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说文解字》, “嫁”的意思是“女适人也”。根据《辞海》,“适人”的意思就正是“女子出嫁”。现在,我们提到“女子结婚”都会用“嫁”字, 但在古时候还有其他字词可以表达这个意思。除了“嫁”字,古人还用“归”字表达女子出嫁的意思。《诗经·周南·桃夭》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  相似文献   

2.
“一字”成诗为文,似大海遗贝,光彩熠熠,别有一番艺术魅力。试辑录之,以飨读者。“一字”社论:1968年4月,美国《明星晚报》就约翰逊竞选总统失败一事发表了一篇题为《约翰逊认输》的社论,全文仅有一个令人叫绝的字:“妙!”“一字”判决书:清朝年间,一寡妇欲改嫁,求人代写状纸曰:“夫亡妻少,翁壮叔大,瓜田李下难避嫌,该嫁不该嫁?”县官看后当即挥笔写了一字判决书:“嫁!”“一字”复函:1944年12月,德军以优势兵力包围了美国101空降师,并送信要求空降师全军投降。该师统帅麦克阿瑟将军当即复函予以反击:“呸!”“一字”嫁妆:清代著名诗人、书…  相似文献   

3.
【一字诗】一家文学刊物登了一首题为《生活》的诗,全诗只有一个字:“网。”它把生活中那种错综复杂、千丝万缕的关系,用一个简单的“网”字表现出来了。【一字社论】1986年4月,美国《明星晚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约翰逊认输》的社论,全文只有一个字:“妙!”它把该报及其所代表的阶层之态度表达出来,颇耐人寻味。【一字判词】清朝年间,一寡妇想改嫁,而公婆及邻居加以阻挠,她便向官府呈上状子:“夫亡妻少,翁壮叔大,瓜田李下,当嫁不当嫁?”寥寥数语,述说了改嫁理由。县官接状核实后,挥笔写下只有一个字的判决书:“嫁。”【一字嫁妆】清代著名…  相似文献   

4.
明嘉靖年间,有一少妇高春芳,丧偶寡居,寂寞空守,欲嫁不能,十分痛苦。乃请一讼师,拟了一诉状:“少妇新寡,翁壮叔大,瓜田李下难避嫌,当嫁不当嫁?”县令一看,提笔判曰:“嫁”。这则判词只一个字,实为令人钦佩之至。 瓜田李下妙判嫁@王乙  相似文献   

5.
“婚”字的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顶  李歆 《学语文》2006,(2):46-46
汉语中的“婚”字的诞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婚姻形式和汉字文化。古代汉语中,“婚”字可以总指人的“婚姻”。现代汉语“婚姻”中的“婚”和“姻”分别来源于古代“昬”字和“因”字的假借。上古汉语中“昏、因”两字分别指“昏时迎娶”和“因男而嫁”的意思。  相似文献   

6.
当周总理向毛主席报告说林彪驾着“三叉戟”飞机正沿中蒙边界飞,随时可能越过国境线时,毛主席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个话早就有,自从毛主席在那个特定的条件下用了一回以后,这个话渐被学用开来,遇到没辙了没咒念了的事,就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使用时,有时是调侃,有时是正言,都无错误。只是不知从哪天起,凡是入耳的这句话,几乎全部变成了“天要下雨娘要改嫁”,于是出了谬误。其实,谬误不是误在“娘要嫁人”,而是误在对“娘”字的理解上,把嫁人说成改嫁,是误把“娘”字解作了“老娘亲”。…  相似文献   

7.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它不仅是一种书写符号,还能传达出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妹随姐嫁,侄女随姑嫁,姐妹、姑侄共事一夫的婚姻制度,就是所谓的媵制。从“媵、侄”二字字形及意义分析来看,中国古代的确有姐妹、姑侄共嫁一夫的特殊随嫁制度——媵制。所谓媵婚,实质上就是一种变相的一夫多妻制度。  相似文献   

