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天下午,放学前我到教室布置语文作业:“今天的语文作业是……”“抄写第六课生字三遍。”“老师,黄林已经写完了。”我的话还没说完,几个平时喜欢插嘴的学生抢着说。我一愣:“他们怎么知道作业的?难道上午上完课我已经布置了作业?没有啊!”仔细一想,疑团顿开。因为以前我们每次学习新课文后,家庭作业的第一题我总是布置写三遍生字,没想到这些小家伙竟摸出了规律。  相似文献   

2.
一天上午,我正在办公室批作业。王老师班的两名班干部急匆匆地到办公室来向她报告,说××同学没完成作业,数学老师让他补上并加做两道题,他不同意,在教室里同老师顶起来了,吵得很凶。王老师听完以后,只轻轻说了一声:“我知道了,你们回去上课吧。”仍然在备她的课。这使我很纳闷:她的班是优秀班级,她又是优秀班主任,班里发生了这样的事,她怎么像没事似的?第二天我背地里问她班的小班长:“××顶数学老师,挨批评了吧?”“没有,王老师根本没提这个茬儿。”事隔一周,我实在憋不住了,便找了个机会去向王老师请教。“王老师,…  相似文献   

3.
(一)学校的午餐 2009年2月16日,是女儿楠新到s小学的第一天。下午3:50,她所在的一年级六班的同学们在班主任的陪伴下,列队走出校门。队列中的楠,大老远就开始向我挥手,一睑的阳光灿烂。和老师道过别,她迫不及待地告诉我:“妈妈,中午我把饭都吃完了,一粒饭都没有剩下。”言语里满是兴奋。什么菜那么好吃?我心里想。问她:“午餐吃的什么?”“茄子,肉片,紫米粥……”  相似文献   

4.
星期二上午第一节课时,我刚踏进教室,就听见学习委员说:“章老师,李强今天又没有完成语文家庭作业。”我一听,顿时满脸“乌云密布”,怒目圆瞪地望着李强,看他那一副委屈的样子,大概又要为自己寻找借口,我不等他开口,就怒气冲冲地说:“先到外面把作业补完,再进教室。还有,下午让你爸爸来学校找我。”他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我更加恼火:“没完成作业还好意思哭,哭了就可以原谅吗?近来你也太不像话,总是出尔反尔,这次无论如何也不会原谅你,非请家长不可。”在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下,我超出往常地坚决与果断,不再理他。  相似文献   

5.
中午在教学楼二楼下楼梯的时候,遇到一位母亲和她十一二岁的儿子。男孩一副什么都无所谓的神情,母亲则是很懊恼,有一种倾诉的欲望,非常想找人谈谈的样子。果然,她看到我,往下走了一个楼梯,又转头看了我一眼,并稍稍的停了一下,等我和她走到了同一级楼梯上。我向她笑笑,打了声招呼:“嗨!你好!”一边和她一起往楼下走,她问:“你是五年级的老师吗?”我说:“不是的,二年级的。“她有些失望的噢了一声,然后手很无奈地摆了两下:“李老师说他不做作业,其实我每天连电视也不看,都陪着他做的,不可能不做,只能说少做了作业。哎,怎么说呢?只能埋怨自己的儿子不争气。”说话的功夫,就到了楼下,听那位母亲没头没脑的说了这么几句,我们两个就各自走各自的路了。  相似文献   

6.
走出家门看热闹曾经有一段时间,双休日成了我的加班日——加班的内容就是陪孩子上学。周六上午作文,下午少儿剑桥英语;周日上午少年宫航模组,下午科普英语。这几个上课地点除了少年宫,都离家不近,我就只好陪着10岁的儿子赶场似地跑来跑去。他上课了,我就抓紧  相似文献   

