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邹韬奋(1895~1944)是我国新闻界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我国新闻工作者的楷模.他一生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报刊工作上,先后主编了<生活><大众生活>(上海)<生活日报><生活星期刊><抗战><抵抗><全民抗战><大众生活>(香港)等报刊.这些报刊思想内容先进,编辑技术高超,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创造了当时国内杂志界发行量的最高纪录,谱写了中国新闻出版史上光辉的一页.在长期的编辑工作中,邹韬奋提出关于报刊编辑的一系列独到的见解,形成了系统的编辑思想,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
谢六逸(1898—1945)不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作家,而且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报刊编辑和理论建树颇丰的新闻出版学家。长期以来,人们对他在新闻出版领域里的贡献一直没有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近年虽然渐有文章论及,但也是零章断笺,未窥全貌。有鉴于此,本文在梳理谢六逸先生有关新闻出版实践活动与论述的基础上,对其新闻报刊编辑思想略作探讨。谢六逸是一个对报刊编辑有着独特风格追求的新闻出版学家。他主编的《文学旬刊》、《立报》文艺副刊《言林》、《国民》周刊和《文讯》月刊等,在中国报刊史上都有相当大的影响。这些刊物无疑是他…  相似文献   

3.
田悦芳 《新闻爱好者》2010,(12):148-149
报刊对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上世纪的前半叶,许多优秀的报刊编辑同时又是颇负盛名的作家,如鲁迅、茅盾、叶圣陶、巴金、沈从文等,都是编辑活动与文学创作同时进行的。但就编辑实绩而论,巴金应是最显著的。那么,长期的编辑活动对巴金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4.
朱光潜(1897-1986)先生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很少有人注意到朱光潜先生还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报刊编辑.在他的几十年的编辑生涯中,曾先后创办和主编过多种著名报刊,是一名十分尽责的编辑,为我国现代报刊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通过朱光潜编辑生涯的回顾,对朱光潜的编辑美学思想进行了粗浅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夏洁 《科技编辑研究》2006,18(3):187-190
朱光潜(1897-1986)先生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很少有人注意到朱光潜先生还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报刊编辑.在他的几十年的编辑生涯中,曾先后创办和主编过多种著名报刊,是一名十分尽责的编辑,为我国现代报刊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通过朱光潜编辑生涯的回顾,对朱光潜的编辑美学思想进行了粗浅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王满新 《编辑之友》2011,(5):121-123
提起张根水,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位通俗文学大师,一位有广泛而深远影响的小说大家。其实,他还是一位采、写、编、校、管理、发行样样在行的"全能报人",是一位终身从事新闻工作的优秀报刊编辑工作者。在数十年的报刊编辑工作中,他先后在许多家报社供过职,担任过校对、新闻编辑、副刊编辑、通讯员、记者、特约撰稿人、总编辑等职务,还亲自出资创办过报纸——《南京人报》。在所有的报刊编辑工作中,他于的最长久的是主编副刊。他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  相似文献   

7.
邹韬奋是中国现代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在近二十年的出版生涯中,他先后主编了<生活>、<大众生活>周刊、 <生活星期刊>、<生活日报>、<抗战>三日刊和<全民抗战>周刊等报刊,撰写评论和通讯报道文章数百万字,出版了数十本著作和译著,并成立和经营了生活书店,为我国的报刊出版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新闻出版事业的模范".韬奋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新闻出版事业,他的编辑思想更是其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研究和探讨韬奋的编辑思想特色,对今天的期刊编辑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是中国过渡时期的典型人物,中国走上现代的发展道路,建设现代的立宪政治、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是他的一生的奋斗目标.他的政治思想时激时缓,文化亦中亦西,力求学贯中西;在学术上,亦新亦旧,力求新旧贯通.梁启超是清末民初风云世界中的一颗璀璨的巨星.纵观梁启超的一生的活动,从一开始就与报刊密切相关.他从1895年编辑<万国公报>起,至1920年欧游回国主编<改造>杂志后正式脱离新闻界止,"报馆生涯"先后达27年之久.梁启超在清末民初的巨大影响也是通过报刊传播开来的.因此对梁启超的评价,笔者将其定位在宣传家.作为一位宣传家,梁启超的巨大成功,最有影响力的宣传是在戊戌变法失败到1903年间,他在日本从事报刊活动这段时间.梁启超在此期间先后创办了<清议报>、<新民从报>、<新小说>三大报刊.这三大报刊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影响了一代甚至几代的青年.  相似文献   

9.
林语堂(1895-1976)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卓有成就的双语作家.他一生致力于中西文化融合,可以说是学贯中西,著作等身.他创办、编辑有<论语>、<人世间>、<宇宙风>、<天风>等刊物.著有<开明英文读本>、<剪拂集>、<大荒集>、<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当代英汉辞典>等,具有丰富的编辑出版实践经验.他曾经留学美国哈佛大学和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受过欧风美雨的洗礼.因此,他在自己的编辑出版活动中,注重版权保护实践经验,并运用现代中国版权观念和法律制度,努力维护自己的著作权益,并成为著作者版权利益维系的一个实践典型.  相似文献   