8.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那种精巧别致的短篇如同雅洁玲珑的苔花,也能给人以美感,以芳香。古今中外不乏一些言简意赅、短小精悍的好文章,读来令人意趣盎然,兴味无穷。相传我国江南有一位姓田的少妇,不幸丧夫,当时家中尚有壮年而鳏的公公和血气方刚的小叔子。因此,她想改嫁。在封建社会,女人改嫁很不容易,她请别人写状子,县太爷很怕长文章,来不及看完就烦了。后来,她自己动手写了一纸短状:“十七嫁,十八寡,叔已壮,翁初鳏。瓜田李下,问当嫁不当嫁?”短短的二十二个字,县官看了拍案叫绝,立即提笔批道:“嫁、嫁、嫁!”据说北宋欧阳修母亲逝…  相似文献   

9.
古代最短的诗《吴越春秋》中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全诗节奏短促而分明,语句简单而质朴,再现了当时人类伐竹、制弓、发丸、逐兽的射猎生活。最短的判词清乾隆年间,一位寡妇向官府呈上了要求改嫁的状子:“翁壮叔大,瓜田李下,当嫁不当嫁?”知县拍案叫绝,挥笔判道:“嫁!”最短的对联1926年3月18日,段祺瑞执政府镇压游行示威群众,制造了“三一八”惨案。在烈士追悼会上,有人写了一副两个字的对联:死生。其中“生”字是倒写的,表达了人们宁肯站着死,也不倒着生,誓与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最短的家书著名作家赵树理曾收到儿子一…  相似文献   

10.
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畿辅指京城周围附近的地区。畿,京城四郊之地。辅,汉朝在京城之外设三政区称为三辅。王翱之女嫁在京城近郊,相距不可谓远,往来不可谓不便。某官某,作什么官的某人。据《明史·王翱传》所记,王翱婿名字叫贾杰。第一句话点明“畿辅”二字,十分重要。女在近郊,虽说不远,但不能朝夕与母相聚。若在平民百姓,嫁女不出帝畿辅郡,不知该如何满足;但在吏部尚书家,却视畿辅为远,此“畿辅”二字已伏矛盾的契机了。公夫人甚爱女,夫人爱女,而且又加个“甚”字,势  相似文献   

11.
人们喜欢简洁的文章。古往今来,流传着多少文坛名人简洁文字的佳话。欧阳修一句“环滁皆山也”,一句“逸马毙犬于道”,成了锤炼文字的千古美谈。绍兴才子徐文长,曾替一位年青寡妇写了一张短状:“十五嫁,十六寡。公鳏,叔大。花少叶,叶缺花。嫁乎?不嫁?”出乎意料,原先一直刁难此寡妇再嫁的县官,看罢此状,竞顿生侧隐之心,爽快捉笔判嫁。此状容量大,用字极省。增一字则嫌多,减一字则嫌少,一字千钧,无隙可击,可谓“惜墨如金”,简洁得令人叹为观止的了。那么,“洒墨如泼”的文章又当何论呢?例如鲁迅的《祝福》,写祥林嫂讲阿毛被狼吃掉的悲惨故事的经过,就用了两大段几乎一句不易的反复叙述。这是行文罗嗦吗?否!恰好相反,正是这样的反复,才将祥林嫂的悲剧性格,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出来。狼吃阿毛的故事,鲁镇人早已“一听到就烦厌得头痛”了,但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生活中,“情理”二字时常连用,因为通常情况下,事物总是既然合“情”便自然合“理”的。然而对于艺术,尤其以饱含情感为突出特点的诗歌,合情与合理,却不是简单的同一关系。李益的《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张先的《一丛花令》结句:“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即为其例。女主人公或因“商人重利轻别离”,生出决断之情,或因送别怀远,  相似文献   

