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周虹余 《新闻世界》2014,(10):65-66
针对电视荧屏上娱乐节目的低俗化与同质化等现象,国家广电总局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简称"限娱令"),对各卫视台从2012年起在娱乐节目的播放时间、内容和数量上作了严格的规定。针对"限娱令"的颁布,不少电视台纷纷做出调整。本文对我国娱乐节目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联系"限娱令"的颁布,提出其对娱乐节目的影响意义,研究娱乐节目在"限娱令"背景下如何转型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电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娱乐节目的出现更是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2001年以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为代表的娱乐节目刮起了一股“娱乐旋风”,并且随着这两年来其他卫视台的一些节目的开播,这股风越来越泛娱乐化.2011年10月,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俗称“限娱令”),对过度娱乐化的电视娱乐节目实施调控,这一意见的出台再次激起了人们对电视娱乐节目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鄢然 《新闻前哨》2012,(7):71-73
今年1月1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意见》(以下简称《娱乐节目管理意见》),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扩大新闻、经济、文化类节目播出比例,限制婚恋交友、竞技娱乐等七类节目播出时长,并明确提出了“三不”方针。这个被坊间传称为“限娱令”的政策实施后,全国各地以卫视频道为龙头,竞相改版变脸,大幅度停播娱乐节目,盛极一时的娱乐节目骤然坠入“寒冬”。  相似文献   

4.
2011年10月25日,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对全国34个上星卫视在播出时间、节目长短等方面进行调控。各大上星卫视娱乐节目相应做出调整和修改,但与此同时,湖南卫视《变形计》却于2012年元月强势回归,备受受众青睐,一曲"限娱令"下的媒介变中求存之道之歌呈现在了受众面前。  相似文献   

5.
李雪 《今传媒》2014,(8):114-115
我国广电局新颁布的"限娱令"对我国电视娱乐节目来说是一次严重打击,而湖南卫视的明星模仿秀节目《百变大咖秀》却在这种背景下获得累累硕果,与其节目创新关系紧密。文章着力从节目受众、形式、内容等方面对《百变大咖秀》节目的创新之处进行分析,并由此得出对电视娱乐节目的启发,以期为同类节目的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娱乐至死的时代,全国大部分省级卫视都在做娱乐节目或栏目,目前取得了短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些都是权宜之计,没有持久的生命力。2013年10月,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做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简称加强版限娱令),使得各大卫视对节目模式进行了大幅度整改,纵观2011的"限娱令"到2013"加强版限娱令"的出台,各大卫视节目变迁趋势此起彼伏。基于此,就卫视节目模式的调整方向,以及对我国广电文化繁荣有何借鉴意义,进行简要的论述,以期促进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实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2011年10月广电总局下发了《广电总局将加强电视上星综合节目管理》,这一意见被广大媒体生动的称为“限娱令”,这次“限娱令”的出台带给我国电视媒体一次大的震动。此“限娱令”的主要内容就是针对现阶段我国电视媒体发展的大环境下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现状而提出的相关意见和硬性规定。  相似文献   

8.
邓瑜 《中国记者》2012,(1):46-48
政策推动卫视定位调整2011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几度下文规范中国电视业界的诸多方面,其内容概括如下:电视剧中间不得插播广告、省级卫视削减娱乐节目、电视剧片头片尾禁止用贴片广告、时政新闻节目禁用企业冠名、四大名著翻拍被叫停、影视作品中吸烟镜头被严控.这六条"禁令"涉及中国电视内容制作、经营的诸多方面,具体而微.其中,所谓"限娱令"最受关注.严格地说,"限娱令"的说法并不准确,其全称实为《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简称《意见》).该《意见》于2011年10月25日出台,对我国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未来数年的节目运营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
2011年10月下旬,国家广电总局在先期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意见》出台的前前后后,值得关注的一大现象是,众多媒体纷纷以“限娱令”称之,就此,广电总局在答新华社记者问中公开回应称:“将《意见》称为‘限娱令’是不准确的,广电总局一直是鼓励办好积极健康娱乐节目的。简单用‘限娱’的说法,容易引起人们误解。”  相似文献   

