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7年10月29日清晨,在"八百孤军"据守的四行仓库屋顶上,一面巨幅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高高飘扬.在四周遍插太阳旗的世界中,这面国旗显得格外醒目.它昭示了孤军将士奋战到底、誓死不退的决心,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永不屈从的英雄气概.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这面令不少人感奋涕零的国旗为杨惠敏所献.经国内外报章杂志反复宣传,又有环行美欧演讲,及宋美龄、孔祥熙、汪精卫、王正廷、罗斯福、希特勒、甘地等多国政要召见之经历,杨惠敏瞬时成了尽人皆知的显赫人物.  相似文献   

2.
<正>四行孤军的98小时从10月26日二十四时进入四行仓库,到10月31日凌晨二时完全退出仓库进入租界,孤军官兵在四行仓库中坚持了98小时。524团第一营进入四行仓库阵地后,对原有四周的防御工事进行加固,并在仓库内部利用原来堆放的物资,不舍昼夜地构筑了一道防御屏障。在四天四夜悲壮的保卫战中,孤军表现出极强的军事素养和牺牲精神,气壮山河、惊天动地。自中国军队退守苏州河南岸后,对上海市民心理上打击很大,大家沮丧绝望,而此时孤军们的坚守,重新振奋了军民的抗日斗志。此外,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四行  相似文献   

3.
<正>女童子军献旗之谜在四行仓库的诸多传说中,女童子军献旗可以说是最传奇也是最振奋人心的故事。每天人们涌到苏州河边瞻仰国旗和孤军战士,纷纷向屋顶的国旗致敬。而故事的主角女童子军杨惠敏,经过新闻媒体的渲染,与四行孤军一样成为了上海家喻户晓的抗日英雄。不仅现在,即便在当时,对于献旗的经过和细节也是众说纷纭,似乎当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说法。为了理清事情真相,首先要从杨惠敏加入童子军说起。  相似文献   

4.
1949年10月1日那天,天刚破晓我就穿起新军装。背上照相机,挂上记者证,步入天安门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大红地上镶着五颗金星的新国旗,我以肃穆的军人姿态立正敬礼.并迅速打开镜头,拍摄下这面在东方即将升起的庄严红旗。  相似文献   

5.
1937年中日淞沪大战中,上海女童子军杨惠敏冒死向坚守四行仓库的中国守军献旗,这种惊人之举和死守仓库的八百勇士的英勇事迹一起.震惊中外,美国新闻媒体称誉她为“中国圣女贞德”。但她此后的人生之路却充满了坎坷。  相似文献   

6.
王春华 《湖北档案》2008,(11):36-37
1937年8月13日,被世人称为“血肉磨坊”的淞沪会战爆发。当天,国民党部队72军88师524团中校团副谢晋元奉命带领一个营的兵力。进入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四行仓库当时是金城、盐业、中南、大陆四家银行合设的仓库,  相似文献   

7.
吕杏庐 《湖北档案》2001,(1):108-110
在中国抗战史上,淞沪抗战中“八百壮士“在上海四行仓库与日寇血战四天四夜的英勇事迹,曾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8.
吕杏庐 《湖北档案》2001,(2):108-110
在中国抗战史上,淞沪抗战中“八百壮士“在上海四行仓库与日寇血战四天四夜的英勇事迹,曾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9.
1 在中国抗战史上,淞沪抗战中"八百壮士"在上海四行仓库与日寇血战四天四夜的英勇事迹,曾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0.
一、来到广东蕉岭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去年年中,上海市政府就已开始筹备本市有关的重大项目和纪念活动.其中之一,是重修苏州河河畔西藏路桥桥堍的四行仓库,还决定在紧贴仓库的西边,专门开辟一个四行仓库抗敌战的纪念广场.为此,急请上海几家颇具修复历史建筑经验的企业来从事这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正>八百壮士是800人吗?在四天四夜的战斗中,四行孤军的人数都是一个谜,而不论是当时报纸报道,还是之后事迹宣传,孤军多以"八百壮士"的名号出现。那么当时参与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孤军人数究竟有多少?而八百人的数字又是从何而来?关于10月28日晚将伤员运出四行仓库的过程,杨瑞符在《孤军奋斗四日记》中有过这样的描述:我当时嘱咐出外就医的士兵说:你们出去,有人问四行仓库究竟有多少人,你们就说有八百人,决不可说只有一营人,以免敌人知道我们的人数少而更加凶狠,后来轰传世界  相似文献   