13.
田琼 《考试周刊》2010,(13):201-202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随着校园“毕婚”、“急嫁”的浪潮越掀越热.“90后”女大学生的征婚族大军也来势凶猛。“急嫁”是一种发展的必然吗?女性的发展又该走怎样的道路?本文作者就“急嫁”现象发表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王湘 《家教指南》2006,(8):53-55
1983年1月26日,苏雪梅与河南省扶沟县摆渡口村的赤脚医生贾荣典喜结良缘。面对破败的房屋、没有一件新婚用品,只贴了一个“喜”字的新房,新郎握着新娘的手十分隗疚地说:“雪梅,你嫁到这个穷家,真让你受委屈了!”新娘嗔道:“嫁都嫁了,还有什么委屈的!我早想好了,咱俩要齐心协力,一定要改变这个穷日子!”两双有力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15.
“四字格”成语,言简意赅,节奏鲜明,是一种很好的词语结构形式,深为人们喜闻乐道。但是,近年来却出现了似是而非的冒牌货,起先还停留在某些人的口头上,现在已经挤进有的书面中,很有检举出来的必要。如:红白喜事其中“红”指的是嫁、娶、生孩子和过生日,“白”指的是丧和葬,“喜”与红重复,“事”指的是以上诸事。这几个字组合在一起,既不是成语,也构不成一般的偏正词组,读做“红/白/喜/事”或“红/白/喜事”都不通。婚丧嫁娶其中“婚”就包括“嫁”和“娶”,四个字看来象是并列关系,其实范围不等轻重失调却没法并列,从形式到内容既不匀称,也不和谐。这类硬凑在一起的所谓四字格,属于地道的“病语”,连“习惯用语”也不配称。为了纯洁祖国的语言,应当从口头中和书面上把这类病语坚决清除出去。  相似文献   

16.
阅《羊城晚报》有“市长观鱼”消息:上海市副市长叶公崎在羊城参观鱼市场后说,广东的做法,突出特点是一个“活”字,实行多种经济形式,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这是搞活了。一个“活”字,三个“多”字,比单一的国营经济,以为“皇帝女,不愁嫁”的独家经营就好得多;在教学上也莫不如是,课堂教学让学生多动口、动眼、动手、动脑的积极思维活动,也就比教师单一唱独脚戏、满堂灌效果来得好。水产市场搞活,活而不乱,原因又在  相似文献   

17.
某小学3名女生因不堪作业的重负相约跳楼。对这一问题的探讨见仁见智,笔者认为“生命教育”的缺失难辞其咎。当下的教育已然成了“灌输”、“题海”、”分数“、“升学率”的代名词:一考定终身让学生”不愿嫁,嫁不甘”;课堂教学让学生”学无趣、术不精”;目标盲目性让学生“无定位、易犯难”;  相似文献   

18.
有人为追求新意,提出《列子·天瑞》中的“子列子”中的“列”和“子墨子”中的“墨”都是字,“嫁”是“媵”。通过文献和传统文化的考证,证明此说谬误。“列”当为姓氏,“嫁”有往义。  相似文献   

19.
最短的判词:古时候,一个寡妇想改嫁,却遭到了族长的反对,于是就写了一张写有“夫亡妻少,翁壮叔大,难避嫌疑,该不该嫁?”的状纸,前去县衙告状。县官看了状纸后,挥笔批的判词是:“嫁!”明短的笑话:明朝有一个叫陈全的人,此人以谐谑取笑为人皆知。一次他误入宫廷禁地被一太监抓住后,太监限他只说一个字,能使之发笑就放他走。于是陈全就说道:“屁!”太监不解其意,陈全说:“放也由你,不放也由你。”太监听  相似文献   

20.
人们把女人比做“水”,我想,大概是传统女性天生善良、温柔、贤惠,“灵动”如水的原因吧。有个熟语单说以前中国女人情况的,叫做“嫁鸡属鸡,嫁狗属狗,嫁个扁担,扛了就走”。可想而知,从前女人就像装在容器里的水,容器啥模样,女人便是哈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