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与科学是矛盾的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作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当代文化思潮,与当代科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本文梳理了后现代主义与科学之间的复杂关系。它主要表现在1.科学研究领域(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史)的学者既参与了后现代理论的建构,又使本研究领域发生了后现代转向;2.一些科学家与人文学者提出了后现代科学概念,这标志着科学本身的后现代转向,同时为后现代理论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3.一些纯粹的后现代人文理论家通过对科学的研究建立了他们的后现代理论。科学与后现代主义的这样一种关系说明,当下时代的人文思想与科学思想共构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而能够形容我们这个时代文化的词语是后现代。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逻辑实证主义的衰落和后实证主义的兴起,科学在整个人类文明中地位及科学与文化关系日益成为科学哲学研究的主题。文章致力于探讨后现代科学知识文化研究的广泛的社会、政治和科学理论背景;分析科学知识文化研究的主要内涵;并从现代与后现代的讨论中引发对科学理性与人类“生活世界”的关系及对科学知识文化研究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在“妖魔化”的后现代,库恩以其‘范式’理论为后现代注入了一股思想洪流,引领了库恩时代的到来,成为当时后现代理论的一座里程碑;虽然其理论在后现代的科学战中暴露出历史时代的理论缺陷,尽管如此,库恩时代的到来仍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4.
陈东妹  孟晓利 《今日科苑》2010,(16):187-187
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社会文化发生新的转向,进入了一个被称之为“后现代”的阶段。网络是伴随着社会、文化、技术的“后现代化”而萌芽、成长和壮大起来的,网络自身就打着后现代的深深的烙印,有着后现代的一些鲜明特征。众所周知,网络具有“开放性”与“互动性”等特征,而“开放”“互动”是后现代主义理论中经常出现的高频词。  相似文献   

5.
陈东妹  孟晓利 《金秋科苑》2010,(16):187-187
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社会文化发生新的转向,进入了一个被称之为“后现代”的阶段。网络是伴随着社会、文化、技术的“后现代化”而萌芽、成长和壮大起来的,网络自身就打着后现代的深深的烙印,有着后现代的一些鲜明特征。众所周知,网络具有“开放性”与“互动性”等特征,而“开放”“互动”是后现代主义理论中经常出现的高频词。  相似文献   

6.
"多元文化"是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所存在的多种文化的总称。这个名词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后现代理论推动了其涵义的扩大。文化的差异不仅出现在国家或民族之间,各个社会阶层之间、地域之间、年龄之间、性别之间同样存在。  相似文献   

7.
作为"后现代科学"首倡者之一的图尔明基于后现代视角对科学合理性危机做出了诊治。图尔明认为,当代科学合理性危机导源于在"合理性"和"合乎情理性"之间失去平衡的现代理性观。基于对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人文语境的系统考察,图尔明主张,后现代没有必要告别理性,而只需告别失衡的现代理性观,并结合后现代知识状况,回归前现代曾经有过的在"合理性"与"合乎情理性"间保持平衡的理性状态。图尔明倡导的在理论与实践、逻辑与修辞、地方性和普遍性之间保持平衡的后现代理性观,为解决科学合理性危机开辟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禅宗思想凝聚了东方的美学智慧,对后现代服装设计美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通过"空"、"悟"、"戏"、"境"的禅宗思想,分别结合后现代服装审美中的"超越自我与创造自由"、"不确定与模糊表达"、"游戏状态中的设计"、"设计表达的和谐观"等方面,富有创造性地延拓了传统美学的艺术神韵,在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熔铸和锤炼的态势下,进一步挖掘本民族文化的精华,寻绎后现代服装审美中新的设计潮流。  相似文献   

