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宗元的种柳诗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仅散文写得好,诗也写得很好。柳宗元被贬到柳州后,经常在自己的临江花园里种植柳树,他有一个叫吕温的朋友便写了一首诗来开他的玩笑: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柳馆依然在,千柳柳拂天。  相似文献   

2.
<正>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仅散文写得好,作诗也十分出色。柳宗元被贬到柳州后,经常在自己的临江花园里种植柳树。他有一个叫吕温的朋友写了一首诗来开他的玩笑: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柳馆依然在,千柳柳拂天。这首诗妙在作者把柳宗元的姓(柳)、他被贬的地方(柳州)、他所种的树种(柳树)和种树的地点(柳江)全都隐喻在诗句里,更有趣的是,它们都有一个"柳"字,真是妙趣横生。因  相似文献   

3.
【导读】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因曾做过柳州刺史,所以后人又称“柳柳州”。唐德宗贞元九年中进士。二十六岁,中博学宏词科,任集贤殿正字等职。唐顺宗即位,柳宗元参与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被召回长安,又外放为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又因曾为官柳州,人称“柳柳州”,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并称“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同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永贞元年(805)九月,因革新失败,被贬为邵州刺史,同年十一月再贬为永州司马。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柳宗元(773~819),中唐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公元805年因王叔文集团案遭到迫害,分别被贬永州和柳州.在被贬期间,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疾苦,游览当地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诗文名篇.  相似文献   

6.
柳宗元(773-819),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故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曾贬官柳州,故又称“柳柳州”。唐顺宗永贞元年(805 年)参加主张政治革新的王叔文集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河东(今山西永济市)人,20岁中进士。“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他和王叔文等人的“改革”,时称“永贞革新”。他们打击专横跋扈的宦官和藩镇割据,最终遭到反对而失败。王叔文被杀,柳宗元被贬永州……  相似文献   

8.
柳宗元是唐代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出身于世代官僚家庭,官至尚书礼部员外郎,因代表庶族地主阶层利益参与王叔文的政治改革活动。遭到宦官和旧官僚的联合反攻,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十年后改为柳州刺史,四十七岁时死于柳州。  相似文献   

9.
《童区寄传》是柳宗元写的一篇针砭时弊的记叙文。唐中叶以后,藩镇割据,战祸连年,赋敛繁苛,全国人口锐减。柳宗元是当时以王叔文为代表的庶族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主要成员之一,因革新派失败,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县)司马;十年后,迁柳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刺史。其间,作者下察民情,目睹边陲地带鬻儿卖女,贩卖丁口的现象,对当时地方官吏放纵恶人为非作歹,从中渔利的行为深表愤慨,因作是篇歌颂区寄机智勇  相似文献   

10.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大文学家之一。青年时任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唐顺宗(李诵)时,因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比较进步的政治集团,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从此,“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十年后,改任柳州刺史。四年后,死于柳州任上。年仅四十七岁。柳宗元在永州,为了排遣心中的苦闷,寻觅山水之胜,寄情于自然之美,写了有名的《永州八记》(实际上是九篇)。《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写于元和四年(809年)秋。  相似文献   

11.
《学苑教育》2012,(23):96-96
柳宗元任柳州刺史,刘禹锡任播州刺史。柳宗元听到刘禹锡被贬播州,凄然泪下,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刘禹锡,他说:播州不是人住的地方,梦得还有白发老母相随,“吾不忍梦得之穷”,于是“请于朝”,愿将自己所去的较近的柳州与刘禹锡交换,“虽重得罪,死不恨。”刘禹锡随后改任连州刺史。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许多著名的诗人爱亲手种植自己所们爱的树,以陶冶性情。杜甫爱种桃树,他来到成都烷花溪,草堂未建,就急求一批桃树苗。得苗后,赋诗“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烷花村。”陶渊明爱柳,他在田园水边播柳,还在住房前种了五棵柳树,得名“五柳先生”。柳宗元以种柑桔为乐。他被贬到柳州后,亲手种植了一批货批。在劳动之余写下:“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通城同。”未赢爱的是杉树,他称赞它品性耿直。古代诗人爱植树  相似文献   