7.
茜茜是个初中二年级的女生,新学期开始以后,便辍学在家不再上学了。白天只有她一个人在家,她看电视、听音乐,偶尔做几道习题,一天很快过去了,作业只做了一点点,晚上面对父母的询问,她无喜无忧,一脸的茫然。茜茜的母亲让我为她提供咨询,但是却让我先与她通话,看她愿意不愿意。我按着茜茜母亲给的电话,与茜茜开始了对话。我对茜茜说明了来意,茜茜哈哈地笑起来,然后说:“我给你六个字,‘我不愿意咨询’。”“你不去上学心里着急吗?”“我不着急,我妈着急。”“你心疼你妈吗?”“觉得她怪可笑的,不过也有一点可怜。”“你为…  相似文献   

8.
下午,儿子放学回家。一进门,他就兴冲冲地告诉我,他的自然课老师又为他布置新作业了。 儿子的自然课老师布置这类作业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两个星期之前,我还对老师给孩子布置这类作业而觉得特别烦恼。因为每次儿子向我宣布老师布置了新作业,都意味着那项作业是儿子无法独立完成的,是需要我带着他完成的。  相似文献   

9.
赵青 《江苏教育》2008,(7):34-35
徐X,女,十岁半。某重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父亲是一名公务员.母亲是一名文艺工作者。家里的经济状况较好。除每天要花一个小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外.还要随家庭教师学练一个小时的钢琴.周末她还报了3门特长班。父母希望孩子能“琴棋书画”样’样通。除让她到少年宫参加书画与舞蹈培训外.精通棋艺的父亲还时常抽空教女儿下围棋。由于“学习”负担太重,导致徐X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上课时常会出现精神恍惚、疲惫不堪的情况,对学习明显失去了兴趣和热情。  相似文献   

10.
今天早晨我正要驱车上班.忽然听到隔壁母子俩在激烈地争吵。带着好奇,我想去探个究竟.这位母亲指着今年上初三的儿子这样向我哭诉道:“我辛辛苦苦费尽心思把他拉扯到初三,省吃俭用、绞尽脑汁给他提供优越的学习条件.盼望他能够考上重点高中,而他的模拟考试竞伤透了我的心。今天5点半催他早起读书,才说了他几句,他竟然骂我:‘更年期,吃饱了精力过剩……'”  相似文献   

11.
儿子升初三了,中考一天天逼近,我的心也随之一天天地往上提。虽然孩子很懂事,对待学习也相当有干劲儿,但我还是为他的前途隐隐担忧,想到一年后他万一考不上好的高中我就浑身直哆嗦。没办法,我是个母亲,母亲大概都这样吧。很自然地,掌握儿子每天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成了我的重要工作。我就像架摄像机一样无时不将镜头对准儿子,哪怕他有一丝风吹草动,都能强烈触动我敏感的神经。每天晚上儿子从学校回来,我都忍不住要问他几个问题:“今天老师布置了多少作业?你完成得怎么样?”“现在不准看电视,赶紧去把作业做完!”“老师今天还有没有什么特别…  相似文献   

12.
最近,小呱呱鸟学习不用功,老师布置的作业无法完成,就抄同学的作业。老师把他叫进办公室,责问他:“你最近怎么老是抄别人的作业?回去好好写写体会。”小呱呱鸟面露难色,小声嘀咕:“谁写过抄袭作业的体会呢?这可让我去哪儿抄呀!”接下来,呱呱鸟还要给大家发布几条小呱呱鸟和作业的小笑话.大家赶紧一睹为快吧!  相似文献   

13.
“独立完成家庭作业”对于许多孩子来说像个陌生的概念,不是吗?康涅狄格州罗克斯布里的两个男孩的母亲玛格丽特·布里格斯回忆说,自从第一天留家庭作业,她的大儿子本杰明(现在11岁了)就拖拖拉拉,抱怨不止,并一再地向她求助,要求她予以关心。布里格斯觉得自己对儿子的家庭作业太投入了。经过几年的反复试验,最近她有效地划了一条分界线:“我提醒他我早已读完了六年级,不必再做这种作业了。于是当他需要帮助时,我会给予指导,但不再检查他的数学,也不再帮他写东西。”  相似文献   

