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10年江苏高考是江苏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三次高考,通过对生物试卷的分析以及与2008、2009年两年新课改高考试卷相比,笔者对2010年江苏生物试题的总体印象是:继续追求江苏新高考的平稳,试卷的整体格局、难度、考查内容以及题目的质量和前两年高考保持一致性;彰显新课程理念,继续追求考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并且2010年江苏省的生物高考思路明确,为今后的高考备考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一、试卷综述 2010年江苏数学试卷在结构、题量与题型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有难度有创新。重点考查高中数学的主体内容,适当考查新课标的新增内容,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试卷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突出了对考生数学思维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  相似文献   

3.
2013年江苏高考数学试卷与前五年江苏高考新课程卷相比,整体难度不大,起点低,入口容易,不同层次的考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分数.整个试卷在明确考查"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五能力"(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对中学数学主要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凸显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每道题由易到难设置2~3小问,多题把关的特征非常明显,同时对考生也提供启发性帮助.下面就2013年江苏高考数学试卷第17题,谈一谈追本溯源、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新课改的脚步,今年的江苏高考数学卷(以下简称试卷)向我们"迎面走来",这是江苏高考自主命题的第二年.试卷重视数学基础的考查,在能力立意上也下了很大功夫.在体现课改精神(理念)、时代特征和数学文化方面,试卷也作了积极的、可喜的、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程莉君 《新高考》2004,(9):62-63
2004年江苏生物高考试卷强化了对考生生物学基本知识的考查,同时也注重对考生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生物学考试大纲提出的能力要求。因此,认真研读2004年江苏高考生物试卷,科学地分析、预测2005年生物高考的命题趋势,对2005届选考生物的考生有针对性地复习备考是十  相似文献   

6.
2010年辽宁省数学试卷调整了文科试卷结构,保持文、理科试卷结构一致。命题根据辽宁省的实际情况,重点考查高中数学的主体内容,着重考查新课标的新增内容,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试卷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突出了对考生数学思想方法、应用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考查。从试题的命制风格、试卷结构和试题难易程度的分布来看,2010年辽宁高考数学卷与2009年辽宁高考数学卷如出一辙,保持了试题的相对稳定。但2010年辽宁卷的选择、填空试题及选做题的难度与2009年辽宁卷相比明显加大,解答题难易程度没有明显变化。选修试题难度增加。  相似文献   

7.
2010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给人一种全新感觉,这是素质教育的必然导向,也是江苏颁布"五严"规定的自然结果。整个试卷难度与往年高考相比明显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降低了对考生的素质要求。就题目的灵活性、学科性而言,该试卷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反而进一步地增强,它比以前任何一年高考更注重考查学生的思想方法和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10年辽宁省《考试说明》的分析,可以看出,2010年辽宁省英语高考试卷在题型、题量和答题时间上将与2009年高考英语试卷保持一致。试卷遵循考试说明中要求“在考查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也侧重考查考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命题思想。  相似文献   

9.
陆振华 《物理教师》2011,32(1):62-64
2010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依然延续了前两年的试卷结构和知识框架,更加贴近生活、注重对能力的考查、题型新颖且有深度,体现了低起点高要求,很多考题初看比较简单,但其实对能力的要求却极高.总而言之,江苏卷再一次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全卷几乎找不到考生平时训练过的原题,这让不少平时埋头搞题海战术的考生有点发懵,但我们在认真研究这份试卷后不难发现,其实2010年江苏卷如此多的新题背后总能找到它们的根.  相似文献   

10.
2011年,江苏物理命题特点受到广泛关注,其命题体现了新课改下的教学实际,紧扣江苏省高考大纲,试卷起点适当、难点分布合理,充分发挥了每一道试题在试卷中的作用.试题具有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实的特点,难题不偏、不怪,个别题目暗藏玄机,在全面考查物理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体现了对考生物理学科素养、基本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探究创新能力的考查.总体看来,2011年江苏高考物理命题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1.
1试卷总体评价2012年是安徽省高考自主命题的第七年,是我省实行新课程标准后的第四个高考年,经过多年的探索,我省自主命题数学试卷已比较稳定、成熟.今年我省数学高考文、理科试卷的难度适中,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突出对考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的考查.  相似文献   

