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琪 《海外英语》2011,(4):120-121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现象语言的功能很多,但其最本质的和最主要的是它的交际功能。在以往的外语教学中,往往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视了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的重要作用,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不了解外语的文化背景,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外语。东西方的社会是在不同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所以人们的思想、信仰、习俗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应当加强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把英语学"活",达到英语教学之目的,而且有助于学生积东西方文化为一身,提高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2.
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教学应重视文化导入,然而在我国外语教学中对社会文化因素的重视是不够的,传统英语教学只是培养"纯语言能力",这不足以保证人们在实际情景中进行有效的交际.语言和文化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要想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必须了解产生和使用这种语言的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否则就不能真正掌握它.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越须注重方法和策略,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传授相应的语言文化知识.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等途径,可以促进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  相似文献   

3.
王宏 《考试周刊》2009,(4):37-38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此在语文学习中,不仅要在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把握语言,而且要注重采用一定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语言的差异,培养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注重文化的内涵,使学生了解、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4.
语言体现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内容,语言是一种社会交际的工具。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不了解外语的文化背景,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外语。本文有两个方面论述了高职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应当加强文化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蒋睿 《考试周刊》2011,(69):97-99
学习外语不仅是掌握语言的过程,而且是接触和认识另一种文化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语言教学向学生传授所学语言国家社会文化等国情知识,增强学生对两种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他们逐步具备文化比较能力,以便提高文化素养并进行语言交际。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有关国家的文化,才能使他们在对外交流中具有跨文化意识,而不会出现交际失误。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在外语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语言知识,还要让学生了解该语言的文化知识,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文化导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以便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所学语言,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田蓓 《辅导员》2012,(18):65-66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中,传统文化可称得上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从《诗经》到"唐诗宋词",这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帮助学生积累这些知识,不仅能让他们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丰富他们的语言素材,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积累、丰富自己的传统文化知识,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呢?我的初步认识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外紧密结合,多种方式积累语言。  相似文献   

8.
孙锦 《考试周刊》2014,(50):93-94
人类不管使用语言,还是学习语言,都受到母语及文化的影响。在以理工科为主导的高校外语教学环境下,大部分学生择习外语的首要目的是提高跨语言交际能力。本文通过汉语和德语的语言使用对比,结合语言迁移理论和跨文化学习的理论,分析其文化内涵,从而深入阐释中德文化之间不仅有"异",而且存"同",并根据问卷调查所得的德语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跨文化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英语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学生语言知识的获得,言语技能的形成,不仅有赖于教学,而且还依赖于社会活动.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把语言知识传授和言语技能训练建立在文化习得的基础上,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掌握根植于语言之上的文化,从而提高对中英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发展英语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日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日语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而培养社会文化能力主要且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日语教学中导入日本文化.所谓的文化导入,指的是在语言教学之中引入该语言的文化背景和内容,使语言教学融入社会文化之中,达到外语教学的目的.结...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语言反映一个社会的文化,脱离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是难以掌握其语言的。由于各个国家历史发展、居住环境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其文化也存在着一些差异。了解这些差异,丰富文化背景知识是学习语言所必须的。近几年高考英语命题提供这样一个信息:高考试题所负载的文化信息量不断增加,着重考查学生运用语言能力而不只是语言知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孤立地教授语言知识,忽略文化背景知识,不仅费时费力、效果不佳,而且会加重学生负担,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它不仅包括语言教学,而且应该包括文化教学.我们在教学中应体现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交际习俗与礼仪、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总之,大学英语教学应使学生全面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俗习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胡琪 《天津教育》2007,(10):53-54
跨文化教育一般是指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的一种教育。英语是基础教育阶段最直接呈现外来文化的学科,学习英语是了解世界文化的最好途径。所以学习英语不仅要学习语言知识,而且要学习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以及风土人情。英语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语言点,而且要在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学习英语国家文化的情境,为学生日后的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两者不仅相互映照,而且还相互包容.由于语言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与载体,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因此,高职英语教学不仅要介绍语言知识并进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更应该把这种学习与训练放到文化教学的大背景中进行,使学生从文化的角度上真正学好该语言,最终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王海燕 《文教资料》2008,(12):35-37
语言的文化气质是在交际过程中给人留下的一个整体印象.它不仅受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而且是由语言本身的结构特点所决定.在语言的诸多要素里面,词汇是语言中反映社会发展最敏锐的部分.探究新词新语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对语言的深层次的文化蕴涵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从中领略现代语言的文化气质.  相似文献   

16.
外语教学的最主要任务是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只教会学生语言、词汇、语法是不够的,还必须让他们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大融合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一种现实需要.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仅需要良好的外语语言能力,而且也要求人们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灵活运用这些文化知识.在阅读课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旨在探索阅读教学中如何导入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文化与语言是紧密联系的,文化在语言交流和使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一种语言总是和使用该语言的民族或国家及其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相关联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解语言知识,训练语言能力,而且还要讲解文化差异,加强有关文化知识的传授。  相似文献   

18.
英语新课标指出,"学习外语不仅是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接触和认识一种文化的过程。因此要有意识地结合语言教学向学生传授所学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等国情知识,同时增强学生对两种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他们逐步具有文化比较能力,以提高文化素质并得体地进行语言交流。"  相似文献   

19.
把语言和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不仅符合外语教学的规律和目标,也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外语的综合能力.另外,在文化信息传播过程中,不仅要"知己"、"知彼",还要注意外语考核方式的革新、教师角色的定位、多媒体网络技术与常规教学手段的整合与文化定势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词汇是语言中最活泼、最具生命力、且最能体现时代和社会变化的一个要素,因而不仅受到文化的制约,而且词语中的文化信息也能生动地反映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内涵.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如果对西方的文化背景知识不甚了解,忽视了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讲授.那么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交际上的障碍.因此要想使学生顺利完成交际,就必须在教学中把语言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重视文化教学,让学生注意英汉词语中文化信息差异对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