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现代知识状态下,知识的合法化面临了危机,呈现非合法化状态,从属于思辨哲学的大学机制出现了危机,也影响了教师教育教学方式。非合法状态下,知识外在化影响了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知识权力化限制了教师的教学自由,跨学科产生的招数导致教师个体的式微。从非合法化到合法化误构,探寻后现代知识状态教师教育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2.
英语教学法知识是多元的。以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学习观、课程观、教学观理论为基础,分析英语教学法教学现状,了解多元知识整合的必要性,提出了知识整合方式及途径,通过反思性教学、课堂观摩、微格教学和教育实习,实践英语教学法知识的多元整合。  相似文献   

3.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发展,多元智力理论提出的新的智力观对小学语文教育有很大帮助,有利于学生多元价值观的树立。多元智力理论带来的改变不仅是理论的更新、观念的转变,更是其实践性和可行性。多元理论指导下的学生观、教学观促使了学生各方面全面不断发展,在语文教育方面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但在实践过程中,教育却把人异化为知识的容器和经济发展的工具,背离了其关注人的发展之目标。为了改变教育异化人的现状并促进人充分、自由地发展",教育即游戏"理论范式应运而生。"教育即游戏"的理论范式具有生成性的课程观,平等、信任的师生观",对话式"的教学观,多元、发展性的评价观,它不仅引导人关注人的发展,而且从范式的高度规范了教育应该以人的发展为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5.
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评价观强调在情境观、动态观、多元观和独特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为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首先介绍了多元智力理论的评价观,然后阐述了多元智力理论评价观对教育评价改革的启示:注重在真实情境中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成长历程;提倡多元化评价学生。  相似文献   

6.
知识观是教育设计的哲学基础,不同的知识观影响、决定着不同的教育现。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已经充斥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文章从探讨后现代知识观的主要观点入手,从后现代知识观对现代教育的影响角度,讨论了现代教育在后现代知识观下的转变,即:现代教育走入“后现代知识观”。  相似文献   

7.
课程观是课程开发与改革的基本理论.在高等职业教育的视野下,应坚持新能力本位课程观,即以能力本位为指导,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基础,以开放的、多元思维为取向的课程观.  相似文献   

8.
论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和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元文化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和价值。文章通过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历程回顾,研究和探讨其内涵和价值: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看,多元文化教育反映了教育平等理念;从教育哲学的角度看,多元文化教育体现了对学习者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尊重;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多元文化教育符合新的知识观和学习观。  相似文献   

9.
曹秀华 《教育探索》2006,(11):40-41
多元智力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可折射出独特的学生观、课程观、知识观、作业观和评价观。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分层作业设计包括预习学习内容的作业、落实训练目标的作业、口头识记的作业、阅读教材和课外读物的作业、谈学习方法的作业、观察型的作业、探究型的作业、研究型的作业等等,这对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阎凤桥 《教育学报》2008,4(6):32-43
围绕着知识本身与知识组织形式的历史性和社会性命题,采用历史和比较的研究方法,考察了知识系统在西方国家的表现形式。知识的历史性,集中地表现为专业化和综合化两种相反且相关的发展趋势。知识组织即大学组织的历史性,集中地表现为“学系——学院”或“研究所——学部”和“研究中心”的建立和制度化。知识的社会性,集中地表现为知识门类的不同社会属性、学科等级性、知识分布的非均衡性和多元知识观等方面。知识组织即大学组织的社会性,集中地表现为学科组织形式的相对地位、西方大学模式的主导地位、多种大学组织模式以及多元知识观下教师学术行为之差异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在知识学视域中,教育学所承受的种种诘难均来自教育学知识的困境。教育学知识具有多样性、复杂性与中介性等特质,其内在地要求以"整体知识论"作为知识确立标准,并诉诸方法论的多元,最终实现多重的价值目标。在这个知识主导的新时代,教育学对外应确立起自我的公众角色,成为大众的普遍之学;对内则应充分展开自我反思,再造真正属于教育学的个性化文化制品,走向教育学形态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刑事简易程序中 ,被告人失去了在普通程序情况下可以获得的很多权利 ,那么 ,简易程序是否是正当的程序 ,当然会引起很多人的质疑。从简易程序的程序正义背景、诉讼效率意义、实体公正结果来看 ,简易程序是正当的。  相似文献   

13.
14.
传统的知识观是建立在哲学认识论和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是一种“物性”标准和“绝对真理”标准,对理解教育中的知识问题具有局限性。教育工作者应站在教育学视野下理解知识及其特性。教育学视野下的知识具有动态性、丰富性、个人性、意义性和严密性等特性。  相似文献   

15.
复杂过程系统具有初始条件敏感、过程开放、目标多元三个基本特性。教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系统,因为它实际上正是一个初始条件敏感,与环境有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流的,目标多元的开放系统。初始条件的多样与变异是构成教育过程复杂性的基本条件,过程中不确定变量的扰动导致教育过程的不断震荡,目标的多元与游离牵引着教育过程走向难以预测。这三者构成了教育过程的复杂性。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导致技术难以对教育过程给予预设的控制,也很难通过精确分析来设计和开发解决教育问题的通用方案,因而制约着技术化方式解决教育问题的可能与成效。不能过分夸大技术对教育变革的作用,运用技术变革教育需要依赖对教育过程复杂性的正确认识。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应是提出、认识和思考教育问题,制定解决教育问题策略方案的基本依据之一。利用技术为学习者构建个性化学习环境以及柔性教育方案乃是技术变革教育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校人文教育面临着从片面应试教育到人文素质教育,再到大学理念形成的困境,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从耻感教育的基点出发,把对大学生的"致真知"与"致良知"教育向度、"人本"与"民本"教育向度辩证地统一起来。在发展大学生多维知识结构和提高大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同时,不断地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只有这样,才能化解长期以来大学校园中道德主义和功利主义、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矛盾冲突,最终使高校人文教育走向全面、完善和成熟。  相似文献   

17.
我国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之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政策制定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它包括教育政策问题认定、教育政策议程、教育政策决定和教育政策表达与合法化等几个阶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今天,我国的教育政策正在走向科学化、民主化与法制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贵州省贫困地区中小学校长基本信息、个人素质、教育思想的调查与分析 ,发现大部分校长的情况良好 ,部分校长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即基本条件不达标、敬业精神不够、学校管理流于一般、知识功底较薄弱、缺乏现代教育质量观。为此 ,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较快与较热,然而也存在诸多问题。在当前教育技术学现状的基础上,从技术哲学、知识管理、绩效技术、媒介素养四个层面来构建中国本土化的"教育技术学实践体系",探寻多元视角下的教育技术学实践。  相似文献   

20.
Nowadays,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use multiple information sources to complete tasks, both in and out of school. The beliefs that students hold about knowledge and knowing – their epistemic beliefs – have been linked to successful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across multiple texts. Framed by literature on epistemic belief research from a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perspective, this article reviews a recent Norwegian program of research on students' epistemic beliefs. The research has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that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