评介栏目第7-8页。王云六,生平事迹不详。《中国新书月报》,1930年12月由上海华通书局创办,至1933年3月停刊。是当时报道新书较为全面的一种期刊,被社会各界公认是一份实用、有趣而又有益的刊物。为吸引读者,该刊对于新书的书目力求新颖详尽。辟有新书评介、名著题解、读者来信、出版界消息等栏目。胡怀琛选注《柳宗元文》一书,先收入《万有文库》,又收入《学生国学丛书》,又收入《新中学文库》,均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王云五主编。此文作者署名“王云六”,疑为针对王云五之笔名。文后有编者按语,署名“狷公”,即华狷公,《中国新书月报》编辑。撰有《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现代出版界》、《看他横行到几时的“翻版书”》、《南宋民族文学家》等。  相似文献   

14.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出身在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官僚地主家庭,只是后来几代,官越做越小,门户已不如以前那样堂皇。当时是德宗皇帝即位,宦官掌权,朝政腐败。柳宗元看到这种情况,便决心革新朝政,他写了一篇关于革新的《辩侵伐论》的奏表,上奏给德宗皇帝。 柳宗元写的《辨侵伐论》,很快就传到了东宫。太子看后感到有独特的见解,他说:“这个人一定是能写善谈识时务的人呀!”  相似文献   

15.
柳宗元是否回过河东,主流看法一直持否定态度。认真翻检《柳宗元集》,新发现《游黄溪记》有"北之晋"之言。分析该文语境,联系《送独孤申叔侍亲往河东序》《晋问》以及河东传说之描述,基本可以肯定柳宗元在贞元十七年(801)回过河东。  相似文献   

16.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咏雪"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历代不乏佳句名篇。王维的"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写得浑然敦厚;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洋溢着绮丽芬芳;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驰骋着诗人浪漫想象,论名篇则有谢庄的《雪赋》、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在《非国语》中对《国语》所记载的不合于“道”的内容给予否定,突出表现了他的政治观点和思想观点。《非国语》的政论性突出地表现出柳宗元“德”的思想观念上。他认为“德”是统治者统治社会的先决条件,是使人归顺的力量。柳宗元“德”的思想意识即是“大中之道”;《非国语》的政论性还突出地表现出了柳宗元鲜明的政治观点和“德政”的执政理念;《非国语》的政论性还表现在思想、政治观点与现实的套切关联上。  相似文献   

18.
先秦诸子书成书较为复杂,其中的一些有增加、补缀的成分。柳宗元从多个层面对其进行质疑,写下了多篇辨伪之作。在这些作品中,柳宗元信奉儒学、融汇佛学、贬低道学;继承了《春秋》学派之疑经思想、反对经学中的章句师;拓展了辨伪方法,推动了古籍辨伪学的发展,在辨伪学史上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9.
读孙昌武同志所著《柳宗元传论》,深感该书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了新的综合,用力辛勤,值得肯定。但该书有的见解似乎是对原文的理解出现了差错,因而作了一些文不对题的阐述。如该书第八章《坚持理论斗争》中关于“生人之意”的提法即是一例。孙昌武同志在该书第二六一页写道:柳宗元“写作了《贞符》、《封建论》等理论著作,总结了他对于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了一种以‘生人之意’为动力的历史发展观。”并以“生人之意”作为论点,用了十多页的篇幅具体论证柳宗元的社会思想。  相似文献   

20.
柳宗元曾提出儒释相合于"性情",他依据的儒家经典是《易》、《论语》。因此,《易》是柳宗元思想来源之一,本文主要从其对易学态度、易与心性思想、易与大中之道三个方面尝试性分析柳宗元的易学思想底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