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教育》2007,(1):29-29
同样一名老师,在农村学校工资只有几百元,在县城学校就一千多元,到了省城就两三千元。基层学校好不容易培养出一名优秀教师,往往拿到荣誉之日就是离开学校之时。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教育果实,大量被城市和发达地区收割了。  相似文献   

2.
[事件] 在农村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学校的好教师,呆不了多久就被调往城镇学校,而新调来的教师往往是城镇学校分流出来的。最近,某县正值“教师进城”选考工作刚刚结束,有40名教师过关斩将“杀入”城里中小学任教,这项工作该县已连续进行4年多了。在西部某地一批当地城市学校落聘的教师也将被分流到农村学校任教。  相似文献   

3.
2003年12月29日,山西省人民教育基金会安泰奖励教师基金第二届优秀教师奖在太原颁发。古交市邢家社联合学校教师康守宝等11名优秀教师受到了表彰,每人奖励3000元。“安泰奖励教师基金优秀教师奖”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安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安民先生为支持我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鼓励教师在山区、农村任教于2000年而设立的。该奖金每两年颁发一次。“安泰奖励教师基金优秀教师奖”在太原颁发  相似文献   

4.
刘霞  倪学清 《四川教育》2009,(11):15-15
【案例1】从换门牌到设立摸高架 山东省高密市康成中学,是一所被专家誉为“中国教育经典”的学校。这所投资一个亿的学校,从全国招聘了一流的教师,从全市招收了一流的学生。是不是这样一所学校就不出问题了呢?不是的,照样出问题。比如,建校之初,教室的门牌常常被学生用手打歪或打下来。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农村山区学校.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学校教育正面临“教师老、手段老、教具图书老”——“三老”的困惑.极大的影响着农村教育健康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某媒体以“贫困地区为什么办不出好教育”为题,对“穷地方办穷教育”的农村教育困境进行了报道。文中有这样一句比喻:现在我国的城市成了农村贫困地区人才的“收割机”。 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教育果实,大量被城市收割,已是一个不争的现实。首先,“收割机”收割农村学生,使农村人才流失而变得更为贫乏。在贫瘠的农村,面对艰难的物质生活环境,学生及其家人向往繁华的城市生活。教育改变命运,很多人深信并选择了这条途径,于是,他们砸锅卖铁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这些优秀学生考上大学后,并没有返回落后的农村,他们很多扎根繁华的…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 肖宗六先生是我国教育学领域的知名学者,长期从事学校教育管理研究的工作。他在学术上的诸多建树对我国学校教育管理研究乃至教育决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把他撰写的《我的治学之道》系列文章推荐给大家。这些文章既有肖老几十年怎么做学问方面的总结,也反映了他的治校之道、为人之道、处世之道、交友之道。 在新时期,我们的教师不能是“教书匠”,而要做“研究者”,做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必须加强各方面的修养,全方位地发展。要做教师,首先得是“人师”,希望这一组文章能对教师如何做人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个农村初级中学的语文教师.教了11年书。对于农村教育,我曾经彷徨、困惑,我甚至曾以为,一辈子扎根在农村学校,是不可能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在那段时间里.我陷入了深深的挣扎之中,我的努力会有回报吗?我能否像城市教师那样把课上得妙趣横生、生动盎然呢?思索的结果让我自己也很失望。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教师.我绝不可能像城市教师那样成为“名教师”、“骨干教师”的.我的职责就是把自己的“三分半责任田”种好.就万事大吉了。  相似文献   

9.
他,是从一名普通教师,走上校长岗位,把一所农村中学办成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成为全省同类农村中学首例,被省教委领导赞誉为“农村中学的典范”;他,由于业绩突出,被破例提拔为莱州市教育委员会主任,三年任期之中,凭超前的思维、过人的胆识和真抓实干使全市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被山东省政府确立为全省教育工作示范市的两个县级市之一;他,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建议并主要参与了莱州一中新校建设,这所总投资逾2亿元人民币,占地520亩,校舍建筑面积12.8万余平方米,容生规模达108个教学班、6000人的现代化学校巍然矗立于渤海之滨,其标准、规模在全…  相似文献   

10.
【人物档案】苏静,山东青岛人,青岛大学教师,苏州大学教育学院硕士。本科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曾任青岛嘉峪关学校语文教师,2001年荣获青岛市新教师优质课比武一等奖第一名,其风格独特的“诗教”被《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专题报道,被朱永新先生誉为“创造了教育奇迹的年轻人”。曾赴全国30多个城市的大、中、小学进行“诗教”专题报告及教师、学生培训百余场,引起强烈反响,被潍坊教育学院、长沙诺贝尔摇篮教育集团等单位聘为客座教授。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近百万字,2004年末,第一本个人专著《麻辣学生酷老师》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1.
赵海建 《广西教育》2008,(32):21-22
农村初中学校已逐渐全面使用新教材,如何适应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对教师行为的新要求,怎样较好地使用新教材,使课堂教学与时俱进,仍是贫困地区农村初中学校教师所要探究的课题。但学校教研活动一直是贫困地区农村初中学校普遍存在的弱点,与县城、城市初中学校相比至少滞后5年以上。因此,学校教研更凸显其重要作用。笔者长期在贫困地区初中学校教学,  相似文献   