10.
马皓 《今传媒》2013,(2):88-90
随着广电总局"限娱令"的下发,再次引起了各界人士对于电视娱乐节目过度娱乐化的热议。娱乐节目的宗旨本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而如今的娱乐节目越来越走向低俗化的全民娱乐进程,众多上星卫视策划了各种具有轰动效应的相亲交友节目,通过各种手段进行炒作甚至以冲击道德底线来博取收视率,使得节目导向游移,造成全民娱乐化的影响。"限娱令"的出台,正是对这种过度娱乐化现象的悬崖勒马,不仅对电视相亲节目在道德价值上起到约束作用,更是为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伦理失范现象敲响了一记警钟。  相似文献   

11.
在所有媒体中,电视提供的娱乐无疑是最直接最充足的,尤其是近年来各卫视看中了娱乐节目低投入、高收视的特点,一哄而上发展娱乐节目,以至于娱乐节目充斥荧屏,甚至出现低俗化倾向。2011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正式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被大众俗称为"限娱令"。该意见要求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由此看出国家对卫星综合频道节目的管理和整改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0月下旬,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坊间称之为"限娱令"。《意见》除提出全国各地方卫视频道在黄金时间段每周娱乐节目不能超过两档外,还规定各台必须设立一档道德建设类节目。在"限娱令"背景下,全国各大卫视兴办了  相似文献   

13.
2011年7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简称广电总局)专门召开了“关于防止部分广播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座谈会”。随后,在10月25日,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管理的意见》,即通俗意义上的“限娱令”,要求从2012年1月1日起,34家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控制娱乐节目。广电总局的新举措,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受众”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信息的接受,他们同时也是信息的反馈,在信息互动的过程中,受众不总是被动的,他们也常常反过来影响传的认知和行为,电视娱乐节目的受众也是这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有了长足发展,经历了综艺节目(如《正大综艺》)、游戏节目(如《快乐大本营》)、益智节目(如《幸运52》)、“真人秀”节目(如《生存大挑战》)等若干阶段。在这个演进的过程中,除电视娱乐节目制作人自身努力之外,电视娱乐节目的受众也功不可没,受众通过收看与评价影响了电视娱乐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中国的娱乐节目一直因为其肤浅、浮躁而被人们所诟病。近几年来却出现了节目质量相对较高且符合大众审美规律的娱乐节目,由此拉开了娱乐节目转型的序幕。文章以三个省级电视台播出的娱乐节目为例分析浅娱乐时代的电视娱乐节目之现状及其所存在的问题症结;着重分析了《中国好声音》为什么能成为时下比较成功的娱乐节目之原因。同时指出尊重大众审美娱乐规律,从节目内容和形式的调整改变,到内容与形式审美性地融合为节目创意,这是我国当下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6.
董莉  杨成 《新闻知识》2012,(5):75-76
"限娱令"是广电总局为管理上星频道的节目而出台的一项政策。"限娱令"的颁布,对于上星卫视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以综艺娱乐节目为主的卫视台。因此本文试图从对"限娱令"内容解读入手,剖析湖南、浙江、江苏和深圳四个卫视台,为娱乐节目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0月25日,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从2012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此项政策被称为"限娱令"。"限娱令"对于电视节目内容大规模的调整,是否能够促进电视产业的发展,是否能够满足受众对于文化多样性的需求等等问题随之而来。  相似文献   

18.
郭弘董健 《传媒》2014,(3):41-43
正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电视娱乐节目除了发挥娱乐功能之外,还应注重人文关怀。本文以湖南卫视明星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为例,针对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现实情况,梳理《爸爸去哪儿》的节目亮点,思考收视成功背后的原因,分析如今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现状及推动力,以期为该领域的未来发展开拓新思路。《爸爸去哪儿》节目创作背景在现如今的电视荧屏上,多元而深入的竞争迫使电视娱乐节目"娱  相似文献   

19.
"限娱令"颁布实施一年来,对我国电视行业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全国各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调整了节目配置,提升了节目的格调,改版后的晚间电视节目形态结构更丰富合理,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得到了一定的遏制。本文以湖南卫视为个案,对"限娱令"以后湖南卫视的节目调整与发展策略加以解读,从而对"限娱令"带给各省级卫视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在肯定"限娱令"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指出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任媛媛 《青年记者》2012,(12):66-67
“限娱令”的出台及各种预言 2011年10月25日,广电总局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意见》——即电视业界俗称的“限娱令”,2012年1月1日,“限娱令”正式实施.那么,这一新政实施4个月之后,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政策效应?对中国电视业的生态又产生了多大的影响?这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