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我是一个9岁女孩的母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非常注重让孩子多动手、多实践、多体验生活,这使得女儿5岁时就能离开父母一个人在省体工大队体操队过着相对独立的生活,7岁时就学会了烧饭、煮蛋等家务事。而这一切又缘于一次女儿找爸爸带给我的启示。那时女儿才4岁,还在市体校训练。一天,我因有事,就通知她爸爸去接女儿。但到了6点半我心里一直不踏实(她爸爸是“工作狂”),还是自己去了。一到那,孩子正  相似文献   

2.
流年 《生活教育》2012,(19):28-29
做过父母的都知道想让孩子听话是多困难的一件事。孩子们经常把父母说的话当耳旁风,或者干脆不听。这自然会让父母很生气,于是这种情形常常很快升级,成为亲子间的冲突。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孩子不愿听父母的话?我个人就有这样的问题,所以我直接去问了一些6到13岁之间的孩子,问他们为什么不愿听父母的,他们的回答很诚实。1.以前已经说过同样的话了孩子们喜欢抱怨的就是成年人总是一遍遍重复同样的话。因此父母一开口,孩子们就知道他们要说啥了,这可是件令人厌倦的事情。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们能预计到大人们将要说什么,  相似文献   

3.
当父母告诉还未满9岁的姚明,他即将去体校接受篮球训练时,小姚明没有拒绝,他一向就是个乖孩子。每天下午,姚明放学后就站在学校门口,等教练骑自行车来带他去体校。训练的时间是周一到周五下午和周六全天。小姚明一点也不喜欢篮球。  相似文献   

4.
潘石屹 《少年文摘》2012,(12):92-94
都知道潘石屹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潘让,一个叫潘少。父母都是公众人物,但这两个孩子却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我是我,他们是他们,别把我们搅和到一块儿!"听起来很是铁面无情,这也是潘石屹一贯的态度:不想让儿子因为父亲的成功就觉得自己也跟着镀了层金。名字里暗含的期许我常常感到现在的教育让人很紧张,说什么"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小的孩子,就教育他去争去抢,告诉他这个世界是怎么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你不争你不抢你就没饭吃!我曾经在北京动物园里亲眼看见,一个父亲抱着三四岁的儿子,看着一群老虎正在扑食  相似文献   

5.
最近这半年,我去了好几个省的十多所学校,有一个很强烈的感受:现在的孩子,你跟他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得一套一套的。但是落实到他自己,他特别没招。我想说,你去做,是更加重要的。现在的孩子,书本给他们的知识已经很多,他们和大自然的  相似文献   

6.
殷菊娥 《师道》2010,(11):24-25
2005年9月,我班新来了一名叫张俊的湖南籍男生。听他的父母说这个孩子只要有书读就行,至于学习成绩,他们对他是没有任何要求的。当时听了不禁一振:这会是个怎样的孩子呢,怎么连自己的父母都放弃了他?心中不免生出些许怜悯来。  相似文献   

7.
<恒毅> 《科技文萃》2000,(10):186-187
我们会发现陌生人和亲人之间的不同点是很小的. 有一个在越南打仗的小兵,有一天打电话给他的父母,告诉父母他快退伍,可以回家了,父母当然非常高兴,在电话中表示希望他越快回家越好.小兵告诉父母,他有一个战友也要和他一起回家,父母当然表示欢迎.孩子告诉他父母,这位战友在战争中失掉了一条腿和一只手臂,而且说这位战友要和他们一起住.孩子的爸爸一听就告诉孩子,这绝不可以.他说只剩下一条腿和一只手臂的人,将造成家人的沉重负担,他不欢迎这种残疾的人和他们长住, 他建议这位残疾的战友自己设法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孩子听了这些话以后就挂了电话.几天以后,警察通知父母,他们的孩子自杀了.父母去认尸,令他们大为震惊的是:他们的孩子只有一条腿和一只手臂.  相似文献   

