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问题的提出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会碰到很多不可思议的情况:学生课上例题一听就懂,课后题目一做就错;错题经过老师讲评学生订正后,但仍有学生继续错之;学生能得出正确答案,却不能给出正确的解释;学生只会模仿解题,创造性的解法缺失.教师对这些情况颇感头疼,有的老师是反复讲解,但却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产生一些教师可以预见或无法预见的“错误”.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有些数学教师却在教学过程中过度地防错、避错,尤其是在许多公开课上,出现不符合教师预设的答案或观点常常被教师漠视。当学生回答错误或理解错误时,要么以一个“错”字了之,要么一带而过,用优生的学习成果掩盖其他学生的错。还有些经验不够丰富的老师被意外的错误搞得乱了方寸.赶紧提示或暗示.甚至将正确答案写出。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难免会做出各种各样的错解,即对数学问题的错误理解与解答。对此,教师会使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教师通常的做法是,事先预见学生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错误,在教学过程中,不提问很可能出错的同学或绕过学生不易理解的问题。当某个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教师接着提问其他同学,直至得到教师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答案为止。这样做的原因有二:一是主观上认为正确答案是惟一的,学生知道正确答案就够了;二是课上有限的教学时间也不容许对更多的错解做出解释,能少则少。事实上,这种看似合理的教学行为仍然滞留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层面上,侧重呈现正确的数学知识,忽略了对学生错解现象的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4.
1当前数学教学的现象和分析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如下现象:①学生对老师的讲解一听就懂,一做就错;②学生拿到题目识字不识意,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无从下手;③答题的过程比较混乱,对而不全,全而不对;④作业任务观念,做完就了事.特别在复习过程中,这些问题在中等学生中表现尤为明显,这些小良现象直接或问接地导致学生解题的失败,逐步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甚至有些同学不愿学数学,值得老师们关注.  相似文献   

5.
童艳英 《职教论坛》2003,(12):40-40
一、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数学成绩差的同学并不是头脑笨,而是自己在中小学多年形成的惰性痼疾所造成的行为习惯差,针对这种现状,教师首先要做到关心学生、热爱学生,经常鼓励表扬差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重新激发起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学语言要亲切真诚,常用“好”、“OK”、“就这样”“非常正确”等语言,使学生觉得自己行;对作业做得正确,书写又工整的可给予“好”、“漂亮”等批语。其次,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受学生敬佩的好老师,学生如果喜欢数学老师,自然就会喜欢数学。我曾接触…  相似文献   

6.
错解教学法的提出在数学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会解的题却总是做不对。究其原因,仅仅用粗心大意来解释显然是片面的。实际上,这种情况多数是由于学生对所学的概念、公式、法则在理解、运用上的不正确造成的。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运算准确性,如果在数学教学中经常采用错解教学法,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谓错解教学法,即教师在教学中故意出现错解或口误,在学生容易犯错误的地方先于学生出错,做前车之辙,以达到后车之鉴的目的。错解教学法的几种常用形式及其分析明示式:即教师在错解例题之后,明确告诉学…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师每天都要批改作业。一般来说 ,凡是错的就打“ ” ,打“ ”后就让学生更正 ;如果再错 ,又再发下去再让学生更正……直到学生“更正正确”为止。我觉得这种批改作业的方法实在不可取 :1 作业本上只出现一个 (或几把 )“ ” ,学生更正时很难发现为什么错了 ,错在什么地方 ;2 学生只好一次又一次无的放矢地更正 ,教师只好一次又一次地打个“ ” ,学生烦 ,教师也烦。 3 学生屡更不正 ,但为了老师给他更正后的题目打个“ ” ,没办法只好照抄别人的 ,其实最终错题仍得不到真正的更正。为了解决以上的弊端 ,近年来我在批改数学作业…  相似文献   

8.
1.要重视错题的再利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每上完一堂数学课,我们教师都会布置适量的习题,让学生练习巩固.尽管我们在让学生练习前,对一些常见错解作了一些预防,但在批阅中还会经常碰到错解.如学生看错题目,画错图形,抄错数据,遗漏单位,失落答案等,数学作业总是错误百出.教师一般是让其他学生进行更正,或者让做错的同学把答案说一遍或者做一遍,草率收场.  相似文献   

