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敏 《电子出版》2005,(10):63-64
过去,电分机这一光、机、电技术综合应用的电子制版设备,一直是印前工序的核心,处于印前工序的龙头地位。具有产品质量好、清晰度高、层次丰富、色彩逼真的优点。近年来,随着各种彩色桌面的出版系统(Desktop PublishingDystem,简称 DTP 系统)地崛起及其在计算机技术方面大的突飞猛进,传统的电分机工艺制版面临着重大挑战。确实,DTP 系统在彩色报纸、小幅面广告、图片、画册、画报等彩色值班领域,在图文混排、图像拼合、版式编辑及艺术创意等方面,其技术和成功是显而易见的,如进行图像的自由拼贴、边缘渐变融洽处理、淡化、旋转、球面等图形处理时,单靠电分机是不能做到的,而 DTP 系统处理起来却得心应手。但单纯的 DTP 系统由照排机输出软片时,受到输出的网点粘联及机械重复精度所限制,其产品质量,特别是在对待大幅面、版面的结构复杂、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电子分色和桌面分色的差别,提出DTP彩色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对DTP分色系统输入、显示、输出所用颜色语言的多样性,与设备的相关性,提出颜色语言统一性、与设备无关性,对实施彩色管理标准性化的重要性。同时提出DTP,色彩管理的三要素即特性化、校色和转换。    相似文献   

3.
DTP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彻底改变了创意设计与制版等行业的运作模式,在效率、质量、灵活性、直观性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DTP技术使人们能够“所想即所见,所见即所得”。    相似文献   

4.
一、DTP化的现状调查桌面出版系统(DTP,Desk Top Pub-lishing)普及率的事例虽有多起,但至今尚未见到正确的数据。除调查自身难度外,还在于DTP使用者、搜集数据的方法各有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5.
《电子出版》1997,(8):Z024-Z026
一、桌面出版系统的快速发展自1985年开始发展起来的桌面出版系统(DTP),短短十多年时间,已逐步开始超过传统出版方式,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芯片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接口速度都大为改善。以往桌面出版系统上的瓶颈被-一突破,使桌面出版真正得到了实现。综观印前系统的发展史,从最先前的照像拼板到高档专业系统(电分机),再到今天的桌面出版系统(DTP),短短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在这几十年中,印刷领域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尤其是当计算机与之结合,发展更是一日千里。POS…  相似文献   

6.
当桌面“彩色革命”到来的时候,国内各DTP系统集团商在系统开发的大舞台上跃跃欲试,大显身手,逐渐形成的百家争鸣的态势。这对于中国桌面彩色制版技术的发展,无疑是注兴奋剂。创艺新技术(集团)公司,虽为其中的苍海一粟,但在电子出版领域辛勤耕耘、开拓五载余,已在DTP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诸如跨平台中文字库、三通道RIP等。本文对创艺公司及其DTP系列产品进行的介绍,既为同行之互勉进取,又为市场之活跃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课题的提出为了提高图书馆內部的工作质量和提高处理文献的速度,更好地开展各种新型的图书馆服务,应用计算机的全面自动化图书馆,应由五个分系统组成:(1)采购业务分系统;(2)期刊处理分系统;(3)图书编目分系统;(4)借还书分系统;(5)经营管理分系统(统计、会计工作等)〔1〕。按照我国图书馆的人力物力情况,暂不能建立包括5个分系统的全面自动化图书馆。但是高等学校和省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印刷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但是彩色印刷技术,则从国外传入。本世纪初彩色绘石制版技术,首先由日本间接引入,使用期达数十年。同时,彩色照相制版也由英美引入,最初应用于三色铜版,后才转为胶印彩色照相制版的普遍运用,使用期也长达五十余年。电子分色制版在七十年代初先后由北京、上海逐渐推广至全国,目前仍为彩色制版的主流。九十年代初,国外兴起桌面彩色印前系统(DTP),我国自1992年起,也逐渐开始使用。据此,彩色制版历程可分为绘石、照相、电分、DTP四个里程碑。笔者自十三岁辍学从师习艺,今虽年逾古稀,仍在业间活动。回顾彩色平印制版的工艺发展过程,颇能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下面对工艺分类作扼要阐述,以供备考。    相似文献   