12.
从青春飞扬到霜染两鬓,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校长冯振飞和他所领导的学校一起走过了20多个春秋。20多年来,冯振飞从一名普通的民办教师,成长为省特级教师、“全国‘十杰’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校长”、“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他所领导的学校也由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发展成为辽宁省模范学校、辽宁省农村示范初中,拥有辽宁省文明单位、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20多年中,他有数次机会选择更好的职业,但他始终坚守在农村教育的第一线。是什么动力使他在农村中学校长的位置上一干就是20年?  相似文献   

13.
于蓉 《河北教育》2014,(6):34-35
【案例】 贾校长到A校履新,发现学校原有校规校纪中有不少不尽合理之处。为使自己上任找到一个能引起震动的突破口,令人信服。于是,他终于选中了一条原来学校里规定,“本学校干部和教师,凡上班迟到者一律扣当月奖金1元。”  相似文献   

14.
观点     
《福建教育》2008,(5):2
【让校训走进学生心灵】;【学校文化应包括物质、行为、制度、心理、观念、精神六个层面】;【教研要从“以校为本”向“以师为本”转变】;【提高教育质量是避免农村学生辍学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5.
媒体聚焦     
农村教育的"血"被城市抽走《中国青年报》发表张洪清的文章认为,在越来越多的困难中,贫困地区教育的"血"被城市抽走,城市成了农村贫困地区人才的"收割机"、"抽血机",不能不令人忧心忡忡。我们的教育存在这样一个怪现象:越是贫穷地区的人越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学,"考出去",一旦出去了就不想再回来,结果大批贫困地区的优秀人才被输送到城市,贫困地区变得更加贫困。这样的恶性循环,使农村教育变成一片片"茬地"、一个个"空壳"。拿什么来稳定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师队伍,拿什么来顶住农村教育的"血"不被城市抽走?  相似文献   

16.
马应龙 《贵州教育》2005,(14):10-11
素质教育已经提出多年了,然而,贫困地区学校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许多学校至今只是喊在嘴上,写在纸上,应试教育仍然依旧。这不能不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如何在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认识,供同行们参考。一、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一)思想保守,观念陈旧,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广大的贫困地区,人们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质量的优劣,还是以“分数”、“升学率”为主要杠杆。这必然导致贫困地区及广大农村的大部分学校、绝大多数教师依然用应试教育的手段实施教…  相似文献   

17.
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精神指导下,在《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驱动下,教师的课堂教学用语正在不断向人性化、平等化、科学化发展。现列举几例在语文课堂中经常听到的教学用语加以分析。【新语之一】“你解释得非常精练,比老师说得更有道理。”【旧话重提】“说得还不错。”【名言评点】“教师不一定样样先于学生,学生在许多方面可能已经超过了老师。”———蔡元培【理念剖析】赞赏是一种由衷的真情的表扬。在语文课堂中许多教师碍于脸面,吝惜赞扬之词,即使学生回答得完全正确,也只是用“说得还不错”“是的”“对”等稍作肯定。须知,学生与…  相似文献   

18.
【越南通讯社】越南计划在年内斥资千亿越南盾开展“派遣大学毕业生支援农村建设”项目,弥补农村地区的知识型人才缺口。初步预计将有一千名学生在毕业后去贫困地区工作五年的时间。该项目由越南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和内政部共同负责,25岁以下的大学毕业生均可报名参加。  相似文献   

19.
教育惩罚:教师的职责和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学生在课堂上公然违反课堂纪律时,当学生违反学校规章制度时,教师该如何处理?在当前教育中,有两种极端倾向:一种是滥用惩罚,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一种是不敢使用惩罚,不作为。一般来说,发生教师体罚学生的不良现象是有地域性的,在农村以及边远地区学校的案发率普遍要高于城市学校。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个人素质偏低,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有更多的压力和渴望,体罚或变相体罚就容易出现。而在城市中,更多的教师是“谈惩色变”。“赏识教育”、“愉快教育”的倡导,新闻媒体对某些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不当事件的报道,学校对教师的告诫:“安…  相似文献   

20.
他醉心于农村教育科研,是一名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师;他把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化作精湛的教育艺术与教学技巧,蕴含在十年如一日的教育科研工作和每一堂精彩的课堂教学中;他把崇高的师德化作对学生的挚爱,他把宝贵的青春奉献给神圣的事业,托起农村教育科研的一片蓝天。他就是桃江县灰山港镇中心学校中学化学教师苏丁一。拓荒“:丑小鸭”成了化学教学园地里的“金凤凰”。1980年毕业于益阳师范的苏丁一,1990年起担任中学校长,1993年被评为省优秀教师,2000年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成为当时桃江县初级中学中为数不多的高级教师之一。作为一名优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