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运用观察法、访谈法、分析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中的发声进行了探讨与比较,分析归纳了发声在武术运动中的几种特殊作用,即:武术中的发声有助于发力,武术中的发声有助于增强机体的抗击打能力,武术中的发声有助于增强自己的士气和胆气,武术中的发声有助于威慑敌人等。  相似文献   

2.
“吐气发声”是武术运动中用于发力的一种特殊的呼吸方法。即发力前先吸气后闭气以待,随发力的同时微启声门、用力将体内气体呼出、发出喊声的用力方式。武术界认为,此“声”不仅可用来增添士气、威胁对方,更重要的是能“以声催力”。在投掷项目中,我们也常见到许多运动员在发力时大喊一声。为什么投掷发力时有人发声,有人不发声?此声能否起到武术中的“发声催力”的效果?搞清这些问题无疑会对投掷运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此,笔者试图从生理学角度谈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不同时代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社会现象,不同的社会现象又会使青少年产生不同的兴趣爱好。目前,武术课存在单一性,武术教学中忽视武术文化教育,大学生对于武术的爱好极低。事实上,武术文化教育在武术教学中存在一定的教育价值。文章认为武术教学中加强武术文化教育,提高学生对武术的科学认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培养道德规范和正确的竞争意识;增强宽厚包容意识,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培养开拓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和考察等方法,研究武术发展现状;阐述尚未进入当代武术“主流”层面的武术功法,顺应武术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日益发展的脉络,以及武术功法的内容和分类、技术构成、练习目的、练习方式等方面表现出的特征。1.武术功法是武术的三种运动形式之一。拳谚“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揭示了武术功法在武术运动中的重要作用。自武术产生以来,武术功法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了包括柔功、硬功、轻功、内功和感知功的技术体系。2.武术功法的特征。从内容看,表现为全面性与专一性相结合;从分类看,表现为以锻炼效果为标准对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套路演练的表现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各类武术套路比赛,我们发现运动员表现力水平的不同对其运动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翻阅各类武术教材却很难找到关于表现力的论述。那么,表现力是否存在于武术套路运动中呢? 武术界自古就有一种片面的“惟技击论”。认为武术产生于技击,因而武术即搏斗技术,并由此斥追求演练效果的武术套路为“花拳绣腿”,失去了武术之本源。正因为“惟技击论”以“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属性”作为排斥武术套路追求演练效果的理论依据,因而使人们回避对表现力的研究和实践,束缚了武术套路运动员技术水平提高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文章就武术示范榜样的培养,以及在武术教学中合理的运用榜样示范的各种方法、原因及所产生的作用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论证了榜样示范利于武术教学,从而提高武术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多元智能”理论思想是教育教学评价的基础之一,在不同时期对体育教学评价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产生教学评价方法、评价体系以及考核标准等,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这就要求大学体育学习评价体系在重构时强调评价的个体化、差异化和多元化.文章从大学武术教学着手,探讨高校武术教学评价的新模式,使教学过程与效果得以优化,使高校武术教学向科学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武术的演进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环境特点对于相应地域武术文化风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传统武术流行的“南拳北腿”之说形象地概括了由于地理环境因素而形成的南北武术差异.持续不断的军事战争对于中原、荆楚等地域武术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各个历史时期的大规模移民促进了地域武术之间的交汇、融合,同时也产生了巴蜀、岭南等地域武术文化的相应特征.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和时代特征对于地域武术的整体风格影响同样显著,齐鲁武术因为处于儒学创始人孔子的故乡而深蕴教化和德行内涵,吴越作为近代中华文化发展先行地区的特点则使得吴越武术应时而动,成为中国地域武术文化近代转型的先行者.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时代背景,赋予了中国地域武术文化全新的战略主题与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武术发展的最重要标志就是竞技武术的产生和发展,套路与散手的分离及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武术在技术上具有技击特点,在文化特征上有民族特点.武术朝着整体与分层两个方向发展:整体指对专业武术人才的培养,对武术技法特点与传统训练体系必须全面继承;分层指根据健身、娱乐、审美的不同需要进行选择发展.  相似文献   

10.
