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学习语言,标点不可小瞧。句中标点的有无,常常导致句子意思的不同。我国民间关于标点符号的趣事就很多。例如,明朝年间,江南才子祝枝山就曾巧玩标点符号奚落一财主。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年除夕,一位财主请他题写对联。祝枝山写道:“明年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财主看了大恼,原来他是这样断句的:“明年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他怒责祝枝山。祝枝山却笑着说:“怎么不吉利呢?那是你读得不对。”于是他读道:“明年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相似文献   

2.
卓尚坤 《辅导员》2015,(2):39-40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常常玩"标点断句"的游戏,并引出了许多趣事逸闻。祝枝山戏财主据说祝枝山曾为一个财主写一副春联: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那财主把春联念成: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念毕立即到官府状告祝枝山,祝枝山被传至官府,但他说春联是给财主贺岁吉祥的话语。财主不服气,双方互相争执不下,官府又一时难以判定,便请来一位大学士作判,以五十两银子作为赔偿,  相似文献   

3.
标点戏财主     
《老年教育》2008,(2):39-39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妙用句读戏财主的故事,传为佳话。大年除夕,有一财主请他题联。他便叫书童在财主门旁把纸贴好,挥毫写道:“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财主看后火冒三丈,拉着祝枝山到县衙评理:“他说我‘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分明是在诅咒我。”  相似文献   

4.
关邑 《教师博览》2004,(11):29-29
相传明代的书画家祝枝山,在某一年的除夕,应邀给一家财主写了一副对联: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财主看后大怒,当即告到县衙。公堂上祝枝山说写的全是“吉庆之词”,财主听了越发怒道:“‘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有这样的吉庆之词吗?”祝枝山听了哈哈大笑,念道:“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县令和财主闻之面面相觑,无言以对。清末冤案故事《杨乃武与小白菜》中,杨乃武屈打应说逢之不相打成招,供词中暗伏玄机:乃武亲笔供招有意谋死小度案情实非冤枉到底吾命休矣衙门按此供词读为:乃武亲笔供招,有意谋…  相似文献   

5.
有一年除夕,一个姓钱的财主请祝枝山写春联。祝枝山心想:这个钱财主平日搜刮乡里,欺压百姓,今天既然找上门来,何不借机奚落他一番?于是,他吩咐书童在钱财主的大门两旁贴好纸,挥笔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明日逢春好不晦气;来年倒运少有余财。”人们看到这副对联,都这样念:“明日逢春,好不晦气;来年倒运,少有余财。”钱财主听了气急败坏,知道是祝枝山故意辱骂他,于是到县衙告状,要求县令为他作主。县令派人传来祝枝山,质问道:“祝先生,你为何用对联辱骂钱财主?”祝枝山笑着回答:“大人差矣!我是读书人,无权无势,岂敢用对联骂人?学生写的全是吉…  相似文献   

6.
相传明代书画家祝枝山,在某一年的除夕,应邀给一家财主写了一副对联: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相似文献   

7.
标点趣谈     
标点,是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的家族的每个成员都有各自的重要作用。下边几则故事,想来能给读者以启迪吧!(一)标点与官司明朝有个书画家叫祝枝山。有一年除夕,他应邀给一财主写了一幅对联:“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那财主看后气得暴跳如雷,到县衙告祝枝山说:“他起心不良,写对联诅咒我来年无好运。”  相似文献   

8.
学习语言,标点不可小瞧。句中标点的有无,常常导致句子意义的不同。我国民间关于标点符号的趣事就很多。例如明朝年间,江南才子祝枝山就曾巧玩标点符号奚落一财主。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年除夕,一位财主请他题写对联。祝枝山写道:  相似文献   

9.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此屋安能久居主人好不悲伤同学们,上面这两副对联,你们明白它们的意思吗?可能有些同学一读就能肯定地说“明白了”,也可能有些同学越读越糊涂,搞不清对联到底是何含义。其实这些“糊涂”的同学才是最聪明的,因为这两副对联都是“歧义句”。所谓歧义句就是会产生两种不同意思的句子,换句  相似文献   

10.
连声道谢就拿走了。半路上,他碰见一个朋友。那个朋友一看春联,告诉他说:“祝枝山骂你呢。这春联写的是‘此地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你听听,这是好话吗?”财主一听,又找祝枝山来了。他一进门就喊:“姓祝的,大过年的,你存心跟我捣乱,有个财主,平日净干些伤天害理的事。才子祝枝山早就看着他不顺眼,想骂他一顿,可一直没有机会。谁知这年一进腊月,他竟自己找上门来了。他对祝枝山说:“久闻先生大名,字写得特别好,能不能给我写一副春联?”祝枝山一见他来,本来挺不高兴,听他这么一说,马上就答应下来,说:“小事一桩,现…  相似文献   