12.
2003年全国范围内使用单科物理试卷的有广东、广西、河南、江苏等四个省(自治区),其中广东、广西使用的是旧课程试卷,江苏、河南使用的是新课程试卷,两种试卷根据不同的要求编制了不同的试题。一、总体评价 2003年全国高考物理学科试题符合《考试说明》的规定,注重基础知识,注重能力考查。试卷和试题的编制顺应高考改革的整体形势,适当降低了试卷难度,注重能力考查,特别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查,初步探索利用开放性试题考查考生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试卷长度基本合适,能够保证大多数考生有时间思考,有利于学生较好地发挥正常水平。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3.
2000年数学高考试题(全国卷)继续加大了命题改革的力度.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试题着力考查了基本数学思想,加强了学科内部综合的程度;在控制总体难度的基础上,试题适当地考查了考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对考生继续学习潜能的区分上提供了一些有新意的测试手段.比较文、理试卷明显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对数学文化的考查做了"展现数学的人文价值"的要求.数学文化试题成为高考数学真题试卷中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试题以考查高中数学主干知识和基本方法为依托,着力考查了考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对2020年高考数学文化试题进行特征统计和评析,并由此谈一下高考命题改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在2010年全国各地的数学高考试卷中,应用题依然占据重要一席.数学应用题的解答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表现,能反映出考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从1993年开始,数学高考就逐步开始加强了数学应用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应用题逐渐成为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6.
2013年高考福建省数学文科试卷命题角度新颖,较好地体现了《课标》所倡导的"注重发展人的数学思维"的课程理念,突出"多思少算"的命题理念.试卷既注重考查考生网络化的知识体系,也注重考查考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1试卷的总体分析1.1试卷内容分析表一基础知识的考查分布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之后的江苏高考数学试题几年来在遵循全国高考总的原则的基础上,又有自己独特的一贯风格,常常以朴素的数学知识为载体,综合考查最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能力的考查,整个试卷都努力体现新课改精神.2012年《江苏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数学科的命题,在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时,应贴近教学实际,既注意全面,又突出重点,注意知识内在联系的考查,注重对中学数学中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通览2012年江苏高考数学试卷,处处都能体现出对数学思想及能力的考查.下面仅就试卷中对数学思想的考查情况选几例进行分析,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8.
本着《课标》的培养目标,以选拔为基本目标的高考,关注的是考生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关注的是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学习潜能.高考为了体现其全面检验考查目标的功能,选择在知识交汇处设置命题成为必然.高考试卷在基本保证考试内容抽样的合理性和典型性的同时,注重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基本能力方面的交汇,全面检测了考生是否具  相似文献   

19.
2003年高考为选考生物单科的考生准备了两份试卷,即新课程卷和旧课程卷。新课程卷是为学习新课程的考生准备的,使用这份试卷的有江苏、河南和辽宁三个省;旧课程卷是为学习旧课程的考生准备的,使用这份试卷的有广东和广西两个省、区。一、总体评价 (一)2003年高考生物单科试卷从命题指导思想到试卷试题的设计与2002年的基本相同命题坚持了有利于中学教学、有利于高校选拔、有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指导思想。试卷在题量、题型、题型比例、难度等方面与2002年相比,没有什么变化,基本保持稳定。题目在考查生物学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实践能力的考查。考查内容直接呈现和考查内容相对隐蔽,以及从多个角度考查学生实验能力的试题设计思想和设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高考福建卷的命制,以《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及《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考试说明(数学·理科)》(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关注数学基础为体现,以考查考生基本数学能力为立意,以甄别考生数学素养为需要.纵向观卷,今年的试卷保留了课改以来高考福建卷注重考查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