媒介的嬗变对武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作为人类身体的延伸,对世界意义的生成与转换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媒介的嬗变经历不同发展阶段。阐述口传媒介、印刷媒介、大众传媒阶段对武术发展与传播产生不同的影响。指出:探讨媒介的嬗变对武术发展产生的影响,实际上并非从功能论出发,而是从价值论出发;并非讨论传播手段作为工具有何长处与短处,而是在讨论传播方式作为意义世界有什么遗憾和缺憾,从而对武术的现代化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较全面地综述了历史上各个时期关于武术概念的基本观点,并对其进行了逻辑学分析,最后对武术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和训练格斗技能为直接目的的一种民族传统体育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12.
武德的价值功能及其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德的价值功能主要体现在导向作用、调节作用和互补作用3个方面。因此,在武德的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习武者的武德教育、武德行为规范的形成,落实武德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武术散打训练对人体无氧工作能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国海 《体育科学》2004,24(10):69-70,80
为探讨散打训练对人体无氧工作能力的影响,对40名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散打训练学生进行Wingate无氧实验。结果表明,武术散打训练可提高人体无氧功率能力,加快运动启动速度;用Wingate无氧实验评价时,前10s无氧功率值的高低比其递增的幅度,更能反映散打训练效果;30sWingate无氧实验主要反映出散打训练对人体无氧功率的影响,而对无氧能力的评价不明显;Wingate无氧实验对评定散打训练效果和水平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代竞技武术套路技术体系及其价值取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空间理论为依据,分析了现代竞技武术套路技术体系的两大组成内容,即平面技术和立体技术。前者包含物质层面技术和意识层面技术,后者包含衔接腾空技术和技巧难度技术。指出武术套路平面技术的价值取向:“精、气、神”,技击性和艺术性;立体技术的价值取向:“高、难、美、新”;平面技术与立体技术应为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体育强国视域下的武术发展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武术在体育强国战略指导下的发展方略,认为:应提炼武术文化的丰富内涵,形成独具魅力的中华体育文化,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武术健身的独特功效,弥补群众体育发展不足,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革竞技武术的表现形态,突出竞技武术的民族特色,为进入奥运不懈努力;建设完备的武术产业体系,加速中国体育产业化发展;加大武术教育实施力度,凸显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优势,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高武术国际影响力,发挥武术对中华文化传播的作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稳步推进武术职业化进程,推动中国职业体育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武侠电影作为中国武术传播的重要途径,对中国武术的世界认知度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对武侠电影中的武术文化元素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武侠电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武术的普及与认知.但武侠电影中过度追求暴力的宣扬,不利于武术形象的塑造;武侠电影主题文化的异化,不利于武术的继承与传播.当代武侠电影的发展应该承担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责任,凸显中国武术文化主题精神,弘扬中国武术文化正能量,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7.
武术教学中,学生常遇到动作数量多、方向路线变化多、动作包含的因素多等问题,"三多"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而武术教学中的反馈法,是通过输入和输出武术信息的途径,使师生获得在教学武术知识、技能和技术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并在师生间的信息交换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使武术教学质量提高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在武术套路教学中采用反馈教学法既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首先阐述了武术功法运动,进而分析了武术功法对现代散打技术训练的影响和作用,力争把武术功法运用到现代散打技术训练当中,意在提高运动员的各项身体素质、击打和抗击打能力,为散打技术训练的创新和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国家大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以武术自身文化优势、表演特点及某些大型单项体育赛事的运行特征为依据,以"互动理论"为支撑,分析探讨了武术表演在大型单项体育赛事中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认为,中国武术与西方主流竞技体育赛事可以是一个双赢的互动机制——大型单项赛事可以成为中国武术表演的展示平台,促进武术的传播和我国文化影响力的提高;武术表演的嵌入也有利于体育赛事自身品牌的塑造与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中国武术应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国家发展战略平台,扭转偏向,构建传统和现代并举、"一体"和"多元"共彰、文武兼备的立体、丰富、多元的传播格局;加强武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传播理念从"自说自话"向"交流对话"转向、传播方式从"硬宣传"向"软传播"转向、传播渠道从"一元"向"多元"转向、传播语言从"单一"向"多样"转向;增强中国武术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弘扬中国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建设文化强国,塑造"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