11.
标点,看似小,可威力大!一个不起眼的标点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呢?哎!同学们如有兴趣,且跟我来,看一位倒霉的财主,是如何叫神奇的标点符号弄得哭笑不得的。天要下雨了,一个没有伞的客人在乞求一位财主给他避避雨,财主没办法,就说了一句话:“下雨天留客,天  相似文献   

12.
文学家郭沫若曾说过 :“言而无标点 ,在现今是等于人而无眉目。”这就阐明了标点在文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标点和文字一样 ,都是记录语言的一种符号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可以帮助我们分清结构 ,辨别语气 ,正确了解语音。因而 ,正确应用标点 ,可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下面列举小学五年级暑假作业中有一篇阅读短文 ,短文题目为《下雨天留客》。故事说 :“从前有个财主 ,为人吝啬。一天 ,一个从远方来的人到这个财主家作客。因为路远 ,这个客人希望财主能留他住一天。他们谈了很久 ,客人还未…  相似文献   

13.
标点符号看似不起眼,作用却非同小可。在有些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巧妙地改动标点符号,使原句产生歧义或使意思相反,往往能收到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明朝才子祝枝山喜欢给人写对联。有一年除夕,他走到一个员外家门口,忽然听到屋内有新生儿的“哇哇”啼哭声,他稍一思索,随手在门上题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下联是“昨夜生下妖魔不是好子好孙。”第二天早晨,员外推门一见对  相似文献   

14.
标点趣闻     
从前有一个财主,靠养猪致富,可家里的老鼠成灾,他求道士为他家写一个神符,希望将猪养得如大象一样又肥又大,让老鼠都死干净。道士边写边念道:“喂猪喂成象,老鼠都死净。”财主高兴极了,将神符贴在门上。因为当时写文章都不用标点符号,所以神符写成“喂猪喂成象老鼠都死净。”这天,一位穷秀才来访,财主就在他面前炫耀神符。秀才听罢,说:“不好,不吉利!”财主问为什么,秀才念道:“喂猪喂成象(像)老鼠,都死净。”财主明知是秀才故意气他,又不好说什么。时值下雨,家人来问财主说:“下雨天,是留客天,留不留秀才吃饭?”财主本来就无心留秀才,又在…  相似文献   

15.
标点化吉凶     
《老年教育》2008,(8):38-38
新春佳节之际,有一土财主除更换楹联之外,又写了一张家吉事,贴在门外,告知乡里:“我家今年好,晦气少,不得大官司;做酒好,做醋滴滴酸,养猪大似象,老鼠个个瘟。”原文本意如此,只是原文未加句逗,贴出后被冤家对头看见,便偷偷加了标点:“我家今年好晦气,少不得大官司;做酒好做醋,滴滴酸;养猪大似象老鼠,个个瘟。”一夜之间,吉语变咒语,面目全非。  相似文献   

16.
幽默     
明朝的祝枝山有一次给人家大门上写了这样一幅对联:此地安能居住其人好不伤悲这家人见了,怒气冲冲地到县官那里去告祝枝山,言祝用这幅对联咒骂他家。祝枝山笑着辨解说:“哪里,我写的这副对联是给你家祝福的!”  相似文献   

17.
唐弢先生的《锁忆》中有这样一段话:鲁迅先生看出我的窘态,连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你真个姓唐吗?”“真个妊唐。”我说。“哦,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我也姓过一回唐的。”查历年来的高中语文课本,该段文字的标点都如上述引文所示;甚至在198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要求考生将该段文字的标点符号补全,题干上出现的标点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8.
前后位置标点位置不同,文意随之变化,古代与现代都有这种情况。如甲队打败了,乙队取得了胜利。“甲队打败了乙队,取得了胜利。”要是没有句中的逗号,写成“甲队打败了乙队取得了胜利”就很难说是谁胜谁败。现代文有标点符号,古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现代出版的古籍,那上面的标点符号,是现代人根据自己阅读的理解加上的,给古文作标点符号,叫断句。断,是判断、断定的意思。从前有个老人晚年得子,临终托孤于婿,遗嘱是这样写的:“张一非吾子也家财尽与我婿外人不得争占。”女婿一看:“张一,非吾子也;家财尽与我婿,外人不得争占。”认为很好。后来为遗产继承告到官府,县官作了这样的标点:“张一非,吾子也,家财尽与;我增外  相似文献   

19.
卜益 《考试》1998,(Z2)
郭沫若说:“标点一定要恰当。标点好象一个人的五官,不能因为它不是字就看得无足轻重。标点错了,意义也就变了。”郭老的话形象地说明了两点:一是阐明了标点符号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意义;二是告诫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标点符号的使用。基于标点符号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作用,在历年高考语文试题中,均涉及对标点符号使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习作,标点符号的出错率高于用词造句.叶圣陶先生说:“标点很要紧.一个人标点不大会用,说明他语言不够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