8.
纳米门诊:我儿子今年6岁,前一段时间开始出现夜间磨牙现象,起初没注意,可后来发现他磨牙的次数多了就感到有问题。听人说,孩子夜间磨牙往往是由于体内有蛔虫,所以我们就给他服了驱虫药,但效果不大明显,一到晚上他还是磨牙。到医院去检查过,粪便化验的结果也很正常,没有发现寄生虫。我们很困惑既然孩子没虫,为什么老是磨牙呢济南张冰冰的确有不少儿童在夜间出现磨牙现象,父母听了都很是担心,怕孩子有什么毛病。其实,导致孩子磨牙的原因有多种,一般认为与遭受挫折、精神紧张、晚上兴奋过度、晚餐过饱、牙周病、上呼吸道感染、肠胃功能紊乱等有…  相似文献   

9.
去年,我带着5岁的孩子然然到美国去探望他的父母。按照美国的制度,5岁就要入学前班,6岁就正式进入,小学一年级。离住家最近的有一所小学,校名是Beujamin Franklin School。暑假前到学校去办理了入学手续,后来学校通知我们,暑假中的某日召开家长会,在家长  相似文献   

10.
你的孩子回答问题时是不是所答非所问?好像他认真听了,可答案却是风马牛不相及,你问他在学校吃了什么,他却告诉你他玩得很开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大概有两种原因。一种原因是他们不会听,也就是说,他们还不会注意地去听别人的问话或是要求,他们只注意去看、去听、去说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姚明从小就充满幻想,他想当个考古学家,到世界各地去猎奇探险。当然,他也很清楚,像他这样的身材在狭小的洞穴里前进,会相当困难。 但当父母告诉还未满9岁的姚明,他即将去体校接受篮球训练时,小姚明没有拒绝,他一向就是个乖孩子。每天下午,姚明放学后就站在学校门口,等教练骑自行车来带他去体校,训练的时间是周一到周五下午和周六全天。  相似文献   

12.
新闻聚焦今年夏天,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了6名小病人,而他们住院的原因却令人心寒———自残。在浙江的其它地方,也有类似的青少年自残行为发生。这些十几岁的孩子的惊人举动让许多从事儿童心理工作的专家大为吃惊。他们呼吁:家庭和社会要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杭州13岁的少年小强(化名)刚上初一,一到暑假就成天想着出去玩。可父母因为他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要求他少出门、多看书。这本来是司空见惯的两代人之间的矛盾,被父母宠惯的小强却大发雷霆,扔下一句“不让我出去玩我就死给你看”以后,一头就往墙上撞,吓得父母…  相似文献   

13.
孩子的天空     
“六一”是孩子的节日,应是一个充满欢乐和笑声的日子。在这样的日子里,做父母的能够为孩子做些什么呢?我想绝不仅仅是去学校里观看一次孩子们的表演就足够了,那是孩子给予父母的。孩提时代,是一个做梦的时代。但我们却对孩子的梦知之甚少,很少有父母自觉自愿地去理解孩子的梦想,甚至有人认为那是孩子的话而不以为然。我们应该放下手中自以为重要的事情,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当中,做他们中的一员,平等地与他们进行对话,而不是居高临下地要求他们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做什么,不做什么。让我们再担当一次孩子的角色,就会觉得孩子并不简…  相似文献   

14.
父母批评孩子,居然把孩子批评得跳了楼,这可真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事情发生在广西柳州。跳楼的是一位姓王的16岁男生。据报道,期中考试之后,这位男生就读的学校召开家长会。王的父母参加家长会后,了解到他在校的一些情况,回家后,就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当即把孩子批评得哭了。第二天清晨,到了起床上学的时间,小王的父母像以往一样敲门想喊醒他,可是敲了几下却不见房里有动静。  相似文献   

