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强化问题意识 造就创新人才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21 世纪大学教育人才观、质量观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强化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创新始于“问题”。“问题”产生于“好奇”与“质疑”。要形成真正具有科学价值的问题,需要多种条件和多方面的努力。要造就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更新传统的以“释疑、解惑”为使命的教师观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刍议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依赖教育,高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文章简述了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苯素质,着重探讨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创新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培养与提高学生创新素质,使之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活动。作为基础教育来讲就是为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当前,创新人才培养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观之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发现,人才培养中还存在许多不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缺少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良好环境。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离不开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因此,探讨校园文化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性有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营造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良好校园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创新人才培养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观之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发现,人才培养中还存在许多不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缺少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良好环境。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离不开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因此,探讨校园文化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性仍然有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创新型人才的水平和数量的竞争。因此,创新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大措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充分发挥在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努力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新体系,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高等院校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责任,是推动知识创新、原始创新的主体。"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就必须以教育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努力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9.
创新教育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基本途径。高职院校教师创新教育能力的培养应从营造学校创新氛围、加大创新教育培训力度和构建素质拓展体系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全面推进军事创新教育,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军队院校教学改革的中心任务。实施军事创新教育的根本途径在于全面深化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1.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责,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是立校之本。工程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高素质创新应用型的工程技术人才是实施国家发展战略、支撑产业转型升级重要的保障。广东工业大学化工专业严格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设目标,开展高素质化工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与实践,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培养高素质创新应用型化工人才。  相似文献   

12.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新世纪我国发展的战略任务。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高职毕业生是否真正具有创新素质,将直接影响技术工人的整体素质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必须重新审视高职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高职创新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通过理论课堂、实践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和各项技能大赛等,全面开展创新教育,使所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同时具备较强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源泉,是国民教育的一种模式。创新教育是把素质教育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文章从创新、创新教育、创新人才概念与创新人才特质入手,阐明了创新教育的核心观点——创新人才不完全是教育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创造教育与师范院校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人才的本质特征是富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是21世纪师范教育的根本目标。师范院校应围绕创造教育进行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创新人才培养关键是要确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创新教育思想。论文从调研国内外关于创新人才的定义和内涵出发,研究总结了创新人才应具备的主要素质特征。针对这些素质特征的塑造和培养,提出了一些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举措。在对比研究国内外对创新不同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对国内高等教育现状的分析,得到了我国大众本科教育是平均值教育的结论,从而进一步提出创新教育应取极大值教育的思想。总结提出了大众教育以人为本,创新教育以标为本。最后,初步分析了极大值教育所具有的4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民族医学院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坚持本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实践教学,努力构建一套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7.
高校是我国科教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和发展的方向。中华民族能否实现伟大的复兴,关键在教育,教育的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一大批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现有课程实验普遍存在学时少、验证性实验为主、内容陈旧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实现个性化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标。探索基于电磁仿真和加工测试结合的可重构天线新实验设计,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实验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用科研方法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研究结果将为高校贯彻精英教育理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建设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创新实验课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浅谈教师创新教育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进步、文明的推进、各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要靠科技,靠人才,核心应该是创新,而教育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基石。创新能力的培养很重要,应努力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通识教育与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德文  林丽萍 《高教论坛》2007,(5):57-59,123
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如何构建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通识教育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加强通识教育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要积极建构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