12.
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澳门庄严升起。这标志着历经数百年期待的澳门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国内各大报纷纷以彩印、套红、大字号通栏标题、大幅照片等手段及时突出地报道了这一盛事。颐和园和妈祖阁同欢,牡丹与莲花争艳,北京市主要报纸以大气磅礴的手笔书写这一历史盛典而备受各界注目。 纵观12月20日和21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晨报》《北京青年报》对澳门回归的报道,四家报纸都使用了大字号栏题,对这一重大事件亮出了旗帜,表明了态度,表达了对澳门回归的强烈兴奋之情。但栏题…  相似文献   

13.
澳门回家     
1999年12月19日午夜,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葡萄牙共和国在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隆重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成。12月20日零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在交接仪式会场庄严升起。戚恒摄  相似文献   

14.
《新闻前哨》2009,(11):8-8
世纪大阅兵,世纪大游行。 当国歌响起、国旗升起时.全球多少华人同时泪花打湿了眼帘。 为什么如此感动?因为共同的民族血脉,共同的国家情感!  相似文献   

15.
回音     
<正>刘国俊:读贵刊第八期《四行孤军光与影》系列,感觉考证详尽、严密。现将本人掌握的资料整理,与各位读者分享。四行仓库保卫战开始前,各连汇报的总数都是420人。四昼夜的连续战斗中,在仓库外蒋敬的一个班9人以及陈树生等14人牺牲,石美豪连长、张傲林等29人负伤。直到10月31日凌晨,奉命撤离仓库前,孤军点名人数为377人。在撤离仓库的激战中,刘永志等6人牺牲,杨瑞符营长、唐金和、张秋明等16人负伤,撤到西藏  相似文献   

16.
展览演出     
这是一个具有厚重历史感的红色展览。千余平方米的展厅内,陈列着200多幅精彩图片和300多件珍贵实物:开国大典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天安门城楼上用过的第一枚木质国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选中的曾联松设计的国旗图案原稿,绘有国徽图案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投票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在建国  相似文献   

17.
《传媒》1999,(4)
1999年7月1日清晨,当高兴烈率领近千深圳商报人仰望国旗和社旗迎着朝阳升起的时候,个个心情激动。这一天,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智能化深圳商报大厦全面投入使用。这是深圳商报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深圳商报》从1991年复刊至今8年里,  相似文献   

18.
激情有益     
奥运会上,每当国旗升起,国歌高奏的时候,都让华夏儿女意气风发.热情澎湃,扬眉吐气,慷慨激昂.  相似文献   

19.
1937年“八·一三”淞沪战役中,谢晋元与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四昼夜,英勇地抗击了日本侵略军,在完成掩护中国军队撤退任务后,于1937年10月31日奉令退出四行仓库,撤到公共租界,随即向沪西方向归队。不料,孤军撤入租界,武器被英军收缴,全体官兵被工部局羁禁于沪西星加坡路,划地为营,时称孤军营。由于主要代表英美利益的工部局当局,为维护其所谓的中立原则,拒不履行撤退前商定的孤军“撤退租界后一二日内即可将其遣回”的协议,致使谢团官兵自1937年10月31日起,至1941年12月18日日军正式“接收四行仓库孤军俘虏”时止,被羁禁时间长达四年之久。 有关谢晋元与孤军营的档案史料,外界所见甚少。现特选辑谢晋元在1938年“八·一一”悬旗惨案前后致工部局的函件一组,以供历史研究参考。所附注的工部局复函和批语原系外文,均由编选者所译。  相似文献   

20.
<正>国徽象征着国家的主权和尊严,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只在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伴奏下升起新中国第一面国旗,而未能在天安门城楼悬挂国徽,成了开国大典的一大遗憾。其实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7月,新政协筹备会便开始国徽的征集工作,直至1950年6月在广泛吸收各界人十意见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由梁思成设计完成的方案。9月20日,毛泽东主席签署命令,向全世界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