9.
田利锋 《考试周刊》2012,(69):71-71
有效教学是教师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共同体现,表现为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目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与新课程标准不相适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主要表现在把学生当做教育的客体.视他们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一种特殊的精神交往,如果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和感情交流。就会造成无效教学或者低效教学.本文对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0.
示错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学生示错,也可以是教师示错;可以是有意示错,也可以是无意示错.但无论是哪种示错,都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去分析错因,去寻找正确解法.我们在教学中适时地利用示错教学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学生示错法  相似文献   

11.
有效利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错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问题的提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反复强调的地方,学生还是会重复犯错.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教学预设的过程中,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种种错误和易错点作了充分的估计,但他们在课上更想做的是避免学生犯某些错误,以确保课堂教学的顺畅.这样的做法是否正确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应该尽量避免学生犯错,还是应该让学生充分暴露出他们的错误,有效利用学生的错误呢?  相似文献   

12.
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这道题都讲了那么多遍,学生怎么还不会.的确,“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是高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存在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应当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下功夫才能有效解决.下面从教师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数学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无论干什么事,如果我们没有兴趣,就很难将此事干好,如果有兴趣于某一事物,我们总是会想办法去接近它、认识它、获得它,对它产生愉快的情绪.因此兴趣是求知的重要动力.就教师而言,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教学能否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固然与他们正确的学习目的和方法有关,但也与兴趣密不可分.就学科特点来讲,数学美的因素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的结合,会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的一节数学课,为什么有的老师讲后效果十分好,而有的老师讲后给人一种有盐没…  相似文献   

14.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教育者的一句口头禅.意思就是教师应该因人施教。要体现这一教育教学思想.莫过于给学生评语。数学作业批改中.老师习惯打上钩或叉作为评语:殊不知.作业是连接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一座桥梁.老师若是在打上钩和叉的同时.写上几句有针对性的充满真情实意的评语.这座桥梁就会变成沟通教师和学生心灵的桥梁.  相似文献   

15.
学生在相同或相似问题上反复出错是课堂教学中的常见现象,有的教师简单地把它归因为学生学习不努力,听讲不认真,进而批评教育.实际上,学生许多情况下的反复出错是由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引起的,哪些教学行为会导致这种现象呢?一、绕开学生错误,直接从条件分析习题教学时如果不重视利用错误资源,教师就会撇开学生原始想法,按另一套方案讲解,正确的方法貌似接受了,但为什么自己的解法错了,错在什么地  相似文献   

16.
学生在学习时出现错误是难免的,然而对待学生的错误老师们的态度却各不相同,有的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有的“快刀斩乱麻”,以一个“错”字堵上学生的嘴,接二连三提问学生,直至得出“正确答案”;还有的亲自“上阵”,把答案“双手奉上”。或“堵”或“送”,都是置学生的实际于不顾。如果不拨“乱”反“正”,不让学生经历实践获得体验,表面上阻住了学生迈向“错”的脚步,实际却阻断了他们迈向成功的道路。其实,  相似文献   

17.
每当考试结束,教师在批卷的时候,经常会边批阅边生气。本来很简单的口算题,好学生也会错几道,计算题就更不用提了,更是惨不忍睹,应用题的列式虽然正确,而结果却总是算错。诸如此类的错误,真是让很多老师伤透脑筋。而这一原因是如何产生的呢?本人认为,究其根本,不外乎是平常的练习不够和口算教学的不扎实,其中,尤以口算教学存在的问题较多。  相似文献   

18.
也许很多老师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当自己上完一堂课后会很满意地总结:这节课效果不错,学生配合得很好;如果课堂不那么妙,则会埋怨学生配合得不好。其实,我们只要稍加思考,就会发现这一现象体现了老师的一种角色意识。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希望预设的教案能顺利实施,于是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展开教学,学生在课堂里的任务就是处处揣摩老师的意图,配合老师完成这堂课的任务。而学生自己此时在哪里呢?他们是一种什么状态?他们又需要些什么呢?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往往被我们老师忽略了。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不再是教案剧  相似文献   

19.
<正>一我执教小学数学近二十年,发现在日常教学中或考试作业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怪现象。现象一:教师以为学生不该错的内容,学生却要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只要经老师轻轻一点拨,学生立即恍然大悟,随即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这些错误往往是能够避免的。现象二:对于一些常见错误,经过多次讲评订正后学生仍然会"旧病复发"。现象三:学生拿到批改的作业后,稍微看一看就将它放入  相似文献   

20.
[现象]经常听到老师们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我已经讲过了,你怎么还不清楚?”“刚学过啊,怎么又错了?”……[原因]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老师刚讲过的习题学生怎么就不会做?是教师的教学有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