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春节前夕在陕西视察时"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的讲话精神,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承办的"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学术交流会,于2016年4月1日到5日在西安市止园饭店举行,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澳门大学、台湾辅仁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日本国立岛根大学、台湾慈济大学、中国社会科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4月2—3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西北大学承办的"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学术交流会在西安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七十余位学者围绕"黄帝陵与黄帝文化"、"精神标识与文化传承"、"文化认同与文化创新"等主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大会共收到论文七十余篇。现摘要综述如下。一、黄帝陵与黄帝文化黄帝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  相似文献   

3.
正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陕西黄陵县是轩辕黄帝的陵寝所在地。1961年,黄帝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号称"天下第一陵"。2006年,黄帝陵祭典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陵县被命名为中国黄帝祭祀文化之乡。201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指出:"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一、绵延数千年的黄帝陵祭奠从黄帝逝世时起,就开始了祭祀黄帝活动,据《竹书纪年》记载:黄帝去世后,他的大臣左彻就开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4月2—6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西北大学承办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与民族伟大复兴"学术交流会在西安隆重举行。大会共收到论文七十余篇,来自海峡两岸及海外的七十余位学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一、黄帝陵与黄帝文化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黄帝文化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中不可分割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时指出:"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习总书记的这句话,既是对黄帝陵的科学定位,也确切而客观地指出了黄帝陵在海内外炎黄子孙心目中的地位。黄帝陵的精神标识,不是一朝一夕或是人为所能产生的,而是在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中逐步形成的,是由官方到民间经全体公民的认同而确立的。它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根据文献记载,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两种祭祀黄帝的格局,一种是京都和地方的庙祭,一种是  相似文献   

6.
正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黄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黄帝陵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继往开来的庄严圣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理想。缅怀黄帝功德,发掘黄帝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人文精神,承传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习近平同志提出"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其中重申了两个重要的思想:其一,中华文化的源头,应该从5000多年前的黄帝时代开始算起;其二,对中华文化应该有一以贯之的把握。虽然我们在对中国历史的一般陈述中,也普遍提到5000多年文明的特色,但是在客观的考察中,对中华文明在5000年前初始阶段的  相似文献   

8.
正人们了解"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需要读史。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建议干部们读《史记》与《汉书》。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中华的第一部通史。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他介绍父亲司马谈的《六家之要指》;"六家"即六个思想文化学派: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即道家)。司马谈受汉初"黄老之学"的影响,对道家的思想文化予以很高  相似文献   

9.
黄帝时代及黄帝陵的整修李颖科一、黄帝时代文明初创的历史特征与黄帝陵古朴的外在风貌根据文献记载和相关的考古发现,黄帝当生活在距今五千年左右的上古时代。而当时正是中华文明草创的重要时刻,人们常说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说的就是这...  相似文献   

10.
在历史上,黄帝时代是中华文明开始大创造的时代,黄帝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每年都进行黄帝陵祭祀。在这里我想谈谈我国古代祭祀文化的特点。祭祀礼仪,最早产生于我国古代的祖先崇拜。大约在黄帝时代,祖先崇拜的丧葬仪式和祭祀活动已经出现。后来,从西周开始,这些礼仪逐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至今已经三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2.
黄帝陵首次发现仰韶文化刻符位于陕西黄陵县的桥山黄帝陵首次发现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陶器刻符,经有关专家、学者鉴定认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物价值。该陶片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早期遗物敛口钵口沿,距今约6000|7000年,四道平行竖线刻划纹系原始人刻划的...  相似文献   

13.
我这里所说的“祭”,指的是每年清明节,我们在陕西黄陵县黄帝陵举行的祭祀人文初祖黄帝的礼仪活动。  相似文献   

14.
整修黄帝陵的宏伟工程已在陕西省黄陵县开始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的桥山之巅,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的陵墓。"黄帝崩,葬桥山"。从公元前七百多年的春秋时代起,千百年来炎黄子孙都是在陕西黄陵县的桥山祭祀我们的祖先轩辕黄帝。从史料记载看,秦文公就已开...  相似文献   

15.
<正>许嘉璐先生2015年9月7日在《光明日报·国学》发表《把拜祭黄帝上升为国家级拜祭》,提出应该把拜祭黄帝上升为国家级拜祭,这对于提高民族文化自觉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建议,但他说对黄帝的国家级拜祭只能在河南新郑黄帝故里,这却很令人诧异。许先生是知道陕西有个黄帝陵的,因为他一开始就说要把新郑黄帝故里拜祖上升为国家祭奠,首先要处理好与陕西黄陵拜祭的关系。但他说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因为"历代对黄帝对先祖是‘拜庙不拜陵’。特别是进入周代以后,先祖  相似文献   

16.
<正>中华文明有什么特色?中华文明是人文文明与政治文明的结合。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和日本学者池田大作的对话集《展望21世纪》说:"(中国人)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上、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中华文化共同体以儒学为主导,但并没有阻碍其他学派思想文化的传承发展,在思想文化的融合会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唐宋时期,儒道释相互融会,将中华  相似文献   

17.
2017年4月2日—3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西北大学承办的"黄帝陵与文化自信"学术交流会在西安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七十余位学者围绕"黄帝陵与黄帝文化"、"文化传承与学术创新"、"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等主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大会共收到论文六十余篇.  相似文献   

18.
记者:中国传统文化经过5000年的深厚积淀,终于凝聚成为独一无二的"中国精神"。作为著名的山水画家,您如何理解"中国精神"并于艺术创作中努力体现这种"中国精神"的?常朝晖:我理解的"中国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以"中国精神"作为核心形成的中国文化脉络在5000年的文明传承中相对稳定,从夏、商、周的古代文明开始,至唐、宋、元、明、清,"中国精神"的本质几乎始终如一,但其内容却在历史  相似文献   

19.
6月底的北京,骄阳似火。在“北京2008奥运国际论坛”2005大会落幕后,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的执行主任金元浦教授与荷兰奥委会官员斯杰夫·博恩先生意犹未尽,他们在文化艺术层面就北京2008奥运会仍有一番畅谈。金元浦:北京2008奥运会提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其中“人文奥运”是一个开放的颇具生命力的创新理念,其内涵丰富,寓意深远。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惟一从未间断、绵延至今的人类文明瑰宝。“人文奥运”的理念体现中华文明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开拓与发展。和平、和谐、和爱、和美所包含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是对奥…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哲学认为"主体自然"和"客体自然(环境)"在文化传统生成中扮演着一种"自然规定性"(包括主体自然规定性和客体自然规定性)的角色。半封闭的内陆大河型和典型的资源丰富型的客体自然规定性是中华文明的文化传统在物质生产实践向度表现为一次性创造后的重复性与保守性、对自然的强烈依附性特征,在社会交往活动向度表现为持续时间非常长的具有强烈宗法色彩和王权专制主义的"虚假的共同体",在理解解释行为向度表现为尚中(崇天、尚根)思维特征的成因,也是其强烈农耕气质文化主体精神特性的成因。在"中国梦"的指引下,历史唯物主义地重构文化传统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解释方式、主体性精神方面,我们必将成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