9.
《电子出版》1997,(10):5-8
一、前言目前PC上能处理图文混排的软件中,有些排版功能强,但图形处理能力弱;有些图形处理能力强,但排版能力,特别是中文处理能力较弱。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问题,清华三艾公司开发了溶设计、排版和输出于一体的彩色电子出版系统──超越彩色电子出版系统(以下简称超越DTP)。超越DTP是运行在PC之上的一个纯32位软件,可运行于DOS、Win95、Win3.1+Win32S和WindowsNT。采用图示化界面,遵循中文排版原则,功能强大,操作方便。适用出版社、杂志社、报社、输出中心、广告公司、学校等单位和个人。本文将简要介绍超越DTP功能中…  相似文献   

10.
丹麦公共图书馆巡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丹麦公共图书馆图书流通自助服务系统由瑞典公司开发,目前在哥本哈根市立中央图书馆已成功启用这一系统。系统由图书自动出借分系统和自动返还分系统组成,图书自动出借分系统分为移动与固定两种形式,移动型置放于馆内多处专业图书出借厅室,固定型则安装于总出借厅大台台面。图书自动出借分系统启用后,原则上要求读者在分系统办理图书出借手续。 丹麦图书馆现行人工图书返还手续大体如下:读者进入图书出借厅内,首先从自动纸号机取下一枚纸号,然后依号静候。当总出借台内的工作人员与纸号机同步按动显示触键后,返还窗口显示相应号位…  相似文献   

11.
电子计算机文献检索系统是指广泛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化通讯技术,进行文献加工、检索和远距离传递的自动化系统,一般由存貯、检索、编排,词表编辑与管理以及联机处理等几个分系统组成,其基本功能是: 1.文献资料档的制作、编辑(更新)与存貯; 2.文献检索(包括定题情报服务、专题回溯检索和联机检索等); 5.各种索引或专题文摘杂志的编辑; 4.主题词表的编辑(更新)与管理等。电子计算机文献检索系统的这些功能,是由上述几个分系统分别担任的。现将各分系统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內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一、数字化生产流程的概述 在桌面出版系统(DTP:DeskTop Publishing)之前,设计和生产阶段划分很清楚。稿件设计是由专业设计公司承担的,而印前仅限于扫描、颜色校正、  相似文献   

13.
今年六月初,在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交通大学和威腾科技有限公司的联合组织、邀请下,我与我的美国同事有幸和来自中国各省、市、地区的几十位印刷、制版和美术设计界的同行们进行了推广交流DTP技术的活动。    相似文献   

14.
DTP印前系统近二三年来已在我国各地兴起,尤以1994年、1995年两次北京国际电子出版系统展览会及'96上海国际电子出版系统展览会的推波助澜,更趋蓬勃。    相似文献   

15.
印前系统及印前工作流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印刷走向数字化的今天,印前已成为一个印刷企业相当重要的环节。印前系统的运行结果直接影响整个印刷工序的品质、交货周期以及总体成本。当今的印前系统已不同于原来传统的电分系统,对于准备引进,或准备在原有设备条件下进行技术更新的企业来说,如何获得一套可靠、先进、可扩展并且适用的系统和设备已非常重要,否则,投资极有可能失败或达不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RGB工作流程成为热门话题。随着DTP的应用和发展.开始从图像的输入就引入数字化技术,目前已经全面进入了数码时代。  相似文献   

17.
现在电脑的应用已深入到各行各业,印刷业或影像业的电脑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并已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视觉效果及制作与生产效率。面向不同应用的电脑应具有不同的体系结构及配置。本文将简要地介绍彩色桌面印前(DTP)或电子出版(EPS)领域所具有的体系结构及配置。    相似文献   

18.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干帆舞。 信息时代,数码化、网络化风起云涌。正在形成的两大新风眼——电子书和喷墨印刷,其对纸媒胶印冲击的强度和影响.被认为将大于20年前的DTP风暴和10年前的CTP风暴。面对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9.
从专用排版和图像处理系统向DTP桌面出版技术的迈进为印前业带来的不仅是简便价廉的工作站,还有印刷复制的角色,Stephan Jacggi先生为PDF在印刷复制过程的应用提供了实用指南。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讲述校色的必要性,校色的目的,DTP系统中校色的两种方法,并重点讲述了自动校色的原理、方法和计算,对计算与实验误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计算精度的方法;同时也提出了手工校色的工具和方法,这对从事实践工作和理论研究的电子出版工作者会有所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