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以来,广播媒体产业化研究逐步兴盛。除了研究领域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对广播媒体产业化发展中若干热点问题的研究也趋于理性回归,对其中一些基本问题的探讨更加深入。但是,业界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有以下不足。  相似文献   

2.
马頔 《新闻知识》2012,(5):100-101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广播产业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重点从广播发展改革创新的突破、优势与主要问题、如何推动广播产业化发展等三个方面,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深入探讨了中国广播产业化发展的战略,并且对现今广播产业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传媒产业化的纵深发展,广播人也在不断地探索着自身产业化发展的模式。媒体高风险地依靠单纯广告收入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各种各样的广播媒体经营方式被人们实践着。而无论如何,广播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它必须以内容为生存的支点,广播的竞争归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广播市场的复苏,各地广播媒体在广电总局“2003广播发展年”、“2004年产业化发展年”的政策推动下,扩张势头迅猛,广播广告收入喜人。近两年来,长沙地区相继出现了7个新办频率,集中了14个(频道)频率的广播节目,各频率依托各自的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在有限的听众市场上争得自己的份额。  相似文献   

5.
何伟 《记者摇篮》2007,(1):16-16,23
地方媒体之间的竞争,随着电视的出现和兴起,已基本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虽然受众读报、听广播、看电视的比例不同,但习惯相对固定,各家媒体始终在坚守着各自阵地和壁垒的同时,倾注全力扩张版图。随着新媒体网络、手机短信的出现和升温,竞争格局骤然改变,受众的分众化程度越演越烈,地方主流媒体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在新媒体崛起的今天,首当其冲!笔者认为,只有打开壁垒,联合其他主流媒体,融合新媒体,在联合和融合中丰之羽翼才是广播的出路。正所谓,广播的发展当“借力”而行。  相似文献   

6.
郑金诗 《传媒》2023,(8):48-50
广播媒体公益广告是我国公益广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其发展稳中有进,不断取得新的成果。本文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广播公益广告发展呈现出社会效益进一步提升、音频公益广告融合传播得到进一步探索、公益广告播量再创新高、所开展评选活动丰富多彩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广播媒体公益广告未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体需要通过积极探索转型发展路径、推动自身信息传播形态多元化发展,来适应新的信息传播环境、应对新型媒体带来的挑战,只有如此,广播媒体才能够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实现突破、持续发展。本文以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体传播方式的变革为出发点,对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体转型建构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产业政策发力,推动广播媒体迈向新台阶。广播业不仅在事业上继续进步,而且在产业经营的道路上已经起步。收听率上升,广告实行代理制,多种联合开始,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经营已有先例。再努力:广播节目市场化程度不高,缺少规范的交易平台,收入来源对广告依赖性过大,广播广告与其他媒体广告相比较所占份额过低,广播的地区性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9.
广播界的资深专家汪良先生在2004年就广播产业化曾说:“中国广播业的现状离产业化还有很大距离,事实上我们连节目的市场化都没有做到位”。两年后的今天,这句话仍能触及广播市场的痛点。然而,虽然还没有“做到位”,但毕竟是如火如荼地做起来了,并且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什么原因导致了广播节目市场化进程缓慢?广播节目市场化的发展和前景值得广播人思考。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广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广播的构建不仅决定着广播媒体自身的发展,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广播如何踏上构建和谐社会的节拍,或说如何抓住构建和谐社会的机遇有所作为,需要准确、科学地把握和谐广播的内涵,并在和谐广播的构建思路和基本走势上形成广泛共识。唯有如此,才能从广播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误区中走出来,避免广播媒体的畸形发展和大起大落,实现广播媒体宏观和微观上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四大媒体的角逐中,广播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产业化背景和市场竞争的大格局下,直面营销时代成了中国广播媒体无可逃避的选择。本文试从广播传统思维的再认识入手,探讨如何在激烈的媒体角逐中争取更多的受众和广告。“注意力”不等于“眼球”——广播有自己的时代使命以往的传播特性研究对广播多侧重于“信息传递极其迅速”、“受众面广”、“携带方便”、“渗透性强”等中性描述。这些对并非广播所独有特征的总结有悖于市场营销学中的CI(企业形象识别)理论,市场营销学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必须具有独特性。21世…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4,(22):61-66
广播媒体涉足产业经营不是偶然的,它是特定历史阶段传统媒体内生发展的必然产物。多年来,我国广播在多个业务领域积极布局,充分挖掘可经营性资源。本研究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产业经营实践为主线,对两家电台的产业历程、经营架构、发展思路、经营现状等进行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对比分析,总结异同,剖析原因,并立足广播产业经营的大环境,分析广播的核心资源及运营走向,结合当下广播媒体发展实际,提出产业化推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媒体融合发展和产业化的大背景下,直面媒体的市场化营销成了中国广播媒体突围时无可逃避的选择,当然回答这个问题也只有两个字---品牌。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广播媒体应当抓住这一契机,直面困难,找准广播与融媒体时代的契合点,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打造品牌内容产品、品牌活动产品,依托全媒体品牌营销,迎头赶上,重新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再创广播媒体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4.
自1986年12月15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以来,中国广播改革走过了25年。今天,在新媒体的迅猛冲击下,广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2011年12月15日,第三届全国广播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广播改革25周年高端论坛在广州召开,此次会议是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暨南大学、广东人民广播电台主办。近百名来自国内广播媒体和高等院校的代表就全媒体时代的广播发展战略进行了充分研讨。  相似文献   

15.
自1986年12月15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以来,中国广播改革走过了二十五年。二十五年中,中国广播锐意革新,在借鉴国内外广播电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广播的发展战略。2011年12月15日,第三届全国广播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广播改革二十五周年高端论坛在广州召开。会议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暨南大学、广东人民广播电台主办,近百名来自国内各新闻院校和媒体机构  相似文献   

16.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体所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产生了改变,而如何依托转型发展适应新的环境,则成为了广播媒体需要关注与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体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做出了分析与论述,并从内容形式的创新、传播技术的革新、盈利模式的拓展三个方面,对广播媒体转型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推进广播媒体更好地适应新的信息传播环境,并在持续发展中展现出更大活力。  相似文献   

17.
金春 《新闻世界》2010,(9):173-174
本文阐述了广播产业化的内涵与特点,产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全媒体时代,广播媒体需要树立媒介融合发展意识,探索自身与新媒体实现融合发展的有效策略.本文在对全媒体时代广播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重点对广播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确保广播媒体能够更好地适应全媒体时代下的发展环境,抓住新媒体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新媒体实现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媒体融合趋势正影响着传统媒体的发展,这种融合包括技术上的融合、生产内容上的融合、经营管理上的融合,并且引发了媒体受众人群的分流,经营理念的冲击,以及管理模式和体制的革新。具体到广播媒体而言,这种融合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面对各媒体的多元化发展,广播媒体应认识到自身发展的瓶颈及优势,把握社会脉搏和广播自身的传播规律,促进广播媒体发展途径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给广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空前的发展机遇。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对现有广播的挑战和希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网络电台的出现和数量的急速发展;手机广播开播和其技术层面的即将完善以及数字音频广播的逐步推广。作为传统广播媒体必须有前瞻思维,认真分析研究发展的方略,及早谋划,顺势而为,使广播事业在新一轮变革大潮中成为强势媒体。广播媒体今后的变革和发展任务是多方面的,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面对科技进步,其播报方式应积极变革,节目设置要革故鼎新。1、试办网络广播,实现部分广播节目上网播出。由于播客准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