9.
詹姆逊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概括出来了后现代主义环境下文化制品的特点,如复制性、商品性、大众性等。随着后现代主义文化在生活各方面的不断渗透,影视剧越来越凸显出后现代性特征。通过分析影视剧的后现代特点,分析其正负面价值,有利于我们辩证对待影视剧在后现代影响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自古长江流域以凤鸟为图腾,在众多出土文物的图腾纹饰中,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视觉造型,这类图案象征的是一种思想的共识、一种古老的信仰、一种精神的力量。对于本地区受众来说是一种文化"原型",即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中,如何更好的保护和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并很好的运用到艺术设计中去。如何认识传统造型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使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深入,在"国际设计风格"潮流之后,开创多元化的设计潮流,是新一代设计师们所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柯婷 《科教文汇》2015,(2):194-195
詹姆逊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概括出来了后现代主义环境下文化制品的特点,如复制性、商品性、大众性等。随着后现代主义文化在生活各方面的不断渗透,影视剧越来越凸显出后现代性特征。通过分析影视剧的后现代特点,分析其正负面价值,有利于我们辩证对待影视剧在后现代影响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自马克思主义诞生并进入中国社会后,中华传统文化与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融合就一直没有间断过,至于"为什么融合"、"怎么进行融合"也一直是众多学者不断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实验的主要话题。然而,研究的最终目的并非理论性的阐述问题,而是据实地解决问题,也就是如何才能让中华传统文化与近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本文主要针对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关系入手,分析如何将两者有机融合起来,旨在提升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水平,提升我国高校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3.
消费文化是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土壤中诞生和成长的,但它的全球发展和渗透,后现代媒体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将从后现代媒体与消费文化的关系及后现代媒体对消费文化传播的作用方面分析"后现代"媒体对消费文化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高校是现代文化引领的主阵地,不仅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功能,还具有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传播者,对于现代文化起到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三股势力"将渗透重点转移到新疆高校青年学生群体,高校文化建设、意识形态领域建设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提出了"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大力发展一体多元、融合开放、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文化,推动新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对于新疆高校文化的建设具有建设性的引导作用。在这种大背景下,高校文化创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具有特殊意义,必须以高校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加强高校文化的培育、注重文化建设的落实、管理方法的创新和典型榜样的树立四个方面为抓手,以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高校文化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开创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促进新疆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为新疆经济发展、政治进步、社会稳定、民生幸福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预测》1984,(Z2)
1.新技术革命的提出及其标志早在一九七三年,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写的《后工业社会的到来——社会预测尝试》一书中,就首次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的概念,并指出后工业社会有五大特征,即:(1)经济上以制造业为主转向以服务业为主:(2)社会的领导阶层由企业主变为科学研究人员:(3)理论知识成为社会的核心,是社会革新和决策的根据;(4)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科学哲学井非特定的科学共同体遵从的理论形态,它的现实性仅在于其生成性中。科学知识及其合法性话语(元叙事和两大叙事)在后现代社会中已出现严重危机。据此,利奥塔提出科学知识语用学的后现代科学哲学观。利氏的理论为科学哲学的“语境论”和“人类学转向”准备了理论条件。  相似文献   

17.
弗雷德里克森是致力于公共行政伦理研究的学者,为推动新公共行政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从其研究成果中探寻弗雷德里克森行政伦理思想的发展历程,并述评其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公平思想、社会公平复合理论、行政过程中的伦理等理论观点,指出行政伦理是公共行政学理论的基石,其深层次的意蕴在于所依托的价值依归,值得公共行政领域深入思考和学习。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国已经从粗犷型社会发展中走了出来,目前我国的发展模式正处在一种精益求精的层面上。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也自然会对社会各方面造成影响,于是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匠人精神"的思潮。匠人精神的思潮可以说席卷了无数领域,其中工业领域也被这种思潮所席卷。对于工业领域而言其精益求精并且具有匠人精神应当说是一种必然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富强都离不开其工业方面的精益求精。工业领域中合成氨是一种经常被用到的基础性材料,对于合成氨原料的工艺进行改进与发展则是工业上"匠人精神"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9.
现代思想库已经成为推动国际治理结构、国家战略设计、经济发展规划、社会稳定安全、文化事业发展等的基本智力支撑,被称作是立法、行政、司法、媒体之外的第五种权力。文章从建设现代思想库的意义和重要性出发,突出现代思想库建设必须注重学科充分交叉、具有适应网络社会条件下的先进工具平台、独立创制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同时提出现代思想库应当具有的三大层次功能——寻求"自然关系"、寻求"逻辑关系"、寻求"函数关系",以及要求满足政策供给的智能成果(理论成果、战略成果、应用成果、应急成果),从而达到"预测、预报、预警"的终极需求,真正成为出思想的国家工厂。  相似文献   

20.
在对传统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中运用相关逻辑框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基于西方现代管理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传统文化"修齐治平"的逻辑推演过程,构筑了集"修已"、"安人"、"谋攻"与"定邦"于一体的新框架,以更好地指导现代企业的管理实践,并提出传统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中运用的制度建设过程应采用渐进式嵌入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