14.
一天下午,我正在做爸爸布置的奥数题,不料最后一道题把我难住了。我拿着笔,紧锁着眉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仍然毫无进展,我急得抓耳挠腮,埋怨着这道题怎么这么难。  相似文献   

15.
星期天上午,我完成了当天的作业,正想溜出去找伙伴们玩,却被老爸叫住了。我爸爸是一名中学数学教师,他恨不得让我“一口吃成胖子”,总是先说一堆大道理,然后哄我额外做一大堆作业。我正撇着嘴,却听老爸笑着说:“婷婷,今天不布置作业了,做个游戏。”我高兴地蹦了起来,心想:老爸开窍啦!  相似文献   

16.
没有鼻子     
一个多嘴的女孩子,爱批评到她家里来的客人,这使她母亲感到烦恼。一天,她们知道有位先生要来,他的鼻子因遭到意外的事而被割去了。她母亲恐怕小女孩看见这位先生时会说到这事,所以叫她到面前来,说道:“玛丽,史密斯先生下午来时,你必须记着,不可谈及他的鼻子,如果这样做,他便会生气,我觉得很难为情。”下午史密斯先生来到她家里。当他坐在客厅谈话的时候,这小女孩走进来,她仔细看了看史密斯先生的脸,就转身向她的母亲说道:“妈妈,你吩咐我不要说到史密斯先生的鼻子,呀,他真的没有鼻子!”没有鼻子  相似文献   

17.
“外号”     
我们班上的同学几乎都有外号。这些外号可不一般哦,你且听我介绍几个。“学习迷”是我们班小珍的外号。她学习可用功啦,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有自己找来的,什么《海淀考王》、《每课必通》等。老师布置的作业她从没有不按时完成的。而且,老师要教什么新课,她会主动预习,学完了一课她还要复习一下。她和别人就是不一样。  相似文献   

18.
连续3个星期,约翰一直忙于拜访客户。母亲节快到了,过去他总要在这一天回到母亲身边,向她送上衷(zhōng)心的祝福,但今年他实在太累了。一天,他驱车路过一家花店时,心想:“给妈妈送几枝玫瑰不就行了?”他大步流星走进那家小小的花店,只见一个小男孩问店主:“阿姨,6美元能买多少玫瑰?”店主对他说:“玫瑰价格太高,不如买些康乃馨(kāngnǎixīn)。”“不,我就要玫瑰。”他说,“我妈妈去年得了一场大病,我却没能在她床前尽孝,所以,我希望选个不同寻常的礼物。看来玫瑰最合适,因为那是她最喜欢的花。”男孩态度很坚决。…  相似文献   

19.
Q群的震撼力     
开学一个星期了,我刚接手初三8班,就发现大部分同学都厌恶学习,根本谈不上主动学习,无论是上午还是下午,不少同学在上课时还打瞌睡,课堂气氛沉闷,布置了几次作业,缺交的倒是不少,有两个同学甚至有时逃学,我打电话询问他父母,才知道他们的父母都到了外地工作。  相似文献   

20.
我永远忘不了1965年7月的那个温暖的夏日,那一天,我的母亲突然去世了,当时,她才36岁。她得的病很奇怪,当时连医生也解释不清在她那样轻的年纪怎么会得那种病的。那天下午晚一点的时候,一位警官来找我父亲,请他允许医院用我母亲的大动脉管和眼角膜。我当时就震惊了。医生们想解剖我的妈妈,把她的器官拿给别人,我想当时我是哭着跑进房间的。我当时只有14岁,怎么也不能理解别人为什么要把我所爱的人“拆开”。但是,我的父亲却对他们说:“我同意。”“你怎么能让他们那样对待妈妈?”我向他尖叫着,“妈妈完整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