13.
唐顺宗年间,当时朝中执政的王叔文为了整治腐败的吏(lì)治,大胆提出改革,史称"永贞革新"。柳宗元也是王叔文集团的重要成员。后来,"永贞革新"受到保守势力的反对而失败。王叔文被逮捕入狱,柳宗元受到牵连,被贬(biǎn)为永州司马,十年后又被贬为柳州刺史。由于政治上失意,柳宗元到柳州后,终日郁(yù)郁寡欢,整日闭门谢客,以饮酒吟诗打发日子。空闲时,就教书童柳植写字作诗。柳植是个13岁的少年,聪慧可人,经柳宗元悉心调教,写字作诗进步很快,他模仿主人的笔迹,惟妙惟肖,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境界,因此深得柳宗元的喜爱。这年冬天,地处南国的柳州,陡(dǒu)然下起漫天大雪,霎时,山川尽染,柳州成  相似文献   

14.
柳宗元与柳州有着独特渊源,他在被贬柳州期间,给柳州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学遗产旅游资源。柳宗元柳州文学遗产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资源价值、宣传价值与文化价值。对柳宗元柳州文学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成为了发展柳州旅游业,提升柳州城市形象与文化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唐元和十年(815)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期间所撰《柳州路文宣王庙碑》,( )元代至元二十六年(1289)重立,今称《柳州文宣王新修庙碑》,是国内现存最早收录柳宗元石刻画像和柳宗元修复文宣王庙全过程的石刻。  相似文献   

16.
<正>地点: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六班一、导入新课师:上课!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下。师:古人勤于植树,树木造福于古人。东晋诗人陶渊明归隐后专门在房前种了五棵柳树,世人称其为五柳先生。素有"柳痴"之称的柳宗元,被贬柳州刺史后,也在柳江沿岸种了很多柳树,曾留有"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的说法,他的散文《种树郭橐驼传》不仅对指导种树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对社会  相似文献   

17.
历史的痕迹     
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生活在动荡年代,因为革新曾经多次遭贬,被贬十年之久于湖南永州当司马。我现在要说的不是永州,而是之后柳宗元被贬到的柳州。  相似文献   

18.
柳宗元在柳州作《柳州戏题》诗。诗云:“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阴当复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诗虽为戏题,却是有感而发,感慨深远。“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用《甘棠》一典,表示自己虽无显赫的功绩政德传于后世,却在柳州栽种大批柳树,实行了一些有利州民的政策,于戏谑中透露出贬谪后不甘消沉和奋发自勉的心情。晚唐范摅《云溪友议》“南黔南”条云:“先柳子厚在柳州,吕衡州嘲谑之曰:柳州柳刺  相似文献   

19.
柳宗元,是我国唐代大思想家、文学家,世称“柳河东”,他自己也说:“河东,古吾土也。”(《柳河东集》)卷三十二《送独孤申叔序》。以下引(《柳河东集》只注卷数和篇名)《旧唐书·柳宗元传》说“河东人”,《新唐书·柳宗元传》说“其先盖河东人也”。他的文稿在其临终前交好友刘禹锡整编,名《河东先生集》(中国书店1991年版,名《柳河东先生全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名《柳宗元集》,收录文同《柳河东集》)。可“河东”很大,唐有河东道,是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之一。河东道道治,在贞观时治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原镇),开元时治蒲州(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辖境最大时有今山西全省及河北东北部内外长城间之地。可这里所谓“河东”,不是指唐河东道,而是指秦汉以来的“河东郡”。  相似文献   

20.
《童区寄传》是柳宗元被贬柳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期间写的一篇独特的传记文学作品。作者行文的着眼点处处紧扣一个“奇”字,以“奇”为脉,贯串全篇,极引人入胜之妙,令读者非一气看下去不可,直至拍案叫绝,惊叹不已。全文共四百几十字,五个自然段,作为初二语文教材却删去了开头一个自然段,节选了余下的四个自然段,仍能独立成篇。因此,如以全文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