10.
张恨水的编辑素质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现代通俗小说大师张恨水先生(1895~1967),先后从事报刊编辑工作三十余年,干过校对、记者,做过新闻、副刊编辑和主笔,也任过总编辑、经理与社长之职,报刊工作经验十分丰富,曾有“全能报人”之誉。他“以一个纯粹外行的资格”步入报刊编辑这一行业,在“碰了无数次的壁,闹了无数次笑话”后,终于成为一名出色当行的报刊编辑工作者,积几十年报刊编辑实践,他对如何“作一个迎合对代”的报刊编辑工作者,即一个与时俱进的报刊编辑应该具有哪些方面的素质,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编辑家胡风的作者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风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成绩显著的优秀编辑.他在长期的编辑工作中,养成了自己的独特思路,编发过大量的文艺作品和理论文章,不但锻炼了文学青年,而且从中发现和培养起有成就的作家,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他主编<七月>、<希望>等著名文艺刊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风行全国,并以之为中心形成了在中国文学史上最后一个十年很有影响的文学流派--七月派.  相似文献   

12.
汪康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间报人,有着丰富的办报经历,文章在史实梳理的基础上,对其的报刊编辑实践与思想进行了探究。报刊应保持独立;报道应该真实、客观;自律并接受监督,以保证公信力,这些都是汪康年报刊编辑思想的精髓。尽管这些观念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但却体现了西方报刊职业化对中国早期报业的影响以及中国报人的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3.
吴静 《编辑之友》2011,(4):117-120
张东荪(1886-1973),原名张万田,字圣心,现代哲学家、政治活动家、职业报人、政论家。张东荪为中国哲学贡献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把中国哲学家提高到可与西方哲人平等对话的高度,是中国哲学现代化的主要推动者。虽然张东荪以其哲学思想受到瞩目,但他作为民国初年著名的政论家、职业报刊编辑,在中国报刊编辑史上也曾发出过非常耀眼的光彩。张东荪的报刊活动和编辑思想,正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人通过办报追求启蒙理想的重要标本。  相似文献   

14.
人本思想是沈从文编辑思想的重要体现.长期的编辑实践,使沈从文对读者、作者、编者“三者”在编好一份刊物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深刻认识.从市场竞争的角度,他提出积极营造读者至上但并不一味迎合读者阅读爱好的编辑观;从人本关怀的角度,他提出关心作者、着力建立稳定的作者群的编辑思想;从职业操守的高度,他提出编者谨守职业尊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编辑思想.  相似文献   

15.
从近代社会变革来看,报刊宣传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中国共产党核心人物之一的毛泽东早就认识到这一点。他积极投身报刊实践活动,并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报刊编辑思想模式。文章从毛泽东青年时代的编辑实践入手,发掘青年毛泽东编辑思想的组成因子,建构一个由政治核心层、内部直接影响作用链、外部间接服务作用链组成的青年毛泽东报刊编辑思想模式,并探究其对我国现代报刊活动的指导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6.
<民报>是中同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当时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最著名和最有影响力的刊物之一.<民报>发刊的主要时间(1905年11月-1910年2月)正处于中国近代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中国报刊业从整体上看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民报>凭借其过硬的编辑质量在众多报刊中脱颖而出.将民主革命的思想传递到尤数读者心中.  相似文献   

17.
瞿秋白是我党早期的著名活动家和领导人之一,也是我党重要的理论家和宣传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他参加创办或主编过《新社会》、《人道》、《新青年》、《前锋》、《向导》、《热血日报》、《布尔塞维克》、《共产》、《红色中华》等重要报刊。1920年秋到1922年底,他受聘为北京《晨报》驻俄特派记者,回国以后,又长期负责中央宣传工作。在领导报刊工作和具体的编辑业务屯,瞿秋白积累了丰富的报刊活动经验,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报刊思想体系。鉴于学界对瞿秋白的报刊理论疏于整理,故本文在梳理瞿秋白有关论述的基础上,对其报刊编辑思想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邹韬奋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新闻记者和编辑出版家,他一生创办过六刊一报,创造了我国新闻出版史上的伟大奇迹。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与他对报刊广告的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在他主编《生活》周刊期间,就曾亲自出马向外商拉广告。在他一生的新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报刊广告思想,为我们现代广告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夏衍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剧作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和政论家.从抗日战争开始到全国解放,他先后从事了12年的新闻工作,主编过<救亡日报>,担任过<新华日报>的代总编辑,参加过<华商报>、<消息>半周刊、<南侨日报>、<野草>等报刊的编办工作.在这12年中,他对当时的新闻媒体和新闻报道、新闻现象等进行的剖析,属于媒介批评范畴.本文对其媒介批评实践略作缕述.  相似文献   

20.
胡风不仅是现代中国一位个性突出的文艺理论家,而且是建树颇丰的文艺报刊编辑,曾先后主编过《工作与学习丛刊》、《海燕》、《七月》、《希望》等著名刊物,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作家邵荃麟说过:“中国那时的刊物谁都比不过胡风,胡风的刊物编辑得最好,它好在什么地方?它有完整的对文学的观点、美学追求,而且政治上也不糊涂,是革命的,符合人类进步思想。”鉴于学界至今未见有人对胡风的报刊编辑思想进行系统研究,故本文仅就胡风的编辑方法和艺术略作管窥。胡风不仅是现代中国一位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