15.
2004年7月—10月,我随宝安区骨干教师培训班在英国达勒姆大学学习。学校安排我住在hom estay(即在当地人家里住)。那段时间里,我慢慢感受到了英国人不同于中国人的家教观。一、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在英国学习期间,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我都强烈地感受到英国人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从一个孩子呱呱落地之日起,他就被当成一个独立的人看待,父母从不勉强孩子做什么,而是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去做应该做的事情。一岁多一点的孩子,当他们能自己拿起叉子吃饭时,父母就鼓励他们自己吃。孩子吃完了,衣服上和脸上都脏兮兮的,父母不会责备…  相似文献   

16.
<正>格林是一个孤独的孩子,他没有朋友,他每天独来独往,不跟任何人说话。听老师说他在学校很孤单,上课也从来不回答问题,从来不跟同学交流,成绩一直上不去。父母很为格林担忧,不知道这孩子是怎么了。于是,他们把格林送到医院去检查,检查的结果是格林没有任何疾病。父母束手无策,更加忧心,这可怎么办啊?孤独的格林不但没有朋友,在学校里还  相似文献   

17.
在一家外资美术公司里,一个21岁的青年,年纪轻轻却成了公司里的顶尖人物。他的卡通画深得老板赏识。他一年前画的素描被学校拿去当教材。他还常到美术学校去讲课。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人物,却连初中毕业证也拿不到。他被学校的老师和同学公认为“笨孩子”。他的父母却不这样看。他们发现,孩子从小就喜欢画画,画的鳄鱼、老虎、猴子等小动物,非常有特点,惟妙惟肖。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画出了电视剧中七八个水浒人物,眉眼、胡须、衣着、神态,与剧中人物无异。他制作的船、躺椅等模型也都招人喜爱。他还屡次在学校的航模比赛中获奖。可…  相似文献   

18.
老师,您变了     
上小学五年级的侄儿放学回家对他妈妈说,在学校里捡到100元钱。他妈妈问都没问就抱着孩子亲了一下说:“我儿真能!”就把钱装进了自己的口袋里。第二天侄儿放学,又捡了100元钱交给他妈妈,他妈妈二话没说,领着孩子就去了商场,拿着孩子捡来的钱给孩子买了一双鞋,算是对孩子的奖励。第三天,学校老师通知召见家长,也许是孩子的父母预感到不是什么好事,就推说有事让孩子的爷爷代劳去了学校,不知根底的爷爷到学校挨了老师的批评,还退还了200元钱。原来孩子班上的同学,偷了自己家的1000多元钱,给四五个要好的同学分了,被家长发现后…  相似文献   

19.
听孩子的话     
到一个朋友家里去,说到各自的孩子,朋友说:我这孩子特别不听话!”我笑着问:那你听孩子的话了吗?”他一愣,问:“我还用得着听他的话?”我点点头说:“你如果认为自己跟孩子是平等的,那就得听他的话——是听他说话。如果你能做到主动抽出时间听他说话,如果你总能做到把他的话听完了再发表意见,如果你发现他的话说得有道理,哪怕是偶尔有道理,你也能虚心地接受,我相信,他就会好好地听你的话,你就不会抱怨他是个特别不听话的孩子了。”我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当然,也经历了一个摸索的过程。开始时,我也认为所谓家教,就是对孩子…  相似文献   

20.
常常有这样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做了错事后,会咬牙切齿地说:“这一次饶过你,下一次再这样,我非揍死你不可!”而等到孩子再次犯了错误后,家长还是那一套。一而再,再而三,孩子看出了家长的弱点,不但改不了错误,反而变本加厉。我的一个外甥就是这样,他上初一的时候就迷上了游戏机,以至于不思学习,经常旷课,偷拿家里的钱,甚至哄骗父母,以学校收费为名,把要到的钱拿去玩游戏机。父母对他毫无办法。在一次交谈中,我问他:“你最初是怎样迷上游戏机的?”他向我作了“坦白交待”:“开始我并不敢去玩,恐怕被爸妈知道。后来试着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